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學實錄
生:可愛、調(diào)皮。
師:其實都突出了一個字,從文中找出來。
生:“鬧”。
師:這里有熱鬧、喧鬧的意思,表現(xiàn)出百花爭艷,絢麗多彩的情景。
……
(上述問題回答時,讓學生朗讀相關(guān)段落,可適時讓其它學生評點朗讀,然后再讀出相關(guān)語句。)
生:我喜歡“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這一句,它讓我感到了春天的寧靜的美。
師:這一段描寫春雨非常細致的,有正面描寫,是什么?
生:“像牛毛、像花針、像細針”。
師:還有側(cè)面描寫,是什么?
生:“樹葉兒卻綠得發(fā)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
師:為什么天很晚了,又下著雨,農(nóng)民還在地里工作,他們不覺得辛苦嗎?
生:他們被春天的氣息所陶醉了。
生:他們想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換到幸福的生活。
生:“一年之計在于春”,所以他們今天的工作將會給他們帶來更美好的明天。
生:他們在雨中看到了美好的未來。
……
師:同學們剛才說的都很好,這場春天的雨孕育著一個美好的夢,一個美麗的明天,一個更加燦爛的未來。正如南宋大詩人陸游所說:“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買杏花。”也許明天當你推開窗戶,你將看到一個花團錦簇、萬紫千紅的春天。請全班同學集體配樂朗讀該段文字。
以上部分要求學生在朗讀的基礎(chǔ)上自主品味教學設(shè)計>文章語言,教師起引導者作用,啟發(fā)學生深入探究課文內(nèi)容,理解教學設(shè)計>文章的深層涵義。同時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逐步掌握朗讀的技巧和方法,這一步是訓練學生朗讀技巧的關(guān)鍵步驟。對于課文的各部分,可以采取不同的朗讀方式,有的可以讓學生單獨朗讀,有的可以讓全班齊讀,用不同的方式突出朗讀的要求。
四、質(zhì)疑探究:
師:文中還有哪些疑問,把它們劃出來,與同座位交流一下,如果仍無法理解,就提出來。
(學生討論)
生:“紅的像火,粉的像霞”中,“粉的像霞”比喻是否恰當?這兩個比喻是否重復?
師:問得很好,霞不也是紅色的嗎?你見過粉色的霞嗎?這些寫好嗎?你們覺得如果換幾個詞來形容好嗎?
生:如果換了詞感情色彩就不強了。……
師:(總結(jié))作者在遣詞造句上的一種變化。先用最純粹、最熱烈的顏色來寫春的色彩,用色彩表現(xiàn)春的活力。
生:“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這樣寫是否符合實際?
師:對,這不是太快了嗎?
生:這是想象。……
師:(總結(jié))通過想象把春花秋實聯(lián)系了起來,也是對明天的美好憧憬。
生: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中,“像花針”這個比喻是否恰當?
師:對,花針不是很重的嗎,怎么會象雨絲呢?用花針是為了表現(xiàn)雨絲的什么特點?
生:讓我們想象到了雨絲的在燈光中的閃亮。……
師:(總結(jié))表現(xiàn)了雨絲閃閃發(fā)亮的特點。
……
師:同學們能否用幾個字概括春天的特點?
生:……
師:我們可以從課文第三段中總結(jié)出幾個詞對春天進行概括:新、美、力。
師:這幾段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比喻、擬人、排比。
師:這幾段話給人什么感受。
生:充滿感情,有力。
師:這三個句子層層遞進,有力地結(jié)束了全文,也就是本文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師:朗讀最后一段,體會這種感情。
通過質(zhì)疑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課文中修辭手法的使用,從而為下面的遷移訓練打好基礎(chǔ)。最后通過朗讀結(jié)束全文,也是為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