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上《登上地球之巔》
3文中哪些部分詳寫,那些部分略寫?為什么這樣安排?
4、默讀寫王連滿的段落,思考:文章集中寫了王連滿哪些事例?你覺得王連滿是怎樣一個人?文章為什么單用了兩個段落來突出寫他一個人?
(明確:寫了三件事:甘當(dāng)人梯;放棄登頂;留下氧氣。他是一個默默奉獻(xiàn)、顧全大局、勇于犧牲、意志頑強的人。王連滿的身上,集中了登山隊群體的優(yōu)秀品質(zhì),單寫他,是通過對他的典型描寫,來表現(xiàn)以他為代表的登山隊群體的精神風(fēng)貌。)
5、比較閱讀,揣摩人物:《偉大的悲劇》一文中的奧茨同本文的王連滿一樣,因故不能同隊友一起繼續(xù)行進(jìn)。請找出二文中寫二人的部分,進(jìn)行比較閱讀,體會兩個不同時期不同環(huán)境中的人物,討論,交流:
(1)、兩人終止同隊友的行進(jìn),是出于個人目的嗎?(教師提示:原因分析——是因為身體的原因不允許繼續(xù)行進(jìn),不是因為個人的榮辱的原因,是為了整個集體的存亡和榮譽考慮而作出的決定。)
(2)、作出終止前進(jìn)的決定時,兩人的想法是一樣的嗎?(教師提示:總的是一樣的,即不拖累和影響整個集體的行動,主動犧牲自己。不一樣的具體的想法,可大膽揣測,合符情理即可。)
(3)、奧茨留給隊友最后的話是“我要到外邊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時候”,王連滿留給隊友的是足足用了半個小時才艱難寫成的77個字的遺書,請仔細(xì)默讀體會,你能從中感受到什么?(教師提示:言之成理即可。)
(4)、你怎么看待探險活動中他們二人這種中途退出的行為?(教師提示:這不是逃避的行為,這是為實現(xiàn)集體的目標(biāo)而勇于自我犧牲的行為,他們沒有站在榮譽的光環(huán)下面,但仍然是英雄,恰恰相反,這反映了探險活動中一種極為可貴的精神——為了集體而團(tuán)結(jié)協(xié)作、甘于犧牲的精神,許多探險活動的成功,正是有這樣無數(shù)的幕后英雄的無私奉獻(xiàn),中國登山隊登頂成功同樣得益于此。)
6、文章最后以“他們終于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創(chuàng)舉”一句戛然而止,讀后總覺得言猶未止,意猶未盡,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會呢?那么,請你把覺得還應(yīng)該說的話,還應(yīng)該寫的文字,接著補充出來。(可著重寫出登頂成功后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四、景色描寫賞讀
1、課文中有許多景物描寫的句子,請舉出幾例,并說說它的好處。
(本文的寫景,一類是寫環(huán)境的惡劣,突出隊員的精神;另一類是寫景色的美麗,既烘托隊員美好的追求,又帶給讀者美的享受,調(diào)節(jié)閱讀的情緒。)課文中,作者除了盡力渲染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外,還不時用閑筆描寫美麗的珠穆朗瑪峰的景色。如:“陽光燦爛,珠穆朗瑪尖錐形的頂峰聳立在藍(lán)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嶺間繚繞不散。”“夜色濃重,珠穆朗瑪峰山嶺間朦朧一片,只有頂峰還露出隱約的輪廓。”“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處都是一片漆黑,只有點點星光在空中閃耀。”等等。這些描寫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閱讀的緊張之余還可以求得放松,來欣賞一下美麗的珠峰景色。這在閱讀效果上可稱為一張一弛,給人美的享受。
2、下面是課文中描寫景物的句子,注意觀察夜色,試著仿寫幾句。
a.5月24日清晨,陽光燦爛,珠穆朗瑪峰尖錐形的頂峰聳立在藍(lán)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嶺間繚繞不散。
b.夜色濃重,珠穆朗瑪峰山嶺間朦朧一片,只有頂峰還露出隱約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