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初中語文教案 > 七年級語文教案 > 《豐碑》教學設計(通用23篇)

《豐碑》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7-23

《豐碑》教學設計(通用23篇)

《豐碑》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抓住第 7

  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學習作者有主有次地安排材料來表達主要意思的寫法。

  2 、感受軍需處長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受到革命傳統教育。

  教學重、難點

  1、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感受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體會“晶瑩的豐碑”的含義;

  2、從將軍語言、神態的變化,了解將軍的內心活動,體會將軍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 教學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內外結合,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注意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第二課時

  一、讀課題引入。

  1.

  新課開始,利用多媒體出示了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紅軍爬雪山的行軍畫面,同時播放狂風呼嘯的錄音,然后滿懷激情地導入  新課: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今天,我們將把紛飛的思緒再一次拉回那艱苦的戰爭歲月,去聆聽發生在長征途中的又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 這個故事的題目是:齊(老師手勢示意生齊讀題目)。

  生 : 豐碑

  師:請讀出氣勢來,(生二讀課題)

  師:讀得好!讀出了氣勢,讀出了感情。

  師 : 同學們見過碑嗎 ?

  生 : 見過

  師 : 一般指什么?

  生 : 石碑

  師 : “ 豐碑 ” 是指一塊怎樣的石碑呢?

  生 :( 高大的石碑 )

  師 : 課文講的是一塊高大的石碑嗎 ?

  生 : 不是 .

  師 : 課文里的豐碑指的是誰 ?

  生 : 軍需處長 ( 師板書 )

  師 : 你從課文的哪句話看出來的 ? 請同學們快快速流覽課文 , 畫出相關的句子 .

  生 : 十三自然段。生讀 .

  師 :( 出示軍需處長變成豐碑的畫面 , 畫面下出示句子 : 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 ,

  他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

  師 : 我們一起讀一讀好嗎 ? 齊 .

  生 : 有感情的齊讀這一句話 .

  師 : 讀了這段你有什么疑問 ?

  生 :1. 軍需處長為什么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2. 為什么說他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

  師 : 你們想把這些問題解決了嗎?

  生 : 想

  二、自讀、質疑,合作、探究。

  師 : 就請同學們自由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在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

  生 : 讀課文

  師 : 把你的感受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

  生 : 交流 .

  三、感受豐碑。

  師:現在,我們來展示我們朗讀理解課文的能力。我們開始吧。誰第一個?(抽生讀 7 自然段)。

  師:讀了這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 : 軍需處長是被凍死的。書上用了一個詞“凍僵”。

  生 : 我還知道為什么會凍僵?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我從“單薄破舊”“貼”看出他穿得少 , 所以被凍死了 .

  師 : 理解得真不錯 , 誰接著說 .

  生 : 我還從課文第一、二自然段中知道環境惡劣。天氣惡劣,裝備很差,遇到很多困難。

  師:真能干,還能結合上下文理解,這種聯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借鑒。你能把相關的句子讀一讀嗎?

  師:我們接著交流。

  生:最令我感動的是軍需處長那鎮定安詳的神態。 說明他無怨無悔,不怕犧牲,愿意為革命獻出自己的生命。(板書:鎮定、安詳)

  生 : 我們知道軍需處長是專管部隊供給的,他犧牲了 , 我體會到他把生的希望讓給戰友,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

  師:你對這段內容有哪些不明白?(教師相機點撥:把不明白的問題帶到課本以外去,帶到生活中去,帶到成長的道路上去)。

  生 : 死亡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可怕的,老戰士犧牲時為什么卻是那么鎮定安詳?

  師:你們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生:討論。

  生:看到戰士沒有在冰天雪地里倒下,感到安慰,所以……

  b 自己把所有的棉衣都發給了戰士,連自己都沒有, ? 攪酥霸稹

  c 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死而無怨,所以 …… )⑵巡視參與討論。

  師:老戰士給你留下什么印象?談談你的感想。

  生:此時此刻我覺得軍需處長很高大。

  生:我十分敬佩這位軍需處長。

  生:舍己為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家學習。

  師:下面請同學們帶你自己的感受,練習朗讀這一自然段。

  生:練習讀。

  師:誰來讀?(抽生讀)老師給你配點音樂,配樂播放《沉思曲》

  師:誰還想通過讀老表達自己對軍需處長的感情?(抽生)

  師:讓我們懷著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齊讀這一自然段。

  生:齊讀。

  師:多好的戰士啊!多么偉大的軍需處長啊!通過這段描寫我們仿佛真的看到:在風雪中一位穿著單薄破舊的老戰士,他那瘦弱的身影從雪山的那一面艱難地、一步一步地走過來。他累極了,他只想倚靠著光禿禿的樹干坐下來歇一歇,可這一歇,就再也沒有站起來。

  讓我們把軍需處長的形像留在我們的腦海里,請同學們自由的練習背誦這一段。

  生:讀,背。

  師:同學們,會背了嗎?

  生:會

  師:會背的同學都站起來試一試好嗎?

  生:起立。

  師:閉上你們的眼睛,邊背邊在你頭腦里勾畫出軍需處長的形像。

  生:背誦。

  師:能在這么短的時間背得這么熟,真不錯。

  師:我們繼續讀課文。你準備讀哪段?

  生:我讀 12 自然段(生讀 12 自然段)

  生:我讀了這一段,我體會到了將軍很難過,很自責。

  師:為什么會自責?

  生:因為將軍錯怪了軍需處長。課文前面說“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 “他紅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 憤怒 ] 他以為軍需處長沒盡到職責。

  生:我想是因為自己作為將軍看到自己的軍需處長被凍死了而難過。

  生:我是從將軍久久地站在雪地里,眼睛濕潤了,體會到的。

  生:我體會到將軍很敬佩的心情,從“將軍向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知道。

  生:我從這里還體會到將軍自豪的心情,他為軍需處長的精神而自豪,為紅軍隊伍有這樣的好同志而自豪。

  師:同學們,如果你是將軍,此時此刻可能對軍需處長說些什么?(小組討論)

  生:回答。

  師:將軍說了些什么?

  生:將軍什么也沒說。

  師:他怎么做的?

  生:(十二自然段)

  師:出示將軍敬禮的畫面。

  師:將軍知道眼前這位就是軍需處長,心情十分復雜,我們怎么才能讀出這總心情,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師:誰來讀讀這個自然段?(指名讀)。

  師:讀得好啊!來一點鼓勵。(帶生鼓掌)。

  師:誰再來讀讀?(抽生讀)

  師:男生、女生分別讀,看誰讀得好。

  師:同學們,將軍向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軍禮,它表達了將軍的千言萬語,表達了對軍需處長的沉痛哀悼和無限崇敬。是啊,這樣的好戰士,誰不敬佩呢?讓我們以無比崇敬和無比自豪的感情向軍需處長致以崇高的敬意!全體起立!敬禮!

  (生敬隊禮,師敬禮)禮畢!坐下!

  師:同學們,將軍這般地感動,是因為他知道了眼前這位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讓我們懷著跟將軍同樣的心情齊讀這段課文吧。齊。ǔ鍪 7

  自然段的字幕)

 。ㄉR讀) ( 配樂 )

  師:讀到這里,你知道為什么作者說“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請大家分組討論。

  生:(分組討論并匯報,略)軍需處長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來就像一座豐碑,他那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不朽精神在我們的心目中更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師:先前將軍有這種信心嗎?你從哪里知道的,請讀出有關句子。

  生:讀第 2 自然段最后一句話。

  師:現在將軍怎么想。

  生: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師:這句話,換個說法怎么說?

  生:勝利只屬于這樣的隊伍,不會屬于別人。

  師 : 為什么勝利只屬于這樣的隊伍,不會屬于別人 ?

  生:因為軍需處長的精神和信念感染和鼓舞著每一個戰士

  師:你從哪句話知道?

  生:他聽到無數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 , 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 , 還會于屬于誰呢 ?

  生:還因為紅軍隊伍中有無數像軍需處長這樣的同志更因為這樣的隊伍是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

  生 : 我還知道了“這樣的隊伍”是一支不怕困難、怕不怕犧牲、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隊伍,所以才有了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

  師 : 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生 : 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生 : 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師:此時此刻,老師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相信你們和老師一樣有很多話想對軍需處長說,假如你是紅軍戰士,這時你最想對軍需處長說什么話來表達你此時的心情?——請同學們在課本的插圖下題上一兩句碑文。

  生寫碑文,回答。

  四、 齊讀最后一自然段,課終升華主題

  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像軍需處長這樣的同志 , 中國革命才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 讓我們帶著必勝的興心, ( 放影片《長征》片段 )

  ,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五、作業 

  課后收集紅軍長征故事,準備參加班上的“再走長征路”故事會。

  板書: 22 豐碑

  軍需處長

  鎮定 安詳

《豐碑》教學設計 篇2

  [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562    更新時間:2003-10-30    教案錄入:xxywja ] 

  1.情景導入  :同學們,有這樣一支為后續部隊開辟道路的紅軍隊伍,他們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云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在這惡劣的環境中發生了一個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請同學們齊讀課題。(師手勢示意生齊讀課題——“豐碑”)

  2.同學們見過碑嗎?在哪里見過?什么是“豐碑”?

  [板書: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功績]

  3.通過預習,你們知道課文中的豐碑指什么嗎?[板書:軍需處長]課文中哪一句話直接把軍需處長和豐碑聯系起來呢?請用“  ”把它劃出來。

  4.出示中心句:“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誰能圍繞這句話提出問題?(為什么……)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著重要解決的問題。

  5.快速瀏覽課文,請找出文中直接描寫軍需處長的段落。

  6.自由讀第7自然段,小組合作:根據這一段內容設計問題,問題里必須有為什么或怎樣這兩個詞語。

  點撥:

 、艔哪睦锟闯隼蠎鹗康纳駪B十分鎮定、十分安詳?老戰士為什么犧牲時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老戰士犧牲時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說明了什么?]

 。ㄋ娜诵〗M討論:a看到戰士沒有在冰天雪地里倒下,感到安慰,所以……b自己把所有的棉衣都發給了戰士,連自己都沒有,盡到了職責…… c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死而無怨,所以……)

 、蒲惨晠⑴c討論。引導:①鎮定、安詳是什么意思?②老戰士給你留下什么印象?——點明中心“不怕犧牲,舍己為人”③從哪里還能看老戰士有著這種“不怕犧牲,舍己為人”品質?

  [出示句子“單薄破舊的衣服……身上!敝该x——摳“貼”要讀重音,為什么單薄,點明中心:不怕犧牲,舍己為人。換詞讀。(出示:……裹在……)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披在……)]

  7. 你對這段內容有哪些不明白?

  8.指導朗讀、師生評議。

 。阌X得應該怎樣朗讀這一段?你能讀給大家聽嗎?)

  9.誰還想通過讀來表達自己對軍需處長的感情?讓我們懷著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齊讀這一自然段。

  10.過渡:課文不僅直接描寫老戰士犧牲時的樣子與神態,還通過刻畫誰來表現老戰士的精神?[板書:將軍]

  11.自由組合討論研究:認真朗讀課文第3至14 自然段,用曲線畫出文中描寫將軍神態、情緒變化的有關句子,細讀這些句子,想想該怎么讀?為什么要這樣讀?

  12.組織學生自學研究。

  13.抓住重點句子,反復朗讀體會人物感情。

  ①“將軍愣了一下,什么話也沒說,快步朝前走去!盵著急]

 、凇皩④姷哪樕D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 [憤怒]

 、邸八t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盵憤怒]

 、堋皩④娿蹲×恕戳艘粋軍禮!  [震驚、敬佩]

 、荨皩④娛裁丛捯矝]說,大步走進漫天的風雪中!盵自豪]

  點撥:

 、佟皩④娿蹲×耍镁玫卣驹谘┑乩。他可能想些什么?”

  [屏幕上顯示了將軍向軍需處長敬禮的圖畫]

 、凇按蠹易约涸佥p聲讀第12自然段,仔細體會將軍的這些想法作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我們怎樣讀才能把將軍的情感變化的過程讀出來?”(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

 、邸巴瑢W們,將軍向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軍禮,它表達了將軍的千言萬語,表達了對軍需處長的沉痛哀悼和無限崇敬。是啊,這樣的好戰士,誰不敬佩呢?讓我們帶著無比崇敬和無比自豪的感情再讀第7自然段,體會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④“作者是怎樣歌頌軍需處長這些高貴品質的呢?大家自讀第13自然段!保ㄒ龑В赫l讀給大家聽?回顧剛才提出的問題,你能解決嗎?老師還有疑問,軍需處長再高也不過兩米,那怎么說是晶瑩的豐碑呢?)[板書:舍己為人]

 、葸^渡:軍需處長的精神在紅軍戰士心中樹起一座晶瑩的豐碑,可見軍需處長的精神對戰士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具體表現在哪?(讀句子⑤)

  A先前將軍有這種信心嗎?你從哪里知道的,請讀出有關句子。(生讀第2自然段。)[板書:擔心]

  B是啊,將軍先前是那樣的擔心,現在又是這樣的充滿了必勝的信心。請大家再通過朗讀來體會這種情感。(讀句子⑤)

  C戰士們又是怎樣的呢?“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說明了什么? 

  E戰士們必勝的信念來自于軍需處長的偉大精神和崇高品質,請大家再讀第7自然段,體會戰士們走過軍需處長前面的這種感情!

 、捱^渡:有了軍需處長的這種舍己為人精神,任何艱難險阻,任何強大的敵人,都是可以戰勝的。所以,課文最后一句告訴我們(師生齊讀字幕: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引導:“這樣的隊伍”指的是怎樣的隊伍?——學生自由發言——導讀]

  A同學們!因為軍需處長的精神和信念感染和鼓舞著每一個戰士,所以紅軍戰士堅信(師指示生齊讀: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B還因為紅軍隊伍中有無數像軍需處長這樣的同志,所以將軍堅信(師指示生齊讀: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C更因為這樣的隊伍是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所以我們堅信(師指示生齊讀: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15.回顧開頭,總結全文:“軍需處長的高大形象不僅留在戰士們心中,同樣也印在我們心中。自由讀中心句,想想通過學習你對這句話又有了什么新的體會?”

  [師總結:不僅僅軍需處長形象上與碑相似,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己為人的精神激勵了戰士們,成了將軍和戰士們心目中的豐碑,也成了我心目中的豐碑,是你心目中豐碑嗎?希望這豐碑永遠留在你我心中,留在我們所有在座人的心中!]

