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學案
教學目標
① 摘抄優美詞語,積累語言。
②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養多向思維的習慣。
④ 學習欣賞文章美。
⑤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愛弱者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①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③ 學習欣賞文章美。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導學
1、加點字注音
潺潺( ) 咩咩( ) 泥濘( ) 孿生( )
嬉戲( ) 踉踉蹌蹌( )( ) 哞哞( )
2、 學生查閱資料與工具書,了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下來。
3、用普通話朗讀課文三遍,要求讀音正確、流利。想一想,這篇童話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二、指導學習 研討
1、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曾經無數次地走進美麗的童話世界,在那里,我們認識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今天,我們再次步人美麗的抒情童話世界,那里有詩一般的境界,有汩汩流淌著的愛的清泉,還有等待我們結識的新朋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2、教師投影出示學習目標,整體感知故事情節
第一步:感知美(快速閱讀,整體感知)(10分鐘)
1、用極快的速度讀課文。(時間:5分鐘)
2、時間到,請同學們關上書,用幾句話介紹盲孩子的命運。先獨立思考,然后交 流。看誰概括得最好。
學生:(獨立思考交流)。
教師:(點評)。通過思考和交流,我們把握了這個童話故事的梗概。現在,我提個問題,請你們思考:文中那位盲孩子是幸運的還是不幸的,為什么?
(學生發言后,教師點評)
第二步: 品味美(揣摩研討品味)。(20分鐘)
1、關于課文的主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下面的兩種說法,你能同意嗎?你還有別的看法嗎?簡要說明理由。
(1)對于像盲孩子一樣孤單弱小的人,我們應該關愛他們,這樣他們才會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2)在盲孩子獲得光明的同時,“影子”也獲得了生命,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孩子,這說明,給別人帶來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
讓學生明白,一篇文章可以從不同角度理解其主題,得出不同答案。如學生說出這兩種以外的答案,如:不管自己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像盲孩子一樣熱愛生活,追求光明未來等,也應予以肯定。當然,從文章整體內容理解,關愛像盲孩子一樣的弱者,使他們感受生活的美好,則更貼切一點。
2、本文營造了一種純真溫馨的氛圍,有著詩情話意般的境界。請大家再次閱讀課文,思考:文章用了哪些好的表達形式?并把你們的思考結果批注在文章的相關之處。
學生閱讀批注。
教師:大家已經批注了不少內容,相互交流一下吧。
師生:(學生交流,教師答疑。師生互動)。
答案提示:
(1)按句排列的文章形式,像詩歌一樣,形式優美活潑。
(2)擬人化的表現手法:把影子和螢火蟲擬人化,讀來有親切感。
(3)語言含蓄,有象征意義。
“光明”象征樂于助人,關愛他人的一種高尚精神。
“狂風暴雨”象征遇到的艱難險阻。
“盲人”象征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