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看牽牛織女星教案 2 及練習
4.理清本文的結構。
(三)歸納本文的結構
第一部分(開頭——可是其他的星全比不上它)由神話傳說故事引出織女星和牽牛星,介紹兩顆星在銀河中的位置。寫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第二部分(若是我們一連幾晚一一他又離我們漸漸地遠了)以多組數據來介紹牽牛織女星的天文知識。
第三部分(那白蒙蒙的銀河是什么呢——也是這樣一團扁平的旋渦狀的星云)擴展介紹銀河及宇宙的一些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去探求宇宙奧秘的興趣。
由學生復述關于“天琴座”的神話傳說,可以發揮想象,但要注意文中相關的關鍵詞句。
由學生復述關于“織女星”的神話傳說,可以發揮想象,但要注意文中相關的關鍵詞句。
(四)師生共同研討以下幾個問題:
1.作者說明牽牛星、織女星和天文學知識,為什么先從杜牧的《秋夕》詩和中西方有關傳說寫起?
提示:第一層次的理解:比較一下文章前后的語言,我們就可以發現,前部分形象生動,后部分平實準確。之所以這樣,是由表達的內容決定的。前部分介紹中外有關牽牛織女星的神話傳說,是想像的產物;后部分說明的是天文知識,是科學考察的結果。文章去掉神話傳說的內容也可以獨立成文,但加上形象生動的神話傳說的介紹,能使讀者增添閱讀興味,增長文學知識,還能引起人們探求事實真相的渴望。第二層次的理解:前部分說明人們對牽牛織女星無法獲得真知,只能編些故事,到后來才有了科學的說明。盡管認識牽牛織女星的過程是漫長的,但人們終究認識了它。因此,文章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為了反映人們認識事物的進程,同時,也使文章顯得完整:介紹神話傳說,說明科學知識,概述人生思考。
2.文章哪些地方能體現“具有一定的文學色彩”的特點?
提示:以詩引文,讓人在詩的意境里,順著宮女臥視的目光,仰看清?淺銀河兩旁的牽牛織女星;對西洋人關于織女星傳說及其名畫的敘述,極為生動形象;中國關于織女星的傳說,想像奇特而合乎情理,在神的世界里反映人間的情感;對杜牧詩的解說是現實中的人借用神話傳說表達心境;文章第5段介紹牛郎時,雖不及上文生動形象,但也都是描述性語“言。
3.第4段首“前面抄錄的詩也就是這樣的一首”,“這樣的一首”怎樣理解?
提示:是指不能體會農人們當初創作牽牛織女星故事本來的意圖——誰怠惰,誰就該受懲罰。
4.說明天文知識的語言表達與介紹神話傳說的語言表達相比有什么不同?是怎樣體現的?
提示:介紹神話傳說的語言生動形象活潑,富有文學色彩,說明天文知識的語言則相對顯得平實、準確、嚴密。文章第二部分之所以用這樣的語言表達,主要是為了突出說明對象的特征——星球之間相距很遠。平實、準確、嚴密的特點是由文中所選用的說明方法來體現的。在說明織女星、牽牛星各自與地球的距離時,用列數字的方法。在說明光年時,采用了下定義、列數字、舉例子等三種說明方法。就是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也有的地方用確數,有的地方用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