  16.拓展思維訓練。

  學到這,老師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你們是否也跟我一樣呢?(顯示圖片,出示要求:假如你是紅軍戰士,這時你最想對軍需處長說什么話來表達你此時的心情?——請同學們在課本的插圖下題上一兩句碑文。)

  17.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思想教育。

  紅軍之所以能取得勝利就是因為紅軍隊伍中有千千萬萬像軍需處長這樣的人,他們無私奉獻和忘我工作、不怕犧牲,這是當時支撐紅軍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那么現在我們是不是就不需要這樣的精神了呢?不,在社會騰飛發展、競爭激烈的今天,我們仍需要這樣的精神,更要發揚這種對事業的執著追求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同學們,你們說對不對?!

  18.研究性作業 :收集有關紅軍的故事,以“我們應從紅軍身上學什么”為專題,自由組合完成一份調查報告。  

《豐碑》教學設計 篇3

  第13課共和國的科技豐碑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

  運用收集視頻和圖片資料導出新課,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的記憶 和思考;橫向和縱向對比導出我國科技發展脈絡;講述科學家的事跡,使學生總結科學家們共同點得出結論,對學生進行德育  和愛國主義教育。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兩彈一星和雜交水稻,了解科學家們的事跡。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史料的能力,掌握歷史比較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比較和學習我國科技發展的重大成就,使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通過講述老一輩科學家的事跡,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刻苦,愛國的風尚。

  教學重點

  兩彈一星

  袁隆平和雜交水稻

  教學難點

  建國初期我國科技發展的原因

  教學方法

  啟發講述的方法

  問題情境方法

  教學媒體

  幻燈片或者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新課導入】

  同學們,15世紀以前我們的祖先曾經創  造了光輝燦爛的科技成就,很多科學技術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請同學們列舉古代的科技成就及特點),然而1840年以后,由于清政府的腐敗和經濟的落后,大小列強紛紛入侵中國,雖有洋務派效仿西方的洋務運動,但是中國的科技發展仍處于停滯落后狀態,加上后來的軍閥混戰,人民生活困苦聊生,新中國建立后,百廢待興,毛澤東有過一段非常形象的描述,他說:“現在我們能制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輛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制造!边@節課我們學習就學習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科技發展的成就。

  第13課 共和國的科技豐碑(板書)

  【講授新課】

  放映視頻《鄧稼先》,指導學生閱讀課本,請同學們回答:

  一、兩彈(板書)

 。ㄒ唬┰訌棧ò鍟

  1.“兩彈一星”是指什么?

  2.“兩彈元勛”是指誰?

  3.第一顆原子彈是什么時候爆炸成功的?

  4.第一顆氫彈是什么時候爆炸成功的,與原子彈爆炸相差幾年?

  5.原子彈是殺傷力極強的核武器,我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彈呢?

  (教師總結)新中國成立后不久,就連接受到核武器的威脅。中國出兵朝鮮獲勝以及在中國臺灣海峽附近作戰時,美國總統都曾揚言準備使用原子彈。白宮敢動輒揮舞核大棒,就是因為中國沒有核彈及其運載工具,  沒有起碼的還擊手段。為打破核大國的訛詐與壟斷,使中國人民過上安寧的生活,維護世界和平和國家安全,在世界面前顯示中國的實力,在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1955年1月,毛澤東決定自力更生,依靠本國的科學家,正式決定研制核武器。經過九年的艱苦攻關,1964年10  月16日,中國在新疆進行了第一次試驗,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中國政府鄭重聲明,中國掌握核武器是完全是為了防御,為了保衛中國人民不受核武器的威脅,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接著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投影顯示的是原子彈和氫彈爆炸后蘑菇云升空的情景。

 。ǘ⿲棧ò鍟

  在研制原子彈的同時,我國的  導彈研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   的成績,1966年10月,裝有核彈頭的第一枚中近程地對地導彈點火發射,并在預定點上空試成功,實現了導彈和核彈頭的結合。隨著我國國防尖端技術的迅速發展,1966年7月,中國人民解  放軍戰略導彈部隊正式組建。周恩來親  自將這支部隊命名為“第二炮兵”。(請同學閱讀課本87  頁相關內容)

  研制原子彈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燃料和眾多部門的配合(這在當時中國式非常不易得),還需要掌握先進核技術的科學家,請同學翻開課本閱讀85、86頁小字內容,教師講述錢學森和鄧稼先的故事。

  二、衛星(板書)

  投影或展示東方紅等衛星的圖片,教師講解,請學生識別并回答衛星的用  途。

  過渡:原子彈使中國不再受到  恐嚇,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那么是什么使中國人不再受挨餓的威脅呢?

  三、袁隆平和“秈型雜交水稻”(板書)

  經濟日報報道,中國農民說,吃飯靠“兩平”,一靠鄧小平(責任制),二靠袁隆平(雜交稻)。建國后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一直是一個大問題,科學家袁隆平從20世紀60年代起開始進行水稻的兩種的培育,經過多次雜交試驗和篩選,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比原來提高產量20%~30%,極大的提高  了糧食產量,從而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西方世界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他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饑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后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袁隆平的文字和投影圖片.閱讀科學家袁隆平的事跡。

  請學生回答三位科學家的共同點,并談一下自己的學習心得。

  【課堂小結】

  “兩彈一星”是新中國的國防科技迅速發展和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象征,雜交水稻推動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從新中國現代科技的發展不難看出:第一,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初級到高級的過程;第二,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第三,帶給中國社會經濟的變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板書設計

  第13課 共和國的科技豐碑

  一、兩彈

  (一)原子彈

 。ǘ⿲

  二、衛星

  三、袁隆平和“秈型雜交水稻”

《豐碑》教學設計 篇4

  一.揭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齊讀課題。

  二.描述導入  (多媒體)在冰天雪地的云中山,一支裝備很差的隊伍在艱難地行進著?耧L呼嘯,大雪紛飛,環境是這樣得惡劣。戰斗也是那樣得殘酷,敵人隨時可能襲擊,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三.講讀第三段(一)講讀第七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輕聲自由讀第三段,思考

 。1)紅軍在行軍途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2)用“--”劃出文中描寫將軍神態變化的詞句,并想一想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1.交流問題1“紅軍在行軍途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板書:老戰士

  2.課文哪一自然段具體描寫了老戰士被嚴寒凍死的情景的?

  3.(多媒體出示)細細讀第七自然段,想一想:在讀的過程中,哪些地方你已經讀懂了?哪些地方你還讀不懂?讀懂的地方,請你說說你究竟讀懂了什么,讀不懂的地方,請你把你的疑問說出來。

 。▽W生自讀-交流討論)

  4.指導朗讀:這一自然段從動作、神態、衣著這三方面描寫了老戰士被嚴寒凍死的樣子。此情此景,讀來分外感人。怎樣才能讀好它呢?聽老師讀。

  配樂范讀-練讀-指名讀-評價-齊讀

  5.除了讀懂的地方,還有哪些地方讀不懂嗎?把你的疑問說出來?

  6.抓住主要問題:老戰士死了,為什么神態還那么鎮定安詳?帶著這個問題繼續學習課文。

  (二)講讀8-13小節

  1.看到一位老戰士這樣凍死,將軍神態發生了哪些變化?(板書:將軍)這個問題同學們已經思考過了,我們來交流一下。

 。ㄓ懻摚该f)

  2.指導朗讀8-13小節:指名讀-評價-男生齊讀

  3.將軍本來認為是軍需處長失職致使老戰士被嚴寒凍死,他非常憤怒。但當他得知眼前這位老戰士居然就是軍需處長時,他愣住了,你們知道軍需處長是負責什么的嗎/

  4.為什么他自己卻被凍死了呢?

  5.從這里可以看出軍需處長具怎樣的崇高品質呢?

  6.(多媒體出示將軍敬禮畫面)將軍看著被凍僵的軍需處長,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7.是啊,當時內疚、悲傷、敬佩、感動之情一齊涌上心頭,將軍的眼睛濕潤了……

  8.學到這兒,我們知道了這位被嚴寒凍死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我們也被他那高尚的品格深深打動了,透過他那高尚的靈魂,你們現在知道軍需處長為什么死得那么鎮定,那么安詳了嗎?

  9.小結:軍需處長心系革命、心系他人,他以身殉職而無怨無悔。這種高尚的品質多么令人敬佩。讓我們帶著對軍需處長的無比敬佩之情再來讀第七自然段吧!

  10.引讀“這時候,風……雪……”

  11.“豐碑”本義是什么?從這畫面上看是指什么?僅僅是指軍需處長的身體嗎?

  12.點題立碑:軍需處長高大的形象,舍己為人、一心為公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戰士們奮勇前進。他成了將軍與戰士們心中的一座豐碑。

  13.帶著由衷的敬意齊讀報12-13小節

  四.總結

  軍需處長以他那崇高的品格鼓舞著每個人,紅軍隊伍中更有無數像軍需處長那樣的將軍、戰士,相信他們一定會懷著堅定的信念,化悲痛為力量,去克服前進中的一切困難,取得最終的勝利。

《豐碑》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的重點內容。

  3、學習本課的生字。掌握“豐碑、惡劣、襲擊、倚靠、濕潤、覆蓋、晶瑩”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志、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三、教學難點 :

  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形象,體會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

  第一課時

  一、前提測評:

  導語 引入: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多少英雄兒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哥泣的英雄贊歌。今天,我們將把份飛的紛飛的思緒再一次拉回到那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去聆聽發生在紅軍長征中的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出示板書《豐碑》。

  二、認定目標:

  1、認知:理解課文大意,弄清課文重點內容。通過感情朗讀,體會軍需處長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2、情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受到愛國主義及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

  3、能力:感情朗讀,體會文中含義;勾、畫、標、注重點詞句;質疑、解難,想象等綜合能力。

  三、導學達標:

 。ㄒ唬⿴煼砰g樂《長征組歌》,狂風呼嘯,貼出掛圖: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時的情景。

  伴隨音樂低沉敘述導語 ,并結合板書課題。

 。ǘ┎シ耪n文錄音:提出預習思考中的問題。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把描寫軍需處長神態的語句用“~~~~”劃出來。

  學生用自己組織的語言簡要概括大意。

  (三)理清課文脈落,小組討論課文第幾部分為重點內容,并說出根據。

  (四)通過分組討論提出問題,教師分類。

  再選派代表匯報本組預習收獲,或你知道了什么?

  (主體作用,自主學習)

 。ㄎ澹⿲W習課文一、二部分

  教師激情范讀,引入(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狂風呼嘯,大雪紛飛……)讀課文一、二部分。

  這支隊伍面臨怎樣的考驗?你是從哪兒看出的?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重點詞句。

  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將軍擔心什么?

  請同學們用低沉、緩慢的語速自由練讀。

  四、達標測評:

  四人小組賽讀,選出最棒的朗讀員。

  第二課時

  一、前提測評: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整體感知了課文,理清了課文主次,抓住了重點,而且我們深深地領略了紅軍在長征途中所面臨的險惡環境,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地學習課文。

  二、認定目標:

  1、認知:通過字、詞練習,理解重點詞句,深入理解文章重點,讀中感悟,自覺領會中心思想。

  2、情感:從字里行間滲透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珍惜今天的幸福時光。

  3、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學能力;多種讀的能力。

  三、導學達標:

 。ㄒ唬

  1、自由反復朗讀重點部分,畫出最讓你感動的地方。

  2、他,好似,身上落滿了雪,無法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志十分,十分;他左手微微,好像在為戰友指明。的衣服緊緊地在他的身上。

  以上填空題幻燈打出。

  讓學生填空后體會所填詞語,你從中明白了什么?

 。ù藭r結合板書,一動不動、鎮定、安詳、單薄破舊、緊貼)

 。ǘ┪闹谐酥v軍需處長,還講了誰?哪些內容是寫將軍的?請你在文中找出,朗讀體會“愣”將軍的兩次“愣”感情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將軍當時的心情怎樣?

  幻燈出示:將軍的臉色頓時起來,嘴角邊的肌肉著。他( )眼睛,像一頭( )豹子,樣子十分( )。將軍兩腮的肌肉( )著。

  通過上面的句子,體會將軍的內心世界。

  ▲聯想:將軍會想些什么?(用二、三句話說說)

  將軍( )了,( )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 )了。他( )了一口氣,( )地舉起了右手,舉到齊肩處,向那位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 )。

  從上一段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同桌小聲說說,指名匯報。

  (三)自學最后一段,把你理解的、讀懂的用文字標注在該段之后。

 。ㄋ模┻_標測評:

  質疑問難:針對上歸納出的問題,重點解決

  1、為什么說為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2、為什么最后將軍想:“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和前面的思索進行呼應。

  3、以“豐碑”為課題的含義。

  ▲聯想:軍需處長在犧牲前會想到什么?他會對戰士們說些什么?(寫幾句話)

  最后每人選擇一段你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豐碑》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

  一.知識目標:弄清課文哪些地方詳細,哪些地方簡略,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有詳有略地安排材料的,從中學習表達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能力目標:從對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描寫的語段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豐碑的含義。

  三.德育目標: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

  1、從描寫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的語段中體會他

  的獻身精神。

  2、理解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3、弄清課文中的詳寫和略寫。

  教學用具:錄像機、電視機、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模式:目標導學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交代目標。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豐碑》(板書課題)。豐碑是什么意思?在課文中指的是誰?(板書:軍需處長)

  2.為何把軍需處長稱為豐碑呢?

  3.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4.交待目標:這節課我們在理解重點句段的基礎上體會文章的中心,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有詳有略地安排材料的,從中學習表達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學習新課,落實目標:

  (一)學習課文第7自然段。

  1.投影:軍需處長犧牲時的感人畫面。問:課文哪一自然段直接描寫這一畫面的?(第7自然段)

  2.指名讀第7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從幾個方面描寫軍需處長凍死時的感人畫面的?(三方面)(生答有關語句后,師板書:倚靠、坐著、鎮定、安詳、單薄、破舊、貼)

  3.作者描寫哪些方面用得筆墨較多?(神態)他是怎樣把軍需處長鎮定、安詳的神態寫具體的?(生讀有關語句)

  4.比較句子。

  A:……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 半截紙卷的旱煙,火已被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戰友借火。

  B:……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

 。 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確原句不但寫出了軍需處長鎮定、安詳的神態,還通過左手和右手的姿勢具體寫出了老戰士的神態如何鎮定、安詳。)

  5.軍需處長為什么那么鎮定、安詳呢?(因為作為一名軍需處長他盡到了自己的職責,他無愧于每一位戰士,所以他犧牲的時候是十分坦然、從容的。)

  6.放錄像,讓學生感受當時惡劣的環境。學習第1自然段,了解軍需處長犧牲時的惡劣環境。

  7.天氣這么寒冷,作為掌管軍需物資的軍需處長因衣服單薄而凍死了,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ò鍟阂恍臑楣、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8.小結指導朗讀。

  這位普通的軍需處長,他并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然而在他身上那種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多么令人崇敬。下面讓我們帶著崇敬的心情朗讀這一自然段。

  導:課文除了直接描寫軍需處長外,還描寫了誰?

