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
(清)蒲松齡第一課時
【自學指導】
1.掌握文章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2.體會作者描摹聲音用字準確的精妙。
3.正確理解本文宣揚的思想觀點。
【課文提示】
1. 蒲松齡,清代著名文學家。郭沫若稱他:“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2.《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故事。《聊齋志異》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是我國著名的積極浪漫主義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我國古典短篇小說的高峰。它的主要藝術特色是:語言精煉,想象豐富,情節(jié)曲折。
【正音正字】
俟 婢 剌 拗 鈞 暄 參差 人參
芪 術 戢 唔 訝 廛 捺 鏗 裔
【朗讀課文】
【課文分析】
文章記敘一位擅長口技的女子借助口技之術替人看病謀生的故事。蒲松齡善于講故事,本文詳細描寫了女醫(yī)利用夜幕表演諸神下凡,向求醫(yī)者問病開方、配藥的經(jīng)過。蒲松齡深知口技的玄妙,他對女子借口技行醫(yī)的做法和平庸的醫(yī)術稍加嘲諷,但真心贊揚她高超的口技。
文章開頭幾句介紹女醫(yī)的來歷、身份,以及獨特的行醫(yī)方式。然后描寫女醫(yī)假借女神下凡看病的表演經(jīng)過。作者寫女醫(yī)借助聲音變化,表現(xiàn)不同人物的年齡、身份、性格、分工,表現(xiàn)了女藝人的口技水平,更體現(xiàn)了文章描摹的精彩。如“九姑之聲清以越,六姑之聲音緩以蒼,四姑之聲音嬌以婉”,又如“無何,折紙戢戢然,拔筆擲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筆觸幾,震筆作響,更聞撮藥包裹蘇蘇然”,表現(xiàn)了蒲松齡對語言的感覺和描摹能力,當然,蒲松齡對求醫(yī)問藥行業(yè)相當熟悉,也使得這段看病配藥的描寫真實而生動。
這一段前面部分對各種女神的聲音描寫詳細,后面再作概述,有詩歌中復沓的作用。文字中有不少整句,讀來瑯瑯上口,意思表達更為豐富。如:“旋問女子殷勤聲,九姑問訊聲,六姑寒暄聲,二婢慰勞聲,小兒嬉笑聲,一齊嘈雜。”句式整齊意思緊湊,有目不暇接、耳不暇聽之感。
第2段簡單交代聽來的故事,用舉例法介紹民間奇人確實存在,借此說明故事的真實性。
【課外作業(yè)】
1. 完成“學習建議”;按要求,逐句翻譯第二段。
2. 通過圖書館、因特網(wǎng),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串講課文】
原文:昔王心逸嘗言:在都偶過市廛,聞弦歌聲,觀者如堵。
翻譯:以前王心逸曾經(jīng)說過:在城里偶然經(jīng)過集市,聽到彈奏歌唱的聲音,觀眾多得像圍了一堵墻。
原文:近窺之,則見一少年曼聲度曲。
翻譯:走近觀看,就看見一個少年長聲歌唱。
原文:并無樂器,唯以一指捺頰際,且捺且謳;聽之鏗鏗,與弦索無異。
翻譯:沒有樂器,只用一個手指按臉頰,一邊按一邊唱;聽它的聲音鏗鏘,同弦樂沒有差別。
原文:亦口技之苗裔也。
翻譯:(這)也是口技的后代。
【朗讀課文】
【思維訓練】(根據(jù)情況,選擇若干討論)
1. 文中表示時間短促的詞語有哪些?
2. 翻譯下列語句:
⑴有問病者,女不能自為方,俟暮夜問諸神。
⑵群訝以為真神。而試其方,亦不甚效。
3. “旋聞女子殷勤聲,九姑問訊聲,六姑寒暄聲,二婢慰勞聲,小兒喜笑聲,一齊嘈雜”,句中摹擬了幾個人的聲音?類似意思的句子還有哪些?它們表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