《工之僑獻琴》教學設計2
五、作業
1.課后練習一、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課時作業憂化設計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弦而鼓之()謀諸漆工()
匣而埋諸土()易之以百金()
(二)捐出下列旬子的“之”指什么。
a.貴人過而見之()
b.工之僑聞之()
c還之()
d.弦而鼓之()
(三)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旬是:()
例句:斫而為琴
入匣而埋諸土。b金聲而玉應。
c.久而不去。d.康肅笑而遣之。
(四)《工之僑獻琴》這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附譯文)
工之僑得到了很好的桐木,經過砍削后做成了一架琴,裝上弦,它的發聲和共嗚好極了,像金玉的聲音一樣清亮動聽。工之僑自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它呈現給太常寺。(太常寺的主管人)讓最優秀的樂師來看看,大家都說:“這不是古琴。”把琴退給了工之僑。工之僑帶著琴回到了家,(先)請漆工幫著出主意,在琴上刻了古代的款式,(然后)裝在匣于里埋起來。過了一年(才)把它挖了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去賣)。(恰好)有一個大官從集市路過,看見了這架琴,用一百金買了下來,并把它獻給朝廷。樂官們傳遞著看了以后,都說:“這可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哪。”
工之僑聽了,慨嘆地說:“這樣的世道真是可悲啊!難道只是這架琴(有這樣的遭遇)嗎?(各種各樣的事情)沒有一件不是這樣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