 。ǘ⿲W習課文描寫將軍的部分。

  1、自由讀文,畫出將軍語言、神態的句子。生回答后,教師投影將軍語言的句子。

  A:將軍邊走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

  B:忽然他轉過臉向身邊的人吼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為什么不給他發棉衣?”

  C:“聽見沒有,警衛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著。

  問:將軍為什么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停下來有凍死的危險。)將軍為什么要吼,“吼”字說明了什么?(將軍非常生氣,他責怪軍需處長沒有盡到責任。)“聽見沒有,警衛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說這句話時,兩腮肌肉為什么要抖動?說明了什么?(說明將軍已經憤怒到極點,以至于連兩腮的肌肉都在顫動。)

  指導學生理解將軍語言句子的基礎上,朗讀每一句話,讀出當時的語氣。

  導:正當將軍大發雷霆的時候,有人告訴:“他就是軍需處長”將軍愣住了,此時將軍的心情如何?

  (三)學習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12自然段,思考:將軍的心情如何?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2.指導讀出將軍驚訝、悲痛、內疚、沉重的心情。

 。ㄋ模⿲W習第13自然段。

  1.齊讀第13自然段,問:“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睘槭裁矗浚◤男蜗笊峡,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的身體確實像一座晶瑩的碑,更重要的是,軍需處長那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成了將軍和戰士們心目中的一座豐碑。)

  2.理解后,指導朗讀,讓學生讀出對軍需處長的崇敬和贊美之情。

  導:軍需處長犧牲了,但他的精神激勵著紅軍戰士,這樣的隊伍面對困難會怎樣呢?

  (五)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1.投影比較,體會反問句的作用。

  A: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B:勝利屬于這樣的隊伍。

  2.原句是什么句?這兩句哪句好?為什么?(反問句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表達了更加肯定的語氣。)

  3.為什么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這樣的隊伍是受了軍需處長崇高精神鼓舞的隊伍,這樣的隊伍,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戰勝的,所以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

 。┬〗Y:

  軍需處長離我們遠去了,但他那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奮勇前進,他成了我們心中的豐碑。

  四.總結寫法,反饋目標。

  1.你覺得哪些內容最能突出中心?(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形象,將軍的語言、神態變化。)作者是為了贊揚軍需處長崇高的精神,為什么還要用濃墨描寫將軍?

  2.師生總結。(對于能突出文章中心的內容要詳寫,而關系不是緊密又必須交待的內容要略寫。通過將軍的語言、神態的變化可以了解到將軍的內心活動,體會到將軍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從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五.作業 :1、感情朗讀課文。

  2、背誦第7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附板書設計 :

  23豐碑

  一心為公 ↓ 倚靠、坐著

  毫不利己 軍需處長 鎮定、安詳

  專門利人 單薄破舊、貼

《豐碑》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初步體會軍需處長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

  2、練習給課文分段,概括課文段意,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練習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

  4、學習課文第一、二段,體會紅軍行軍的艱難。

  教學重點:熟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1、練習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2、學習課文一、二段,體會紅軍行軍的艱難。

  教具準備:錄音、投影

  上課性質:社渚區中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

  上課時間:1999/12/30

  上課地點:溧陽市周城中心小學五(5)班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翹倒蛭邇ю锍ふ髀穡?lt;br>     在這偉大的長征中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個。

  2、揭題,讀題:22、豐碑

  3、你見過怎么樣的碑?你知道豐碑是什么碑嗎?

  擇義:豐1 高大2 容貌美3 多

  4、出示投影(老紅軍凍死的情景):假如老師告訴你,這就是豐碑的話,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二、學生自學課文:

  1、學生按下列要求自學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劃一劃,課文是怎樣描寫老戰士凍死時的神態的?

  (3)想一想,你覺得軍需處長是一個怎樣的人?

 。4)議一議,為什么要把軍需處長稱為一座豐碑?

  2、學生討論。

  三、整體讀課文:

  1、假如要在這豐碑上刻一個人的名字,你準備刻誰的名字?為什么?

  教師板書:軍需處長舍已為人

  2、速讀課文,課文主要寫了軍需處長的什么事?

  3、課文哪幾小節寫了這件事?指名讀課文3—13小節。

  教師板書:壯烈犧牲

  4、指名讀1、2、14自然段,說一說分別講了什么?

  教師板書:艱難前進、嚴峻考驗、必將勝利

  5、指導分段。

  6、小結:抓主要事件給課文分段。

  四、學習課文一、二段:

  1、放風沙錄音,教師范讀課文第一段。

  討論:你聽到了什么?指導讀:狂風呼嘯

  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指導讀:大雪紛飛

  2、我們的隊伍怎樣了?想象說話:裝備很差,也許這支隊伍沒有什么?

  3、齊讀第一段。

  4、我們隊伍的將軍怎樣了?

  他把馬讓給了戰士,說明他關心戰士,他更關心什么?

  這支隊伍有什么重要任務?他們又是在怎樣的環境里完成這樣的任務?(出示:惡劣的環境)

  你能用文中的句子來回答什么叫“惡劣的環境”嗎?

  5、出示句子: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

 。1)指名讀

 。2)想象說話,還可能遇到什么困難?

 。3)接讀

  五、全文總結:

  1、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得住這么嚴峻考驗呢?誰能給將軍一個明確的答案?

  2、出示句子: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3、齊讀。

  4、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們這支隊伍戰勝重重困難,翻過雪山,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呢?

  板書設計:

  豐 碑

  課堂檢測

  一、看拼音,寫漢字(把字寫在田字格內,要寫得正確美觀)

  bei      lie    xi     yi

  豐( 。 海ā 。。ā 。⿹簟。ā。*

  bao      run      fu

  (  )子 。ā 。瘛。ā 。┥w

  二、回憶課文內容,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ā 。┑沫h境  ( 。┑膽鸲

  ( 。┑目简灐 。ā 。┑呢S碑

  三、按要求完成填空:

  a: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

  b:自己寫一段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

  教學目標:

  1、知識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

  2、能力點:讀書有目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點:學習軍需長的崇高精神,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1、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以及將軍動作、神態的前后幾次變化,體會軍需處長的獻身精神。

  2、理解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教學準備:

  幻燈機、幻燈片、錄音機、磁帶、小黑板。

  預習設置:

  1、讀懂生字詞,查字典并結合上下文理解生字詞的意思,初步朗讀課文。

  2、什么是軍需部門,“給養”是什么意思,軍需處長和在軍隊里是負責什么工作的?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請找出文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這部分做記號,并想想課文其他部分各講什么意思?

  4、細讀第三到第十三自然段,完成下表:

  神態動作心情將 聽到“有人凍死”時    看到凍僵的老戰士時   軍 聽到“他就是軍需處長”時      5、課后思考練習1、2。

  教學過程:

  一、切題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準備學習哪一課?(板書:豐碑:齊讀課題兩遍)

  “豐碑”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指的是誰?(板書:“豐碑”簡筆畫和“軍需處長”)

  你是怎么知道的?快速讀課文,找出文中把軍需處長比作“豐碑“的一個句子,讀一讀。

  二、細讀討論感悟

  ㈠自讀第3至第13自然段,分組討論交流: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1、交流一:第七自然段

  從軍需處長的神態和衣著描寫你分別體會到他的什么精神?

 。ɑ脽舫鍪菊n文插圖:師引讀全段)

  2、交流二:第十二自然段

  ⑴從將軍的神態你體會到什么?

 、茝膶④姷膭幼髂泱w會到什么?

 、潜容^讀句子,深入體會將軍沉重、愧疚、崇敬的復雜心情。

  句1: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句2:(句1中帶點詞語去掉以后的句子。)

  3、交流三:

 、派鷵A習題4的表格再讀課文第3至第13自然段,對照幻燈中的表格小組交流。

 、茡碣|疑。

  4、小結:

  ⑴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粕杂缮吓_把體會到的軍需處長的精神品質寫到“豐碑”的簡筆畫中。

 、鎸ёx理解一、二和最后一個自然段

  1、自讀思考:你都讀懂了什么意思?你是怎樣讀懂的?

  2、討論交流。

  三、感情朗讀升華

  1、聽錄音讀。

  2、自由練讀。

  四、作業

  思考:第一、二和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描寫與表現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有什么聯系?

  五、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第十冊

 、倌芡、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讀懂課文,能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③能感受到軍需處長為革命勝利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品質。

  本課時教學難點:

  弄清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豐碑。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你歡聽英雄故事嗎?你知道哪些解放戰爭時期的英雄?

  2、談話導入:是呀!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這節課,讓我們將紛飛的思緒再次拉回那艱苦的斗爭歲月,去聆聽發生在紅軍長征途中的又一個感人故事。

  二、學習活動

 。ㄒ唬┮蛔x課文:掃清生字障礙,解決難讀詞句,讀通讀順課文。

  (二)二讀課文:弄清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ㄈ┤x課文:質疑探究,找出自己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

  (四)四讀課文:品味詞句,弄清句子的深刻含義。

  · 品讀一、二自然段,感受環境惡劣與隊伍裝備差。

  學生想象:當時部隊的裝備怎樣?

  · 品讀“將軍”聽到“死訊”后情緒變化的詞句。

  學生討論:將軍情緒發生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 品讀第七自然段。

  學生交流:讀到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 品讀第14自然段。

  學生探討:(1)文中“堅定的腳步聲”實際上指什么堅定?

 。2)文中“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的“這樣的隊伍”指怎樣的隊伍?

  · 品讀第14自然段。

  學生體會:“晶瑩的豐碑”指什么?

 。ㄎ澹┱w感知全文,為“豐碑”寫碑文,升華情感。

  教學目的: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為了他人,為了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詳寫、哪些地方略寫。

  3.學習本課生字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課前準備:

  1.文字投影片二框

  2.音樂一段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板書課題豐碑(bei)

  “碑”字正音、辨形。

  “豐碑”是指什么?

  課文中的“豐碑”到底是指什么呢?請同學們把書打開,找找答案。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呢?

  2.師范讀課文,一邊聽老師讀課文、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教流

  問:知道軍需處長是做什么工作的?

  軍需處是一個怎樣的部門呢?

  4.介紹時代背景

  《豐碑》這是一個發生在長征途中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當時物質條件極端貧乏,忍饑挨餓是常有的事,為了革命不少革命戰士倒下了。課文中的軍需處長就是其中的一個。

  5.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給課文分段、想想每段主要講什么?

  6.指名分段,討論分段段意:

  一(1)講一支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一(1-2)

  二(2)講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很多困難。二(3-7)

  三(3-13)講被嚴寒凍死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三(8-11)

  四(14)講紅軍隊伍一定會取得勝利。四(12-14)

  二.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找出這一段的一個中心詞。什么叫艱難?

  2.討論:從哪兒看出紅軍在艱難地前進?你找了哪些詞語?

  (1)“冰坨”是什么意思?這里用大冰坨比喻什么?這里用大冰坨比喻大雪冰封的云中山。

  (2)“狂風呼嘯、大雪紛飛”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想一想,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景。

  (3)“吞掉”說明風雪之大,大得要把這之隊伍吃掉。

  3.同學們已經有所感染了,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

  4.小結:這一段的天氣描寫為下文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埋下了伏筆。

  三.講讀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思考:除了惡劣的環境,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哪些虧困難?把描寫這些困難的句子找出來,自己站起來讀一讀。

  2.燈片出示第三句

  “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

  (1)釋“惡劣”、“襲擊”

  (2)除了惡劣的環境,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哪些困難?指名讀。

  板書:遇到的困難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a.提示:“吃不上飯”時說什么呢?

  “睡雪窩”呢?

  “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呢?

  “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呢?

  b.那么,你能想象一下,紅軍還可能遇到哪些困難?

  c.這句話,一連串用了四個“可能”,寫出了紅軍前進中將會遇到種種困難。這是一種什么樣的修辭手法?是的,讀了這個句子,紅軍戰士所遇到的一個一個困難都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增強了句子的表達效果。

  (3)有感情朗讀.

  (4)這個長句寫得也很有順序,它按什么結構來寫的呢?我請全體同學讀總述的句子,四個大組分別讀分述的四個可能。

  3.小結引讀第四句

  困難實在太多,任務實在太艱巨,這不是一般人能經得起的,將軍陷入了沉思,他想些什么呢?------

  板書:嚴峻的考驗

  4.齊讀第二小節

  5.配樂感讀1.2節

  四.作業

  1.選詞填空

  嚴肅 嚴厲 嚴格 嚴峻

  (1)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經受住各種的考驗。

  (2)李老師對同學們的要求一貫。

  (3)對待工作,我們的態度要認真、不能馬馬虎虎。

  (4)爸爸的目光變得起來,弟弟慚愧地低下了頭。

  2.抄寫詞兒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豐碑》教學設計 篇8

  一、 教材簡析

  小學語文課本里收集了不少紅軍長征途中涌現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讓我們把思緒再一次拉回到那艱苦的戰爭歲月,一起走進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豐碑》這篇課文。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講述了紅軍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文章對人物的刻畫非常細膩,表現了紅軍將士們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對紅軍將士的敬佩從心底油然而生。我們嘗試利用多媒體讓情景交融,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去感悟。

  二、 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新的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應注意課文的人文內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于是,我擬訂了以下學習目標。

  1 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激發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紅軍忠于革命、舍己為人、勇于犧牲的精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人片斷,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3 培養學生自讀、自悟、自議的能力。

  4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體會文中當詳則詳,當略則略的表達方法。

  本課的重難點在于: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激發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紅軍將士忠于革命、舍己為人、勇于犧牲的精神。

  三、 教法、學法設計

  1 激情范讀,整體感知

  利用多媒體集圖象、音效、文字為一體的優點,從一開始就把學生引入情景,在凝重的畫面與音樂聲中,老師用充滿激情的朗讀,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并簡要說出整體感受。

  2 自主學習,重點感悟

  新的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以此審視閱讀教學過程,課堂首先要保證學生獨立、充分、深入地與文本對話。這種對話至少應包括:(1)搜集處理信息并把握意義(即讀懂了什么);(2)受到情感熏陶;(3)獲得思想啟迪;(4)享受審美樂趣。第一點是主要的,但并不意味著后三者可以不要。教學中我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受感動的段落,并想想為什么感動?學生把自己的感悟與小組其他同學一起分享。多媒體把學生可能受感動的段落隱藏起來,到學生匯報學習情況的時候,跟隨學生的匯報一一展現出來,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的情景,加上師生互動的推進,為學生的感悟營造了氛圍,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樣的自主選擇性學習,可以給學生更廣闊的空間,學生在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學習材料、學習伙伴的過程中,真正參與了學習活動的全過程,真正實現了自主,真正走進了文本。

