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面—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校 名
/
授課教師
/
授課班級
/
課 文 題 目
一 面
日 期
/
分課時
第二課時
課 型
分析研討
教
學
目
標
知識
目標
1.了解外貌描寫和作者感受融為一體表現人物形象的寫法。
2.學習側面描寫人物的寫法。
3.理解記敘文在記敘的基礎上議論抒情的運用。
能力
目標
1.理解抓住人物特點刻畫人物的方法,提高分析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的能力。
2.提高記敘文寫作中描寫人物突出人物特點的能力。
情意
目標
認真體會魯迅先生真誠地關心和幫助進步青年的情懷,從中受到鼓舞,并提高對魯迅先生的認識,加深對他的感情。
教學重點
分析、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描寫中傾注了作者的感情。
教具媒體
投影儀。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內容
學生活動內容
媒體
使用
時間
分配
設計
意圖
一、導入。
結合所給擴展資料介紹魯迅逝世前幾天的情況,反映魯迅鞠躬盡瘁的精神,創設學習情境。
◆請一位同學說說本文結構。
創設學習情境,啟發學習興趣。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內容
學生活動內容
媒體
使用
時間
分配
設計
意圖
二、分析課文。
(分為兩個部分,采用隔行的方法顯示,第一部分第1—38段,記敘同魯迅先生一面之交的原因及過程。第二部分第39—43段,通過議論抒情,寫一面之交對作者的鼓舞和影響。)
◆請幾位同學朗讀課文的第一部分。
◆其他同學考慮,這個部分都記敘了一次見面的哪些情況。
◆課文讀完后同學概括這部分的主要內容。
(先記敘這一次見面的原因,再詳細記敘見面的過程。)
◆學生口頭介紹:
▲ 見面的原因
▲ 書架一角的近景
▲ 一本書的特寫
◆學生默讀課文第3段、第18—19段。并且找出三次描寫魯迅外貌的語言。
◆小組討論三次外貌描寫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再說說外貌描寫相同點突出了魯迅先生的什么特點,為什么描寫有所不同(引導學生討論出作者的觀察點、觀察條件和感受有所不同)。
◆討論之后填表。
一位同學回答問題。
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口頭介紹。
學生說外貌描寫的部分。
學生小組討論。
每組選出代表發言。
先說說為什么三次外貌描寫有所不同,使學生基本認識到是由于觀察點、條件、感受不同,因而觀察的結果不同。
用投影顯示兩個部分內容提綱,根據前面所列結構圖,空出后面所要出示的板書的位置。
投影出示表格,學生在筆記本上畫表填寫。
4分鐘。
6分鐘。
5分鐘。
15分鐘。
進一步整體感知課文。
提高概括能力。
加深對課文理解,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學習外貌描寫的方法。提高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
次數
觀察點
條 件
感 受
外貌特征
一
二
三
小結:(略。請參考前面對寫作特點的分析。)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內容
學生活動內容
媒體
使用
時間
分配
設計
意圖
三、總結。
◆再舉例分析作者還從哪些方面描寫了魯迅先生。 (語言、行動)
◆認真體會課文內容,討論人物描寫的筆墨中融注深厚的感情。
◆小結第一部分的分析。(略)
◆朗讀第二部分,認真體會抒情議論的作用。
老師總結這一節課內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