  3 相互啟發,協同學習

  既然閱讀是一種對話,那如何來把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我認為在課堂上,教師應有兩種身份,第一種是與學生平等的再學習者;第二種是給予學生啟迪的引路人。教與學的過程,我們何不把它看作是相互啟發、協同學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也要給予學生適時的點撥。例如:描寫凍僵的軍需處長那一段,如何讓學生感悟其偉大,我引導學生抓住幾個重點詞語:倚靠、鎮定、安詳、夾著、伸著、單薄破舊,聯系人物的身份和這樣嚴寒的環境,引導學生質疑問難,緊接著,帶領學生走進軍需處長的內心,想象此時此刻他忍受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痛苦。掌握軍隊后勤大權的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形象一下浮出水面。同樣,描寫將軍向軍需處長敬禮的那一段,抓住“緩緩地、深深地”這些詞語讓學生走進將軍的內心,體會將軍的復雜心情。而文中到最后情感達到一個高潮,同時,多媒體也把我們引進一個高潮,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學生預習時理解的“豐碑”只是字典上的解釋,即高大的石碑?稍谖闹惺沁@個意思嗎?從而促使學生去探討豐碑的真正含義,它是一種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畫面中,軍需處長被大雪掩蓋住了,與云中山連為了一體,讓我們感受到軍需處長的這種精神與天地同在。正是這種精神激勵紅軍將士不斷前進,文中最后有這樣一句話: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可以請學生換個說法,體會一個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赡苡械臅f:“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有的會說:“勝利怎能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有的會說:“難道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嗎?”等等。通過朗讀比較,讓孩子們知道:同一個意思有不同的表達方法;要根據表達的需要來確定采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本課要表達強烈的感情,用反問的形式是最好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積累、豐富了自己的語言,也讓學生感受到紅軍將士的決心,多媒體同時出現鏗鏘有力的腳步聲,把整個課堂引入一個高潮。

  4 收集信息,延伸學習

  眾所周知,語文是門百科全書式的學科,是非常生活化的課程。這篇課文離學生的現實距離遙遠,如何拉近時空的距離。課前資料的收集尤為重要。學生采用各種渠道,收集有關長征的音像、圖片、文字資料,互相交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對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了認識,也了解到紅軍長征的艱險以及一些故事。課堂上學生對內容的感悟,也有一部分來自于這些收集來的信息。這樣真正讓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

  四、 板書處理

  板書意在言簡意賅,本課的板書,我以一棵大樹、幾座山峰為背景,這也是軍需處長犧牲的場景,大樹下“舍己為人、勇于犧牲”幾個大字體現了人物的人格魅力,讓學生銘記于心。

《豐碑》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 :

  1,知識掌握目標:

  (1)深入理解課文中描寫軍需處長和將軍的有關段落.

  (2)弄懂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培養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創新素質培養目標:

  (1)想象軍需處長忍受嚴寒的情景,感受軍需處長的堅強意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志.

  (2)設計問題:你想對軍需處長說些什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創新情感.

  4,德育目標:

  學習老一輩革命者為了他人,為了革命勝利,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二,教學分析與處理:

  1,教材分析:

  本文記敘了一支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贊揚了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這是一篇文藝性較強的課文,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和感情沒有明確說出來,而是蘊含在敘述和描寫的語言文字之中.學習這篇課文,一是使學生受到革命傳統教育;二是憑借課文提高閱讀速度,發展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 :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2,學生分析:

  由于課文所寫的事情距離學生生活較遠,學生很難理解紅軍當時面臨的具體困難;作者的思想感情蘊含在描寫的語言文字之中,學生理解起來也會很困難.

  3,創新點:

  抓住描寫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第七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感受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德育點:在感受軍需處長崇高的精神之后,設計問題"你想對軍需處長說些什么",使學生在談感受的同時,受到革命傳統教育,學習老一輩革命者為了他人,為了革命勝利,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空白點:

  (1)上課開始留空白:

  課前播放錄像:一支裝備很差的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中艱難行軍的場面.

  問:"這支隊伍能否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

  (2)在難點處留空白:

  "為什么大雪覆蓋的軍雪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由學生討論.

  (3)在講解結束前留空白:

  在全面分析了解課文之后,播放紅軍隊伍高唱國際歌奮勇前進的錄像.

  問:"這支隊伍能否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

  (4)板書留空白:

  黑板上畫一座石碑,石碑上的詞由學生自己提.

  三,教學內容:

  1,紅軍隊伍面臨的嚴峻考驗;

  2,感受凍僵的軍需處長;

  3,理解對軍需處長由憤怒到敬佩的將軍;

  4,體會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四,教具的選擇與使用目的:

  1,教具:多媒體課件;

  2,目的:利用課件演示使學生親眼看到紅軍行軍的場面,感受紅軍條件的艱苦,使學生受到革命傳統教育.利用音樂配樂朗讀創造氣氛,使學生進入情境,受到感染.

  五,教學過程 :

  教學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操作程序:情境導入  —點撥講解—閱讀感悟—合作探究—創新體驗—情感升華—反思小結—體驗作業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被逐漸淡忘,但有些事情我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豐碑》所講的故事就是讓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記我們把思緒拉到那艱苦的戰斗歲月:(課件演示)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一支紅軍隊伍正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云中山凍了一個大冰坨,狂風暴雪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將軍不由地思考:這支隊伍能否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

  (二)點撥講解

  1,快速閱讀1—2自然段,思考:這支紅軍隊伍面臨著怎樣的考驗?

  2,引讀(字幕) 可能……可能……可能

  過渡:這種種情況將軍都想到了,但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眼前會出現這樣的畫面.(出示軍需處長凍僵圖)

  問:他是誰?你知道什么是軍需處長嗎?一位掌管物資發放的軍需處長被凍死,這是一位怎樣的軍需處長呢?

  (三)閱讀感悟

  1,學習描寫軍需處長的段落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第七自然段.

  (2)交流感受最深的句子.

  (3)擴展思維:你能用一個詞來說一說,在你的心中,這是一位怎樣的軍需處長?

  2,學習描寫將軍的段落

  (1)自讀自悟.

  (2)學生質疑問.

  (四)合作探究

  1,為什么大雪覆蓋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日瑩的豐碑?

  2,朗讀體會,嘗試背誦.

  (五)創新體驗

  同學們,假如你也是跟著將軍在穿越冰天雪地的云中山,假如你也是與軍需處長生死與共的戰友,假如你就是課文插圖中的一位戰士,面對著被凍僵的軍需處長,你會怎么想?

  (六)情感升華

  過渡:一個軍需處長永遠地離去了,但是更多的軍需處長邁著堅定的步伐走來了,(課件演示:一支前進的紅軍隊伍)(放國際歌)看,這支前進中的紅軍隊伍,如滔滔江水奔騰洶涌,如鋼鐵洪流滾滾向前.聽,這腳步聲是多么堅定而有力.同學們,你們說這支隊伍能否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

  1,激發學生直抒胸臆.

  2,領悟: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七)反思小結:

  同學們,軍需處長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戰友的生命,用自己崇高的精神感染鼓舞了戰士們.有了這種精神的部隊是偉大不可戰勝的;有了這種精神的民族是偉大不可戰勝的.同學們,假如在革命勝利后,我們要為軍需處長立一座石碑,你將在石碑上刻下怎樣的碑文呢?(板書)

  (八)體驗作業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豐碑》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要求

  1.學習軍需處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2.理解課文內容,概括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圍繞中心、有詳有略地安排材料的寫作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常用詞語。會用“濕潤”、“晶瑩”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并按要求背誦課文。

  2.學習作者圍繞中心有詳有略安排材料表達中心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課題“豐碑”的深刻含義。知道“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的內涵。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投影儀、圖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引入課文

  從審題入手先說說“碑”有幾種?為什么要建碑?“豐碑”的“豐”在這里什么意思?那么這座豐碑是誰呢?是用什么雕刻的呢?我們就來看課文。

  二、讀課文,學字、詞.

  1.教師范讀,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回答相應的問題。

  2.學生自學生字、詞和課文。

 。1)按自學要求自學生字、詞,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理解字義。

 。2)讀通課文,想想講了一件什么事?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理清課文層次,分段。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字音:指名拼讀直讀生字,注意糾正字音。

  如“劣”(li )不讀(l )

  2.字形:說說易錯的字易錯的地方。

  如:“碑”的筆順,與“脾”“卑”“啤”區分;“倚”與“椅”區分;“豹”的偏旁不是;“潤”不要多寫一點;“覆”下半部的“復”注意是“一橫”。

  3.詞義: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大家討論。

  4.讀課后“讀讀寫寫”中詞語。不理解的大家討論。

  5.指名讀課文,回答剛才的思考題。

 。ㄕn文記敘了紅軍在冰天雪地里行軍,一位軍需處長把棉衣都發給了戰士們,自己卻穿著單薄破舊的衣服被凍死了的感人故事。)(分3段)

  四、練習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質疑,做好記號。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引入本課時

  問:軍需處長是做什么的?軍需處長是管理負責分發棉衣的處長,卻因為沒有棉衣被凍死了。這是為什么呢?

  二、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并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ɡ蠋煱鍟涵h境惡劣殘酷;軍需處長被凍死;晶瑩的豐碑。)

  三、讀講第一段

  1.自己朗讀課文第一段。從哪兒看出環境惡劣殘酷?讀后在書上劃出詞、句。

  2.談理解,大家討論。

  3.這里對于環境天氣的描寫用的筆墨比一般的課文要多,這是為什么?(襯托紅軍戰士的堅強。)

  四、讀講第二段

  1.指名讀這一段,大家思考:知道有人凍死,到看到凍死的人再到知道凍死的人是軍需處長后,將軍的神色有什么變化?劃出其神態描寫的詞句和動作描寫的詞句。

  2.朗讀所劃的句子,說說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這樣的神態和動作說明什么?(說明將軍很關心戰士們,體現了將軍對戰士的愛。這一點在第二段中已有所體現。)(體現了將軍對軍需處長的崇高敬意。)(投影打出)“將軍愣住了……軍禮”分析此句。

  3.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體會將軍感情的變化。

  五、朗讀第十二自然段,背誦一遍

  1.問:為什么這樣一個軍需處長會使將軍和戰士們對他產生如此崇高的敬意呢?

  (因為他身為軍需處長,軍隊里有很多的棉衣,卻沒給自己留一件,都發給了戰士們。自己卻在冰天雪地里凍死。這種先人后己,舍己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實在是感人,可歌可泣。)

  2.看插圖。(或打出投影圖片)

  那么這是怎樣一個軍需處長呢?我們來看。誰來把這幅圖描述一下兒。

  3.我們看書上是怎么描寫的。齊讀第七節,劃出書上對軍需處長的神態和動作的描寫,結合插圖,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ㄜ娦杼庨L神態十分鎮定自若,說明他心里十分坦然。因為他在這種惡劣殘酷的環境里,沒讓一個戰士凍死,而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他的任務。)說說中心是什么?(贊揚軍需處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4.指名朗讀,大家看插圖,體會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大家齊聲朗讀,并背誦這一節。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背熟第7節和第12節。

  第三課時

  一、背誦第七自然段,引入本課時。

  齊聲背誦第7自然段,投影打出插圖。

  背完問:軍需處長為什么能在條件非常艱苦的情況下先人后己,舍己為人呢?(他忠于革命。)

  二、學習最后兩自然段,思考

  1.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晶瑩”什么意思?

 。ㄒ驗樗屑儩嵉男撵`,崇高的品質。)

  2.分析句子。(投影打出)討論后進行朗讀訓練。

  “他聽見無數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還會屬于誰呢?”

 。▎枺骸澳锹曇簟敝傅氖鞘裁?為什么說“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大家討論回答。(那聲音是指在軍需處長精神鼓舞下,戰士們充滿勝利信心的堅定的腳步聲。)(因為①在紅軍隊伍中有很多像軍需處長一樣的干部和戰士。②軍需處長的精神鼓舞著大家,激勵著戰士們,使大家精神振奮,對勝利充滿信心,有高度的凝聚力。因此一定會勝利。)

  3.課文中兩次出現“將軍什么話也沒說”,各自包含什么意思?

 。ǖ谝淮胃械胶芡蝗,不知說什么好,想著看情況再說。第二次被軍需處長的精神所感動,說不出話來。)

  4.本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三、練習背誦(第二段是重點,詳寫;側面烘托前后照應)

《豐碑》教學設計 篇11

  目的要求

  1.了解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為了他人、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的詳寫與略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  弄清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個晶瑩的豐碑。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簡介背景。

  二.學習課后生字。

  三.聽錄音,注意讀音

  四.自由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五.給課文分段。

  全文可以分為四段:第一段(1 自然段)

  第二段(2 自然段)

  第三段(3—13 自然段)

  第四段(14 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思考:從哪里看出部隊在艱難地前進?

  2.討論!氨纭笔鞘裁匆馑?為什么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說明了什么?

  3.回答以上問題。

  4.概括段意。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這一段。思考:除了惡劣的環境,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哪些困難?

  2.討論:

 。1)“將軍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說明了什么?

  (2)面對這些困難,將軍想到的是什么?

  3.回答以上問題。

  4.概括段意。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齊讀第三段。

  2.布置自學思考題:

 。1)將軍的神態有幾次變化?每次變化反映了他怎樣的心情?

 。2)說說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和穿著。

 。3)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3.學生按思考題思考以上問題。

  4.指名回答問題。

  5.概括段意。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四.學習第四段。

  1.指名朗讀這一段。思考: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得住考驗,將軍還有疑慮嗎?

  2.討論:

  (1)為什么“將軍什么話也沒說”?

 。2)“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說明了什么?

  (3)“那聲音”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3.回答問題并概括段意。

  五.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豐碑》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抓住第7 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學習作者有主有次地安排材料來表達主要意思的寫法。

  2 、感受軍需處長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受到革命傳統教育。

  教學重、難點:

  1、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感受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體會“晶瑩的豐碑”的含義;

  2、從將軍語言、神態的變化,了解將軍的內心活動,體會將軍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教學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內外結合,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白⒁庵R、能力、情感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第二課時

  一、讀課題引入。

  1. 新課開始,利用多媒體出示了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紅軍爬雪山的行軍畫面,同時播放狂風呼嘯的錄音,然后滿懷激qing地導入新課: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今天,我們將把紛飛的思緒再一次拉回那艱苦的戰爭歲月,去聆聽發生在長征途中的又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題目是:齊(老師手勢示意生齊讀題目)。

  生: 豐碑

  師:請讀出氣勢來,(生二讀課題)

  師:讀得好!讀出了氣勢,讀出了感情。

  師: 同學們見過碑嗎?

  生: 見過

  師: 一般指什么?

  生: 石碑

  師: “豐碑”是指一塊怎樣的石碑呢?

  生:( 高大的石碑)

  師: 課文講的是一塊高大的石碑嗎?

  生: 不是.

  師: 課文里的豐碑指的是誰?

  生: 軍需處長( 師板書)

  師: 你從課文的哪句話看出來的? 請同學們快快速流覽課文, 畫出相關的句子.

  生: 十三自然段。生讀.

  師:( 出示軍需處長變成豐碑的畫面, 畫面下出示句子: 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 他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師: 我們一起讀一讀好嗎? 齊.

  生: 有感情的齊讀這一句話.

  師: 讀了這段你有什么疑問?

  生:1. 軍需處長為什么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2. 為什么說他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師: 你們想把這些問題解決了嗎?

  生: 想

  二、自讀、質疑,合作、探究。

  師: 就請同學們自由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在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

  生: 讀課文

  師: 把你的感受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生: 交流.

  三、感受豐碑。

  師:現在,我們來展示我們朗讀理解課文的能力。我們開始吧。誰第一個?(抽生讀7 自然段)。

  師:讀了這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 軍需處長是被凍死的。書上用了一個詞“凍僵”。

  生: 我還知道為什么會凍僵?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我從“單薄破舊”“貼”看出他穿得少, 所以被凍死了.

  師: 理解得真不錯, 誰接著說.

  生: 我還從課文第一、二自然段中知道環境惡劣。天氣惡劣,裝備很差,遇到很多困難。

  師:真能干,還能結合上下文理解,這種聯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借鑒。你能把相關的句子讀一讀嗎?

  師:我們接著交流。

  生:最令我感動的是軍需處長那鎮定安詳的神態。說明他無怨無悔,不怕犧牲,愿意為革命獻出自己的生命。(板書:鎮定、安詳)

  生: 我們知道軍需處長是專管部隊供給的,他犧牲了, 我體會到他把生的希望讓給戰友,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師:你對這段內容有哪些不明白?(教師相機點撥:把不明白的問題帶到課本以外去,帶到生活中去,帶到成長的道路上去)。

  生: 死亡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可怕的,老戰士犧牲時為什么卻是那么鎮定安詳?

  師:你們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生:討論。

  生:看到戰士沒有在冰天雪地里倒下,感到安慰,所以……

  b 自己把所有的棉衣都發給了戰士,連自己都沒有,? 攪酥霸稹

  c 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死而無怨,所以……)⑵巡視參與討論。

  師:老戰士給你留下什么印象?談談你的感想。

  生:此時此刻我覺得軍需處長很高大。

  生:我十分敬佩這位軍需處長。

  生:舍己為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家學習。

  師:下面請同學們帶你自己的感受,練習朗讀這一自然段。

  生:練習讀。

  師:誰來讀?(抽生讀)老師給你配點音樂,配樂播放《沉思曲》

  師:誰還想通過讀老表達自己對軍需處長的感情?(抽生)

  師:讓我們懷著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齊讀這一自然段。

  生:齊讀。

  師:多好的戰士。《嗝磦ゴ蟮能娦杼庨L啊!通過這段描寫我們仿佛真的看到:在風雪中一位穿著單薄破舊的老戰士,他那瘦弱的身影從雪山的那一面艱難地、一步一步地走過來。他累極了,他只想倚*著光禿禿的樹干坐下來歇一歇,可這一歇,就再也沒有站起來。

  讓我們把軍需處長的形像留在我們的腦海里,請同學們自由的練習背誦這一段。

  生:讀,背。

  師:同學們,會背了嗎?

  生:會

  師:會背的同學都站起來試一試好嗎?

  生:起立。

  師:閉上你們的眼睛,邊背邊在你頭腦里勾畫出軍需處長的形像。

  生:背誦。

  師:能在這么短的時間背得這么熟,真不錯。

  師:我們繼續讀課文。你準備讀哪段?

  生:我讀12 自然段(生讀12 自然段)

  生:我讀了這一段,我體會到了將軍很難過,很自責。

  師:為什么會自責?

  生:因為將軍錯怪了軍需處長。課文前面說“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八t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憤怒] 他以為軍需處長沒盡到職責。

  生:我想是因為自己作為將軍看到自己的軍需處長被凍死了而難過。

  生:我是從將軍久久地站在雪地里,眼睛濕潤了,體會到的。

  生:我體會到將軍很敬佩的心情,從“將軍向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知道。

  生:我從這里還體會到將軍自豪的心情,他為軍需處長的精神而自豪,為紅軍隊伍有這樣的好同志而自豪。

  師:同學們,如果你是將軍,此時此刻可能對軍需處長說些什么?(小組討論)

  生:回答。

  師:將軍說了些什么?

  生:將軍什么也沒說。

  師:他怎么做的?

  生:(十二自然段)

  師:出示將軍敬禮的畫面。

  師:將軍知道眼前這位就是軍需處長,心情十分復雜,我們怎么才能讀出這總心情,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師:誰來讀讀這個自然段?(指名讀)。

  師:讀得好。硪稽c鼓勵。(帶生鼓掌)。

  師:誰再來讀讀?(抽生讀)

  師:男生、女生分別讀,看誰讀得好。

  師:同學們,將軍向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軍禮,它表達了將軍的千言萬語,表達了對軍需處長的沉痛哀悼和無限崇敬。是啊,這樣的好戰士,誰不敬佩呢?讓我們以無比崇敬和無比自豪的感情向軍需處長致以崇高的敬意!全體起立!敬禮!

 。ㄉ搓牰Y,師敬禮)禮畢!坐下!

  師:同學們,將軍這般地感動,是因為他知道了眼前這位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讓我們懷著跟將軍同樣的心情齊讀這段課文吧。齊。ǔ鍪7 自然段的字幕)

 。ㄉR讀)( 配樂)

  師:讀到這里,你知道為什么作者說“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請大家分組討論。

  生:(分組討論并匯報,略)軍需處長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來就像一座豐碑,他那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不朽精神在我們的心目中更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師:先前將軍有這種信心嗎?你從哪里知道的,請讀出有關句子。

  生:讀第2 自然段最后一句話。

  師:現在將軍怎么想。

  生: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師:這句話,換個說法怎么說?

  生:勝利只屬于這樣的隊伍,不會屬于別人。

  師: 為什么勝利只屬于這樣的隊伍,不會屬于別人?

  生:因為軍需處長的精神和信念感染和鼓舞著每一個戰士

  師:你從哪句話知道?

  生:他聽到無數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 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 還會于屬于誰呢?

  生:還因為紅軍隊伍中有無數像軍需處長這樣的同志更因為這樣的隊伍是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

  生: 我還知道了“這樣的隊伍”是一支不怕困難、怕不怕犧牲、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隊伍,所以才有了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

  師: 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生: 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生: 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師:此時此刻,老師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相信你們和老師一樣有很多話想對軍需處長說,假如你是紅軍戰士,這時你最想對軍需處長說什么話來表達你此時的心情?——請同學們在課本的插圖下題上一兩句碑文。

  生寫碑文,回答。

  四、齊讀最后一自然段,課終升華主題

  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像軍需處長這樣的同志, 中國革命才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讓我們帶著必勝的興心,( 放影片《長征》片段) ,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五、作業

  課后收集紅軍長征故事,準備參加班上的“再走長征路”故事會。

  板書:    22 豐碑

  軍需處長

  鎮定安詳

  《豐碑》一文主要講一支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的云中山行進,軍需處長在部隊棉衣不夠用的情況下,把棉衣讓給戰友,自己只穿著簿的單衣而凍死在山中。將軍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要警衛員把軍需處長找來,想追究他的責任,而旁邊的人卻輕聲告訴他凍死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將軍向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行了個軍禮,繼續帶領部隊走進漫天的風雪中。本文的教學,我安排了三個課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感知大意,講讀課文第一部分(1、2自然段)。第二課時講讀第二、三部分(3-14自然段)。第三課時總結全文,背誦課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課后練習4的要求),完成有關書面作業。其中第二課時的主要教學情況是這樣的。

  師: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豐碑》。

  (指名說說課文主要內容。復習1、2自然段的意思。略)

  生:(略)

  師:“豐碑”即高大的石碑,常比喻不朽的杰作或偉大的功績。上一堂課中同學們提出過這樣的一個問題:“課文中為什么把被冰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稱作‘晶瑩的豐碑’?”這堂課我們繼續誦讀來解決它。

  先請一位同學朗讀3-6自然段,大家注意聽。

  師:將軍跑到前面,在他眼前出現了怎樣的一幅情景呢?下面請同學們各自輕聲朗讀第7自然段,讀的時候要做到字字入目,句句留心,一邊讀一邊想一想:讀著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些什么?

  (學生各自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想像、體會。)

  師:下面請同學們交流一下。

  生:讀了這段話,我仿佛看到了這位老戰士的姿勢。他倚*著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

  師:那請你把這幾句話朗讀一下,看能不能讓大家仿佛也看到這情景。

 。ㄔ撋懈星槔首x,就是聲音輕一點。再請一位朗讀,該生讀得很入情。然后全班齊讀這幾句,一齊體會。)

  生:讀了這段話我仿佛看到這位老戰士的神態。這位老戰士臨死前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祥。我來把這幾句朗讀一下:“但是可以看出……”

 。ㄔ撋x得很動情,再指名讀,齊讀。)

  生:我仿佛看到了這位老戰士左手夾著一截旱煙,右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向戰友借火,身上穿著一件單薄破舊的衣服。

  (該生有感情地朗讀,指名讀,全班齊讀)

  生:我還知道這位老戰士沒發到棉衣,只穿了件單薄的單衣。

 。ㄍ瑯釉撋首x,指名讀,齊讀。)

  師:很好,同學們邊讀邊想,用心琢磨,仿佛看到了這位老戰士的外貌、動作、姿態。

  (投影顯示被白雪覆蓋、背*樹干而坐的老戰士畫面)是不是這副模樣?你眼前浮現出了這副模樣后再來讀這段話肯定會讀得更好。請大家試一下。

 。▽W生充滿感情十分投入地自由朗讀。指名朗讀,該生感情把握得較準,氣氛渲染得很好。齊讀。學生均正色凝神,課堂內氣氛很凝重。)

  師:同學們讀了這段文字,看到了這個情景,我們又了解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呢?

  生:這位老戰士是因為把自己的棉衣讓給了別的戰士自己只穿單衣而凍死的,它有舍己為人的好品質。

  師:對!冰天雪地里,他讓出了棉衣,也——

  生:也讓出了生命。

  生:一般人臨死前樣子都是十分痛苦的,而這位老戰士面對死亡神情十分鎮定、十分安祥,沒有一點畏懼,可見他對死已有心理準備。

  生:他是位老戰士,身經百戰,為黨的事業作出了很多貢獻,而現在卻凍死在云中山,死得十分可惜。

  師:講得真好。老師也有同感。如果我們聯系上下文,聯系他的身份,同學們又有什么感想呢?

  生:他是位軍需處長,掌握著整個部隊的物資供給,蠻有理由給自己留一件棉衣,他怎么可能不給自己留一件棉衣呢?有的軍需處長做不到,可他卻做到了。

  師:對,革命隊伍中的軍需處長就做到了。

  生:肯定是部隊里的棉衣不夠用了,這時軍需處長可能想:“我是軍需處長,我的工作就是要為戰士們做好后勤服務,現在部隊里缺棉衣,我就把自己的棉衣讓出來吧!

  師:對。這種想像很切合當時的情況,軍需處長這么想、這么做就叫“忠于職守”,十分可敬。我們聯系前后文深入思考,體會到了這么豐富的內涵,現在帶著以上感受再來朗讀這段話,肯定會讀得更好。

 。▽W生充滿感情地齊讀。)

  師:這么可敬的軍需處長想不想把他永遠記在心里?

 。ㄉ呗朂R答:“想!”)

  師:好,那我們把這段話多讀幾遍,爭取把這位可敬的軍需處長永遠記在心里。

  (學生自由地用心誦讀,嘗試記憶,課堂內讀書聲又掀起了一個高潮。)

  師:看到了凍死的老戰士,將軍的反應是怎樣的?請大家讀下面的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下面的8-10自然段)

  (教師指名檢查,朗讀。并且要求說說讀了每一段了解了什么,相機指導學生扣住描寫將軍神態的詞句,體會他當時悲痛、氣憤逐步升級的心情,同時通過朗讀加深體驗。具體過程略。)

  師:“這時候,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同學們,將軍本想把軍需處長找來,狠狠地批評一頓,好好地追究責任,出人意料的是眼前這位被嚴寒凍死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此時將軍的神態是怎樣的?他內心又會怎樣想?讀讀下面一段話,試著把將軍此時的內心活動寫一寫。(教師投影出示寫話引子。)

  將軍默默地想:“軍需處長啊軍需處長,    ”

 。▽W生自由輕聲讀12自然段,想像將軍此時的內心活動寫話。)

  (學生們交流略。)

《豐碑》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下面詞語:“冰坨、呼嘯、惡劣、殘酷、襲擊、嚴峻、覆蓋、經營、豐碑”等。

  2、讀懂課文,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3、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2、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上課后老師先板書一個“碑”字,讓學生組詞。再板書一個“豐”字,讓學生查字典據詞定義(多,豐富;大;姓)這個詞是什么意思?(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紀念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那么這是一座什么樣的豐碑,用來紀念誰的?相信同學們通過朗讀,自己能夠明白。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

  2、出示本課生字,讀一讀。

  伍 坨 嘯 劣 酷 襲 僵 倚 禿 塑 豹 覆 瑩

  特別注意:嘯 (xiào ) 劣(liè) 塑( sù )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學生糾正讀音。

  4、誰說說課文所講的“豐碑”是什么,課文什么地方點明了?

 。ㄕn文講的“豐碑”是一位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

  三、理解教材

  1、這時你們頭腦中又產生了什么問題?需要提出來研究。

 。槭裁凑f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把軍需處長比作一座豐碑,這兩者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

  2、同樣老師相信大家通過閱讀思考,互相交流,一定能解決這個難題。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和晶瑩的豐碑有什么相似之處?(畫批在書旁)

  4、請同學們把自己想到的相似之處,按4人小組進行交流。

  5、在全班進行交流。

  設計, 小學, 教學

《豐碑》教學設計 篇14

  如果說音符因結構而成為音樂,磚瓦因結構而成為建筑,文字因結構而成為篇章,課堂也會因結構而成為藝術。在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是動態生成的,處于一種流變狀態。但是無論怎樣變,真正的一堂好課,其課堂結構一定是和諧的,所謂和諧的,就是說課堂的每個環節符合一定的邏輯聯系,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配合得適當而勻稱,能給人以美感。五

  ? 一節前夕,宜昌市夷陵區教研室組織小學語文專家組成員來我縣交流, 王莉麗

  老師執教的《豐碑》一課,就是一節結構和諧、能給人以美感的好課。課堂上書聲朗朗、議論紛紛、情意濃濃,老師引導學生圍繞“豐碑”這個“文眼”展開了一系列有效的對話和探究,其課堂結構體現出首尾呼應的整體美、動靜交錯的節奏美、由淺入深的層次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一、題文聯系,淺知“豐碑”。

  師:“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這句詩是寫什么的?

  生:寫紅軍長征克服了無數的困難。

  師:對,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克服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請看屏幕。(課件播放紅軍翻越雪山時的鏡頭)誰來談談體會?

  生:紅軍戰士克服困難的勇氣值得我們學習。

  生:紅軍戰士真了不起!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紅軍翻越雪山時發生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板書課題-豐碑)誰知道“豐碑”是什么意思?

  生:字典上說是“高大的石碑”的意思。

  師:那么在課文中指什么呢?大家能找出課文中相關的句子讀一讀嗎?

  (學生很快找到課文第 12 自然段,讀“風更大了 …… 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生:“豐碑”在課文中指“軍需處長”。

  生:“軍需處長”是個人,怎么會是“豐碑”呢?

  師:這個問題提得多好,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輕聲讀一遍課文。

 。圪p評]一上課教師就用毛澤東主席的著名詩句引入課題,接著用課件展示紅軍長征中艱難萬狀的幾個鏡頭,奠定了整節課的感情基調,營造了濃濃的情感氛圍,然后引導學生分析課題,題文聯系,引出了關鍵的一問:“軍需處長”怎么會是“豐碑”呢?從而引發了學生認知沖突,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的引導可謂絲絲入扣,不露痕跡。

  二、人景對照,感知“豐碑”。

  師:大家讀了課文之后,應該弄清楚了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誰能說說?

  生:寫紅軍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的感人事跡。

  生:課文主要寫了一支裝備很差的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中行軍時,一位軍需處長因穿得太少而英勇犧牲的故事。

  師:說得好!課文是怎樣描寫軍需處長的呢?請一位同學找出相關的段落讀一讀。

  (指名讀課文第 7 自然段,學生評價)

  師:大家再把這一段瀏覽一遍,在文中畫出關鍵的詞說一說,軍需處長是不是因為穿得少而犧牲的呢?

  生:是因為穿得太少而犧牲的。從“凍僵”、“單薄破舊”、“貼”等詞語可以看出來。

  生:“貼”這個詞用得非常好,寫出了衣服的單薄。

  生:還有衣服的小。

  生:衣服也許被雪水浸濕了,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更增加了冷的程度。

  師:對,當時紅軍是在怎樣的環境中行軍的?

  生:天氣很冷。

  師:請同學們看書,畫出關鍵性的詞語。用文中的詞語來說一說。

  (學生自讀 1 、 2 自然段,畫重點詞)

  生:從“冰天雪地”、“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呑掉”等這些詞語可以看出當時的環境很惡劣。

  師:“冰坨”是什么意思?

  生:水或含水的東西凍結成的硬塊。

  師:對!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人要生存下來,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要保暖。

  生:要棉衣。

  師:軍需處長在部隊是管給養的,衣服、干糧等都要經過他的手。他有沒有條件滿足自己?

  生(齊):有。

  師: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到底是為什么?

  生:部隊裝備很差,缺少物資。

  生:因為棉衣少,他就讓給了別人。

  師: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他讓給別人的豈止是棉衣,那是生的希望啊。他把生的希望讓給了戰友,而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這是多么感人的品質!請同學們朗讀第

  7 自然段。

  (學生朗讀)

 。圪p評]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后,引導學生直奔重點,在具體環境中去感受人物精神品質的可貴,披文入情,簡捷明了。

  三、反復揣摩,感悟“豐碑” 。

  師:將軍發現了已經犧牲的老戰士,從不知道他的身份,到弄清楚他就是軍需處長。將軍的神態有一個變化過程,請大家默讀 8 - 12

  自然段,讀后請一些同學來談談你要提出的問題或者是收獲。

 。▽W生默讀 8 - 12 自然段)

  生:課文為什么寫將軍的神態變化?

  師:如果你就是將軍,當你看見自己的戰士因衣服太單薄而被凍死的時候,你心里會怎樣想?

  生:非常憤怒!

  師:對誰憤怒?

  生:軍需處長。因為他不負責任。

  師: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將軍憤怒的神態的。

  生:“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忽然他轉過臉向身邊的人吼道: …… ”

  生:還有“他紅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著”。

  師:對,將軍非常憤怒!這種憤怒恰恰表現的是什么?

  生:對戰士的關心和愛護。

  師:如果你是將軍,當你發現眼前這位犧牲的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時,你的想象和現實的情景產生巨大的反差時,你心里會怎樣想?

  生:后悔,不該對軍需處長發火。

  生:感動。

  師:為什么感動?

  生:軍需處長的精神感動了我。

  師:那是一種什么精神?

  生:舍己為人的精神。

  生:公而忘私的精神。

  生:不怕犧牲的精神。

  師:是啊,那是一種為了革命的勝利,甘愿犧牲自己的一切的精神。(板書:舍己為人、不怕犧牲)因此將軍內心深處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此時此刻,他又能做些什么呢?他怎樣來表達內心深處的激動呢?請同學們起立,齊讀第

  12 自然段,并把將軍的動作做出來。

  (學生起立后齊讀第 12 自然段,并做行軍禮的動作)

  師:坐下!大家做得很好,表明同學們的確進入到了將軍的內心世界,受到了感動。軍需處長的壯舉不僅感動了將軍,而且給了將軍極大的鼓舞。大家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看看有什么收獲。

 。▽W生輕聲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生:“大踏步”這個詞表明將軍對勝利充滿了信心。

  師:這位同學理解得很深。一開始將軍對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考驗,心里還是非常-

  生:擔心。

  師: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讀):“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將軍思索著!

  師:是軍需處長的獻身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將軍,使他對勝利充滿了信心。還有嗎?

  生:“無數”、“堅定”等詞語說明所有的紅軍戰士都受到了感動和鼓舞。

  師:理解得非常好!所以將軍認為勝利一定會屬于這樣的部隊?梢哉f,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獻身精神已經在所有紅軍戰士心中樹立了一座-

  生(齊):豐碑。

 。圪p評]

  這篇課文直接描寫軍需處長的筆墨并不多,而是以將軍的言行為線索,用側面烘托的方法來表現軍需處長英勇壯舉的感召力。教師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引導學生抓住將軍的神態及言行的變化,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積淀來體驗將軍內心受到的巨大震撼,在情感激發和語言品味的交融狀態中,感悟“豐碑”的豐富內涵。

  四、讀寫結合,升華“豐碑”。

  師:軍需處長是一個平凡的人,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的姓名,他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自己。在關鍵時刻,他把生的希望給了戰友,把死的威脅留給了自己,最后犧牲在征途上。他的精神不僅極大地鼓舞和鞭策了紅軍將士,也在我們后世子孫心中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下面聽老師把第

  7 自然段朗讀一遍。

  (教師有感情地范讀)

  師:老師讀得怎么樣?

  生:您讀得很好,但還應該讀得平靜一點。

  師:好,那就請同學們用平靜而深情的語調再次 朗 讀第 7 自然段,深入地去體會軍需處長平凡中的偉大。然后聯系插圖來談談感受。

 。▽W生朗讀第 7 自然段)

  生:“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這句話表現了老戰士平凡中的偉大。

  生:應該是表現老戰士視死如歸的品質。

  師:他為什么能視死如歸?

  生:因為他認為他的死是有意義的。

  生:他的“右手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說明他很樸素。

  生:雖然他是干部,但他沒有搞一點特殊。

  生:他“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戰友借火”。應該不是借火。

  師:為什么?

  生:因為當時如果有戰友在旁邊,就不會把他一個人留在冰雪中,他就不會被凍死。

  師:你能聯系當時的情境來思考問題,很不簡單!課文也用了“好像”這個詞,表示是一種猜測。那么,老戰士在犧牲之前為什么要做這個動作呢?如果你就是這位軍需處長,你知道自己的生命快結束了,你會怎么想?

  生:給后來的戰友指明前進的道路。

  生:鼓勵后面的戰友堅持下去,直到取得最后勝利。

  生:不要為我的死悲傷。

  師:大家說得很好!是呀,如果大家就是軍需處長,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你肯定有一些話想留給自己的戰友,請大家在日記本上寫出來。

  (學生快速拿出日記本,在日記本上寫了 3 分鐘)

  師:有沒有哪位同學已經寫完了?(無人舉手)看來大家要說的話很多,請同學們課后收集一些關于紅軍長征的資料,并把這篇日記完成,以后我們再來交流。(下課鈴響)最后,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這位無名英雄行一個隊禮,并默哀

  10 秒鐘。

 。ㄕn件展示豐碑的形象,學生起立行隊禮,默哀)

  [賞評]當學生已感悟到“豐碑”的深刻內涵后,教師又引導學生采用圖文對照、換位體驗的方法,讓學生深入到英雄的內心世界去體驗英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格,這時學生已經不是局外人,不是一個被感動者,而是那個感動和激勵了無數紅軍戰士、在后世子孫心中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的無名英雄。情動而辭發,這時學生把所思所想寫下來,就不僅訓練了語言,鍛煉了思維,更使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語),這是一堂情意濃濃的課。學生被感動了,教師被感動了,所有聽課的人都被感動了。這種情感源自于師生與作者心靈的溝通,源自于教師不露痕跡層層深入的引導,源自于和諧的課堂結構。

  閱讀課沒有固定不變的課堂結構,應根據課文的特點、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復雜微妙的課堂教學情境來調整和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一千個教師應有一千種課堂結構。但是,無論怎樣變,它的基本規律不會變,那就是閱讀教學應該經歷“

  初讀-淺悟-置疑-精讀-深悟”的過程,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去實現三維目標。列寧指出:“人的思想總是由現象到本質,由所謂的初級本質到二級本質,這樣不斷加深下去,以至于無窮!边@表明,人的認識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對于閱讀教學而言,那就是要經歷由內容到形式、由語言到人文的過程,一節課有時可能還要經歷雙向互逆的反復,但每一次的反復,肯定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加深。這樣的課堂結構才是和諧的,這樣的課才是精彩的。

《豐碑》教學設計 篇15

  師: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豐碑》(板書課題)。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豐碑》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分幾段?第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生:(指名回答,略。)

  師:(故錄像,教師隨音樂和畫面有表情地講述。)這就是那支裝備極差的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著。云中山早已被嚴寒凍成了一個大冰地。戰士們冒著刺骨的寒風,頂著鵝毛般的大雪,一步一步艱難地跋涉著。他們能不能經受住嚴峻的考驗,順利通過雪山呢?他們還將遇到怎樣的困難呢?我們接著來學習課文的后三段。

  [評:導語 設疑激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電教媒體的運用,把學生帶到艱苦的長征路上,對教學目標 的完成起到啟發誘手的作用。]

  師:通過理解課文后三段,我們要了解軍需處長在嚴寒中的感人事跡,學習他舍己為人、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弄懂課文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還要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7自然段。我們先來學習課文的第2段。請一名同學讀課文第2段,大家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生:這段主要講紅軍隊伍在前進中可能遇到很多困難。

  師:書中只簡略地為我們列舉了4個可能出現的困難。但我們知道還將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在等待著這支隊伍。同學們想像一下,他們還將遇到哪些困難呢?

  生:(分別回答,想橡出很多困難)

  [評:引導學生想象,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師:同學們想象得很合理。紅軍所面臨的困難是非常嚴峻的。那么,在困難面前我們的將軍是怎樣做的呢?

  生:將軍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他率領戰士們向前挺進,在冰雪中為后續部隊開辟了一條道路。

  師:這說明什么?

  生;這說明將軍很愛護、關心戰士。

  生:說明將軍非常勇敢。

  師:在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面前,我們的將軍英勇無畏。這支隊伍還在前進。前進的過程中又會發生怎樣的事情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3段。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投影:書中插圖結合畫面想想:這件事最令你感動的是什么?

  生:這段講一個軍需處長凍死在嚴寒中的事。

  師:(板書:軍需處長)誰來結合畫面說一說這件事中哪個細節最令你感動?

  生:最令我感動的是軍需處長那鎮定安詳的神態。

  生:最令我感動的是軍需處長的穿著單薄破舊。

  師:老師和同學們一樣,都覺得軍需處長這個人物是最令我們感動的。那么,作者是怎樣詳細描寫軍需處長的呢?請大家看課文的第7自然段,邊讀邊動筆畫出描寫軍需處長神態的語句。思考:他為什么會有那樣的神態?

  生:軍需處長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呢?

  生:從他的動作可以看出來。他的右手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戰友借火。

  師:(板書:夾煙前伸)軍需處長已經被凍僵了,為什么他的神態還是那樣鎮定安詳呢?

  生:因為他相信自己會走出雪山,革命會取得勝利,所以他的神態才那樣鎮定安詳。

  師:同學們再讀讀這一段的最后一句話。談談你有什么感想?

  生:軍需處長就是發棉衣的,他把棉衣都發給了戰士,自己卻穿得單薄破舊。(板書:單薄破舊)說明軍需處長是處處為別人著想的人。

  生:此時此刻我覺得軍需處長很高大。

  生:我十分敬佩這位軍需處長:

  師:同學們產生這樣的感情是對的。通過這段描寫(放錄像,指投影)我們仿佛真的看到:在風雪中一位穿著單薄破舊的老戰士,他那瘦弱的身影從雪山的那一面艱難地、一步一步地走過來。他累極了,他只想倚靠著光禿禿的樹干坐下來歇一歇,可這一歇,就再也沒有站起來。

  [評:創設情境,情感導讀,使學生與作者之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更深地理解了課文內容,理解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師:下面請同學們帶著對軍需處長崇敬、懷念的心情,以低沉、舒緩的語調,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生:(反復練讀,師具體指導,最后生配樂賞讀和背誦。)

  [評;以讀書、訓練為特點,在朗讀中記誦課文,讀懂詞句,培養語感,這是本節教學基本的語言訓練方式。]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第三段中,作者通過神態、動作、衣著三個方面詳細地描寫了軍需處長這個人物。作者同時還詳細地描寫了另外一個人物,誰呢?

  生:(齊答)將軍!

  師:(板書:將軍)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習課文第七自然段的?

  生:(回憶學習方法)

  師:這種學習方法可以總結為“讀、畫、思”。請同學們運用這種方法自學第三段。(出示“學法提示”投影——讀:輕聲自由地讀第三段;畫:畫出描寫將軍三次神態變化及動作語言的句子;思:他每次神態變化都因為什么?)

  [評: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并使學生創造性地運用方法去實踐。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生:(生自學第三段后,進行匯報,師同時板書:“愣一下”、“發怒”、“愣住了”)

  師:將軍為什么愣住了呢?

  生:因為將軍沒有想到凍死的人是軍需處長。

  師:是的,將軍怎么也想不到被凍死的人就是軍需處長。因為軍需處長最有機會第一個穿上棉衣,可他卻把棉衣發給了戰士們。這是一種什么精神?

  生:這是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精神。ò鍟荷嵋褳槿耍掠讷I身)

  師:漫天的大雪還在不停地下著,(板畫:大雪)將軍眼看著自己這位親愛的戰友將永遠地長眠在雪山中(板畫:雪山),同那高高的云中山化為了一體。將軍的眼睛濕潤了。他向這位軍需處長莊嚴地敬一個軍禮。(板書:敬禮)將軍為什么莊嚴地向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評:教者注重板畫與語言的渲染,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師:當將軍向這位軍需處長敬禮的時候,軍需處長怎樣了?

  生:他已被雪覆蓋,成了一個晶瑩的豐碑。

  師:“豐碑”、“晶瑩”這兩個詞該怎樣理解?

  生:“豐碑”指高大的石碑,也指不朽的功績。“晶瑩”是光亮透明的意思。

  師: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呢?請大家分組討論。

  生:(分組討論并匯報,略)

  師:軍需處長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來就像一座豐碑,他那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不朽精神在我們的心目中更是一座晶瑩的豐碑。(板畫:豐碑圖)

  [評:教者再次板畫,既是對課文內容的形象概括,又是對學生心靈的啟迪與熏陶。]

  師:(指豐碑圖)這位軍需處長為了他的戰友們將永遠地長眠在雪山中。他的戰友們會走出雪山,走向勝利嗎?我們接著學習課文的第四段,誰愿意給大家讀一下第四段?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生:這一段主要講紅軍隊伍一定會取得勝利。

  師:請同學們看投影(出示投影)默讀這兩句話。

  思考:“那聲音”指的是什么?怎樣理解“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生:(回答略)

  師:下面就讓我們帶著戰士們那堅定的、必勝的信念來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生:(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結合板書說說課文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生:(回答,略)

  師:作者為什么這樣有評有略地寫呢?

  生:是為了突出軍需處長那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精神。

  師:是的。作者是為了突出中心。這篇課文寫得有詳有略,中心突出。在今后的作文中,同學們要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評:抓住單元訓練重點,做到讀寫結合。]

  師:戰士們都走過了雪山,紅軍的長征也取得了勝利。但是我們這位軍需處長卻永遠長眠在雪山中了。盡管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我們將永遠地記住這段感人的故事。軍需處長那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精神,將在中華大地上永世長存。最后讓我們全體起立(生起立),向這位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軍需處長,向這座晶瑩的豐碑獻上我們少先隊員最崇高的敬禮!

  [評:結束語總結全文,余音裊裊。尤其是最后敬禮,使同學們的感得到升華。]

 。ù苏n曾獲遼寧省第三屆小學語文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一等獎)

《豐碑》教學設計 篇16

  一、教學目標 :

  1、學習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下面詞語:“冰坨、呼嘯、殘酷、嚴峻、豐碑、惡劣、襲擊、倚靠、濕潤、覆蓋、晶瑩”等。

  2、深刻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二、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志、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三、教學難點 :

  1、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形象,體會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認知:學習生字詞,理解課文大意,通過感情朗讀,體會軍需處長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2、情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受到愛國主義及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

  3、能力:感情朗讀,體會文中含義;勾、畫、標、注重點詞句;質疑、解難,想象等綜合能力。

  一、導入  新課

  1、(課件出示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情景,配樂《長征組歌》)師用低沉的聲音描述: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多少英雄兒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哥泣的英雄贊歌。今天,我們將把份飛的紛飛的思緒再一次拉回到那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去聆聽發生在紅軍長征中的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板書22.《豐碑》

  生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質疑)

  生圍繞課題質疑,問題可能為:什么是“豐碑”?文中“豐碑”是指什么?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二、新課

  1、那為什么課題是《豐碑》?同學們,要想理解好這層含義,就得好好讀課文,從字里行間去體會這種感情。(課件出示自學提示)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提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自學提示:a 勾出生字詞,難讀的多讀幾遍。

  b 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

  c 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檢查自學:

  a 認讀生字詞。

  b 解詞

  c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________________,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

  3、自學質疑

  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看看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在小組討論后,把認為有價值的記錄下來。

  a 小組討論:每人提出自己的問題后,小組進行整理,寫出幾個有代表性的大問題。

  b 小組匯報,歸納整理出幾個大問題讓學生寫在黑板上。

  問題1、為什么說紅軍隊伍面臨的考驗是嚴峻的?

  問題2、將軍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

  問題3、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4、重點研讀解決第一個問題

  a 以四人小組討論,組長組織,爭取每個成員都參與討論,并選派代表發言。

  b 交流討論結果。

  主要知道學生體會“環境惡劣”“裝備差”以及他們“可能遇到的困難”,并啟發學生想象還有哪些“可能”?同時相機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c、同學們想象得很合理,是啊,可能太多了,前進途中困難重重,紅軍所面臨的考驗的確非常嚴峻。正因如此,將軍非常擔心,非常憂慮,那么,在困難面前,將軍是怎么做的?(讓馬)說明將軍是個什么樣的人?(愛護戰士,勇敢)

  三、小結

  在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面前,我們的將軍英勇無畏。這支隊伍在前進途中會發生怎樣的事情呢?將軍思索著。同學們也一定很想知道,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課文。

  e 軍需處長一心為公、舍己為人,將軍被深深感動了。只見他(出示將軍敬禮的動畫圖,引導看圖,說圖。并出示文字,比較“他敬了一個軍禮”和原文的不同,體會軍禮的莊嚴。)

  f 此時無聲勝有聲,一個軍禮飽含著無限的崇敬和哀悼!(屏幕動畫展示軍需處長變豐碑)風更狂了,雪更大了,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的身體,(生接讀)

  2、研讀問題3

  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的身體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a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和晶瑩的豐碑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

  小組討論交流。

  b 面對此情此景,將軍還用說什么呢?(引讀最后一段)

  你讀懂了什么?還有疑問嗎?

  重點理解“沉重”“堅定”和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c 勝利當然屬于這支隊伍,二萬五千里長征,解放戰爭的炮火,社會主義建設,抗洪搶險的第一線……歷史證明,他們以鋼鐵般的意志經受了一次又一次嚴峻的考驗,勝利將屬于這支革命的隊伍!

  四、作業 

  如果為“豐碑”寫碑文,你想寫些什么?想好后,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五、結束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重點感悟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神態、穿著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2、弄懂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設想:

  一、導入  

  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豐碑》(板書課題)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豐碑》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生答)

 。ㄕn件展示畫面,教師隨著音樂和畫面有感情地講述)(略)

  二、新課

  回憶上節課未解決的問題

  問題2、將軍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

  問題3、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1、研讀問題2

 。ㄕn件展示要求:用——畫出描寫將軍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用。標出反映將軍神態變化的詞語。

  匯報交流:a 將軍“愣了一下”是為什么?

  b 將軍為什么由“愣了一下”到“發怒”?我們先看看老戰士凍死時的樣子。(屏幕出示軍需處長的畫面和第七自然段的內容。)引導學生讀第七自然段,邊讀邊勾畫描寫軍需處長神態的語句,思考他為什么會有那樣的神態?

  c 將軍看到這樣的情景,認為是(引讀),于是他(引讀)。

  d 正當他怒不可遏時,有人小聲告訴他,(學生接讀)。這時,將軍“愣住了”!般蹲×恕焙汀般读艘幌隆庇惺裁床煌?

  “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啟發學生聯想)

《豐碑》教學設計 篇17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一心為公、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了解課文內容,觀察課文插圖,發揮學生想像能力,體會軍需處長的獻身精神。

  3、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第七小節,從“凍僵”、“單薄破舊”、“鎮定安詳”三個詞語體會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

  2、通過課文內容理解將軍的憤怒心情。

  3、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4、理解課文的第14小節所表達的內容。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軟件

  教學過程 

  媒體設計意圖 一、聽說訓練,導入  新課

  1、聽說訓練,復習舊知。

  2、小結過渡,配樂朗讀。

  二、步步為營,學文悟情

  (一)學習第7節

  1、出示課文插圖,邊看圖邊讀第七節,觀察并練習說話。

  2、從“凍僵”、“單薄破舊”、“鎮定安詳”三個詞語體會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

  3、配樂齊讀課文第七小節。

  (二)學習第8——10節

  1、輕聲讀課文,試著用將軍的口吻來說一說將軍當時的心情。

  2、體會將軍的憤怒的心情,有感情朗讀。

 。ㄈ⿲W習第11——12節

  1、媒體出現第12節內容,體會將軍心情的轉變。

  2、接讀課文,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

  3、朗讀競技,明確目標,給讀得最好的同學配樂朗讀。

  4、在余音聲中,全體起立敬禮。

 。ㄋ模⿲W習第13節

  1、邊誦讀邊媒體出示畫面:雪一層層覆蓋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并出示第13節內容。

  2、抓住重點詞“晶瑩的豐碑”,借以畫面理解內容。

  3、練習給“豐碑”刻字。

 。ㄎ澹⿲W習第14節

  1、配樂出示,學生齊讀。

  2、分小組討論問題: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嚴峻的考驗?

  3、集體討論:為什么說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隊伍,還會屬于誰呢?出示并完成練習:這支隊伍有(一心為公、舍己為人)的軍需處長,有(愛兵如子)的將軍,有(頑強)的戰士,他們一定能經受住(種種嚴峻)的考驗,勝利也一定會屬于這樣的隊伍。

  三、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課后收集紅軍隊伍中像軍需處長這樣的人和事交流。 以雪山為背景,配以大風雪背景音樂,突出環境之惡劣。聲情并茂,感染學生,讓學生融入課內情境。

  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在微宏觀方面的優勢,幫助學生觀察思考,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利用放大圖片的直觀性,發展學生想象能力,體會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并通過圖文結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運用音樂情景,深化學生印象,體會課文思想感情。

  有目的的出示課文內容,讓學生抓住重點字詞,體會理解軍需處長的精神之崇高。

  以學生感興趣的配樂現代化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朗讀興趣。同時巧妙設計配樂,利用余音渲染氣氛,對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 。

  以直觀形象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渲染氣氛,激發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晶瑩的豐碑”

  讓學生沉浸于課文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思想感情。

  借助直觀的語言文字訓練,幫助學生輕而易舉地解決問題,突破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使教學水到渠成。

《豐碑》教學設計 篇18

  教學目的: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為了他人,為了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詳寫、哪些地方略寫。

  3.學習本課生字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課前準備:

  1.文字投影片二框

  2.音樂一段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揭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板書課題豐碑(bei)

  “碑”字正音、辨形。

  “豐碑”是指什么?

  課文中的“豐碑”到底是指什么呢?請同學們把書打開,找找答案。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呢?

  2.師范讀課文,一邊聽老師讀課文、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教流

  問:知道軍需處長是做什么工作的?

  軍需處是一個怎樣的部門呢?

  4.介紹時代背景

  《豐碑》這是一個發生在長征途中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當時物質條件極端貧乏,忍饑挨餓是常有的事,為了革命不少革命戰士倒下了。課文中的軍需處長就是其中的一個。

  5.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給課文分段、想想每段主要講什么?

  6.指名分段,討論分段段意:

  一(1)講一支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一(1-2)

  二(2)講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很多困難。二(3-7)

  三(3-13)講被嚴寒凍死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三(8-11)

  四(14)講紅軍隊伍一定會取得勝利。四(12-14)

  二.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找出這一段的一個中心詞。什么叫艱難?

  2.討論:從哪兒看出紅軍在艱難地前進?你找了哪些詞語?

  (1)“冰坨”是什么意思?這里用大冰坨比喻什么?這里用大冰坨比喻大雪冰封的云中山。

  (2)“狂風呼嘯、大雪紛飛”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想一想,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景。

  (3)“吞掉”說明風雪之大,大得要把這之隊伍吃掉。

  3.同學們已經有所感染了,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

  4.小結:這一段的天氣描寫為下文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埋下了伏筆。

  三.講讀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思考:除了惡劣的環境,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哪些虧困難?把描寫這些困難的句子找出來,自己站起來讀一讀。

  2.燈片出示第三句

  “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

  (1)釋“惡劣”、“襲擊”

  (2)除了惡劣的環境,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哪些困難?指名讀。

  板書:遇到的困難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a.提示:“吃不上飯”時說什么呢?

  “睡雪窩”呢?

  “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呢?

  “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呢?

  b.那么,你能想象一下,紅軍還可能遇到哪些困難?

  c.這句話,一連串用了四個“可能”,寫出了紅軍前進中將會遇到種種困難。這是一種什么樣的修辭手法?是的,讀了這個句子,紅軍戰士所遇到的一個一個困難都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增強了句子的表達效果。

  (3)有感情朗讀.

  (4)這個長句寫得也很有順序,它按什么結構來寫的呢?我請全體同學讀總述的句子,四個大組分別讀分述的四個可能。

  3.小結引讀第四句

  困難實在太多,任務實在太艱巨,這不是一般人能經得起的,將軍陷入了沉思,他想些什么呢?------

  板書:嚴峻的考驗

  4.齊讀第二小節

  5.配樂感讀1.2節

  四.作業 

  1.選詞填空

  嚴肅 嚴厲 嚴格 嚴峻

  (1)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經受住各種( )的考驗。

  (2)李老師對同學們的要求一貫( )。

  (3)對待工作,我們的態度要( )認真、不能馬馬虎虎。

  (4)爸爸的目光變得( )起來,弟弟慚愧地低下了頭。

  2.抄寫詞兒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豐碑》教學設計 篇19

  重慶市渝中區解放東路第三小學   何娟

  一、 教材簡析

  小學語文課本里收集了不少紅軍長征途中涌現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讓我們把思緒再一次拉回到那艱苦的戰爭歲月,一起走進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豐碑》這篇課文。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講述了紅軍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文章對人物的刻畫非常細膩,表現了紅軍將士們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對紅軍將士的敬佩從心底油然而生。我們嘗試利用多媒體讓情景交融,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去感悟。

  二、 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新的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應注意課文的人文內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于是,我擬訂了以下學習目標。

  1 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激發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紅軍忠于革命、舍己為人、勇于犧牲的精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人片斷,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3 培養學生自讀、自悟、自議的能力。

  4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體會文中當詳則詳,當略則略的表達方法。

  本課的重難點在于: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激發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紅軍將士忠于革命、舍己為人、勇于犧牲的精神。

  三、 教法、學法設計

  1 激情范讀,整體感知

  利用多媒體集圖象、音效、文字為一體的優點,從一開始就把學生引入情景,在凝重的畫面與音樂聲中,老師用充滿激情的朗讀,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并簡要說出整體感受。

  2 自主學習,重點感悟

  新的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币源藢徱曢喿x教學過程,課堂首先要保證學生獨立、充分、深入地與文本對話。這種對話至少應包括:(1)搜集處理信息并把握意義(即讀懂了什么);(2)受到情感熏陶;(3)獲得思想啟迪;(4)享受審美樂趣。第一點是主要的,但并不意味著后三者可以不要。教學中我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受感動的段落,并想想為什么感動?學生把自己的感悟與小組其他同學一起分享。多媒體把學生可能受感動的段落隱藏起來,到學生匯報學習情況的時候,跟隨學生的匯報一一展現出來,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的情景,加上師生互動的推進,為學生的感悟營造了氛圍,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樣的自主選擇性學習,可以給學生更廣闊的空間,學生在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學習材料、學習伙伴的過程中,真正參與了學習活動的全過程,真正實現了自主,真正走進了文本。

  3 相互啟發,協同學習

  既然閱讀是一種對話,那如何來把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我認為在課堂上,教師應有兩種身份,第一種是與學生平等的再學習者;第二種是給予學生啟迪的引路人。教與學的過程,我們何不把它看作是相互啟發、協同學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也要給予學生適時的點撥。例如:描寫凍僵的軍需處長那一段,如何讓學生感悟其偉大,我引導學生抓住幾個重點詞語:倚靠、鎮定、安詳、夾著、伸著、單薄破舊,聯系人物的身份和這樣嚴寒的環境,引導學生質疑問難,緊接著,帶領學生走進軍需處長的內心,想象此時此刻他忍受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痛苦。掌握軍隊后勤大權的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形象一下浮出水面。同樣,描寫將軍向軍需處長敬禮的那一段,抓住“緩緩地、深深地”這些詞語讓學生走進將軍的內心,體會將軍的復雜心情。而文中到最后情感達到一個高潮,同時,多媒體也把我們引進一個高潮,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學生預習時理解的“豐碑”只是字典上的解釋,即高大的石碑。可在文中是這個意思嗎?從而促使學生去探討豐碑的真正含義,它是一種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畫面中,軍需處長被大雪掩蓋住了,與云中山連為了一體,讓我們感受到軍需處長的這種精神與天地同在。正是這種精神激勵紅軍將士不斷前進,文中最后有這樣一句話: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可以請學生換個說法,體會一個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可能有的會說:“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有的會說:“勝利怎能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有的會說:“難道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嗎?”等等。通過朗讀比較,讓孩子們知道:同一個意思有不同的表達方法;要根據表達的需要來確定采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本課要表達強烈的感情,用反問的形式是最好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積累、豐富了自己的語言,也讓學生感受到紅軍將士的決心,多媒體同時出現鏗鏘有力的腳步聲,把整個課堂引入一個高潮。

  4 收集信息,延伸學習

  眾所周知,語文是門百科全書式的學科,是非常生活化的課程。這篇課文離學生的現實距離遙遠,如何拉近時空的距離。課前資料的收集尤為重要。學生采用各種渠道,收集有關長征的音像、圖片、文字資料,互相交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對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了認識,也了解到紅軍長征的艱險以及一些故事。課堂上學生對內容的感悟,也有一部分來自于這些收集來的信息。這樣真正讓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

  四、 板書處理

  板書意在言簡意賅,本課的板書,我以一棵大樹、幾座山峰為背景,這也是軍需處長犧牲的場景,大樹下“舍己為人、勇于犧牲”幾個大字體現了人物的人格魅力,讓學生銘記于心。

《豐碑》教學設計 篇2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受,重視情感體驗。

  2、運用合作討論式教學解決學生理解難點。

  3、重視朗讀體驗,在有感情的朗讀中加深感染。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豐碑”的含義。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受

  1、自己讀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2、誰愿意自告奮勇站起來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

  3.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就說什么?可一句話,也可以幾句話。

  二、再讀質疑

  1、拿起筆來默讀課文,看看有沒有自己不理解或有問題的地萬,請在書上做上記號。

  ①人被凍死是很痛苦的,為什么軍需處長死的時候這樣鎮定、安詳?

 、谡n文中兩次寫到將軍"愣",分別是什么意思?

  ③軍需處長的身體怎么會成為"豐碑"?

 、軐④姙槭裁辞f嚴地向這位軍需處長敬禮?

  ⑤為什么"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呢?

  2、全班交流自己的問題。

  三、合作討論問題

  1、方法:自由組合,幾人一組討論剛才提出的自己感興趣的1一2個問題。

  第二課時

  一、重點學習討論

 、迦藘鏊罆r是十分痛苦的,為什么軍需處長被凍死時那樣"鎮定、安詳"?

  1、出示第7小節,指名朗讀。

  2、討論:為什么他死得這樣安詳、鎮定呢?

  3、想象一下他犧牲前的所做、所想(為什么坐下來,為什么吸煙,為什么左手向前伸?)

  4、這是一位怎樣的軍需處長?

 、婢毩曈懈星榈乩首x。

  二、重點朗讀9一13小節。

  1、自己有感情地朗讀。

  2、自告奮勇展示。

  3、教師點撥、指導。

  三、升華情感

  1、為什么被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豐碑"?

  2、為什么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呢?

  3、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板書設計:

  豐碑一尊塑像-----→一座豐碑

《豐碑》教學設計 篇21

  以下是小學語文課文《豐碑》說課稿,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材分析

  《豐碑》是人教版第十冊的第二十二課的一篇講讀課文。主要講的是紅軍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為了把棉衣讓給戰友穿,而自己卻被活活凍死的感人故事。課文用了大量的筆墨細致地描述了軍需處長和將軍的神態,有力地表現了軍需處長的高大形象。

  二、教學目標

  遵循葉圣陶先生“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通過對本單元訓練目標和本課三維目標的整合,我把本課的微觀目標設定為:

  1、抓住人物的神態、語言、動作去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習軍需處長一心為公、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訓練學生抓住人物神態、動作、語言體會人物內心情感的,感受軍需處長崇高的精神世界。

  四、教法、學法

  教法:本節課我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五年級學生的閱讀實際情況,主要采用了誦讀感悟法,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學法:根據教學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引導學生運用“讀一讀、悟一悟”的學習方法逐步學習課文,入情入境,自悟自得。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醞釀情感

  利用多媒體出示紅軍長征途中爬雪山的行軍畫面,播放狂風呼嘯的錄音。教師激情導入:“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今天,我們將把紛飛的思緒再一次拉回那艱苦的戰爭歲月,去聆聽發生在紅軍長征途中的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板書課題“豐碑”)

  引導學生根據課題質疑,理解“豐碑”的含義,并再次引疑——“豐碑”文中指的是什么等問題。

  古人云:學貴有疑,疑則進也。教學時啟發學生質疑,會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良好習慣。影片導入則能激發學生情感,達到“課未始,情已發”的目的。

  (二)整體感知,體驗情感

  我首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理出文章的表達順序。接著,讓學生交流初讀收獲,粗略地體驗情感。最后,讓學生質疑問難。初讀課文后,學生不難從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找到答案:“豐碑是指被大雪覆蓋的凍僵的軍需處長!苯處熂皶r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學生思考后可能提出:“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凍僵的軍需處長是一座豐碑呢?”等問題。

  這樣設計,不僅可以使學生對課文有整體的了解,而且使學生在交流討論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三)品讀感悟,深化情感

  圈點勾畫,初步體會

  讓學生先自主閱讀,對文章主題方面的想怎么圈就怎么圈,想怎么畫就怎么畫,既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又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發表獨特見解的機會。

  緊扣人物的神態、動作,想象、揣摩心理活動

  在學生對文字有了表層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人物的神態、動作去揣摩軍需處長的心理活動,從而讓學生更近地觸摸人物的心靈,挖掘人物的品質。

  深入理解,突破難點

  這時,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他們小組討論:為什么把軍需處長比作“晶瑩的豐碑”?在剛才品讀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很容易明白:原來,是因為軍需處長的精神和豐碑一樣永垂不朽啊!這樣,難點自然不攻自破。

  專題整合,合作探究

  在學習“抓住將軍的神態體會人物思想感情”這部分內容時,我引導學生采用找、品、演的學習方法進行合作探究。

  找是讓學生找出描寫將軍神態、動作和語言變化的句子,進行課文集美、教材整合;

  品則是讓學生運用剛才學到的“體會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抓住人物的神態細讀品味,如:體會“肌肉抽動”和“肌肉抖動”在神態上和感情上各有什么區別;從“愣了一下”到“愣住了”這之間將軍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等,這樣學生的基礎知識扎扎實實得到了訓練。

  演就是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角色表演,通過學生興趣盎然地研究人物的情感,模仿人物的神態,創造性地設計人物的對話和動作,這時我再趁熱打鐵,在同桌排練的基礎上,推薦一名同學扮演將軍,老師和其他同學進行記者采訪,如:

  將軍,你為什么發那么大的脾氣?

  將軍,我發現你的眼睛濕潤了,為什么?

  將軍,你為什么向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這就使學生設身處地地當了一回文中的角色,想角色所想,代角色說話,讓他們在真切的情感體驗中,更深刻的體察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繼而成為自己的情感。

  (四)巧妙拓展,升華情感

  課堂雖已接近尾聲,但此時學生內心的情感卻在彭湃著,內心的激情卻在涌動著,我不失時機讓學生為“豐碑”寫碑文和獻花圈,將自己要說的話寫入其中,使學生通過語言表達來傾吐他們對軍需處長那份由衷的敬佩。接著,我又加以引導:“無論是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還是今天的和平時期,像軍需處長這樣的豐碑還是無數座,“白衣天使”“抗洪英雄”“消防戰士”等等。他們的確是人們心中一座座不朽的豐碑,也是共和國的中流砥柱!請同學們在課余多找這一方面的書籍讀一讀吧!

  這樣設計,不僅使學生走出了文本,而且豐富了文本解讀的內涵,激起了學生讀書欲望,文本解讀和情感熏陶相得益彰。

  六、作業設計

  首先我推薦學生課后借閱紅軍長征的故事書,然后在班里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會。同時附有“推薦目錄”和“借閱途徑”來指引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活動。

  (1)推薦書目:《長征故事》、《毛澤東一九三六年同斯諾的談話》、《紅星照耀中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陳云的《隨軍西行見聞錄》等;

  (2)借閱途徑:學校圖書室、閱覽室或村辦圖書館等均可找到相關圖書。

  自選題:1、觀察,描寫人物的神態、動作等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2、摘錄文中你所喜歡的詞句,并把它抄寫下來。

  第二,我布置了兩道選做題。此設計目的是落實講練結合,大量積累的教學初衷。

  以上整堂課的教學都是圍繞“抓住人物神態、語言、動作去體會課文表達思想感情”的這一主攻目標進行探究和訓練,學生學有所疑、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在師生、生生、生本的對話中,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中心,以創新為靈魂,以發展為目的”的課堂優化目標。

《豐碑》教學設計 篇22

  一、導入  定向,引起需求;

  師:同學們,大家都見過“碑”(板書碑),但你有沒有見過“豐碑”?(板書:豐碑)

  生:沒有。

  師:豐碑與一般的碑不一樣,只有高高地聳立的碑,才稱得上是豐碑。

 。ㄉR讀《豐碑》課題)

  師:自讀課文,想想課文里的豐碑是指誰?你從哪和句話里看出?

 。ㄉx課文)

  師:我請個同學先說。

  生:課文里的豐碑是指一位凍僵的老戰士,是軍需處長。

  生:這豐碑是一位凍僵的老戰士變成的。

  師:不是變成的,是位凍僵的老戰士被大雪覆蓋發以后,才隆起的座碑。這并不是用石頭砌成的,那么你能說它是高高地聳立嗎?(不能)

  (評:破題入手,創設誘因,直奔中心,在“碑”-“豐碑”-“誰是豐碑”-“為什么稱豐碑”的教學思路中,由表及里,激起學生學習的愿望。)

  二、師:對。∧菫槭裁凑n文的課題是“豐碑”?同學們,要想理解好這層意思,就得好好讀課文。帶著這個問題,仔仔細細再讀課文。從字里行間去體會這種感情。先讀一、二、三節,你想想這三節主要講什么?

  生:寫當時環境,非常惡劣。

  師:你們從哪些地方讀出這是一個惡劣的環境?

  生:我從“冰天雪地、飛雪、冰坨、狂風”看出來的。

  師:從這些詞語可以看出當時的天氣怎樣?生:可以看出當時很冷。

  師:冷到什么程度?生:把水都凍成冰坨了。師:“冰坨”就是一整塊的冰塊。再加上狂風呢?狂風還嗥叫呢?

  生:冷極了。

  師:在第一節中“裝備”指什么?

  生:“裝備”是指生產上、軍需上必需的東西。

  師:這支紅軍隊伍的裝備具體指什么?

  生:部隊所需的槍支彈藥、棉衣、食物等。

  師:請同學們根據屏幕的圖像,說說你怎樣理解“裝備很差”。

  生:戰士們戴著單帽,穿著單鞋。生:戰士們吃的少,穿的也單薄。

  生:戰士們的武器彈藥也不足。

  師:連狂風都要征服這支隊伍,可見其裝備太差了。(手指屏幕)這支隊伍在挺進。戰士們冒著刺骨的寒風。頂著鵝毛大雪,一步一步艱難的前進,前進的途中出現了什么困難?

  生:有“傷號”是已經出現的困難。師:具體說說可能出現的困難。

  生:“可能兩天吃不上飯,可能要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

  師:這個省略號的作用是什么?

  生:這是舉例的省略。

  師:也就是說還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在等待著這支隊伍。同學們想象一下,他們還將遇到哪些困難?生:可能缺少藥品。

  生:可能會遇到敵人的襲擊。

  (評:引導學生想象,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師:同學們想象的很合理,可能太多了,前進的途中困難重重,紅軍所面臨的非常嚴峻的,正因如此,將軍非常擔心、非常憂慮,那么,在困難面前,我們的將軍是怎樣做的呢?

  生:將軍把馬讓給了傷號。

  生:將軍帥隊挺進,為后續部隊開辟一條通路。

  師:以上這些說明了什么?

  生:將軍關心愛護戰士。

  生:將軍非常勇敢。

  師:在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面前,我們的將軍英勇無畏,這支隊伍在前面前進過程中又發生怎樣的事情呢?

  師:誰來解釋“軍需隊”?生:部隊中提供給的機構。

  師:軍需處長呢?生:軍需處的主要負責人。

  師:結合畫面說一說這件事中哪個細節最令你感動?

  生:最令我感動的是軍需處長那鎮定、安詳的神態。

  生:最令我感動的是軍需處長的穿羊單薄破舊。2、掌握學法,消化知識

  師:老師和同學們一樣,都覺得軍需處長這個人物最令我們感動。那么,作者是怎樣詳細描寫軍需處長的呢?請大家看課文第八自然段,邊談邊畫描寫軍需處長的神態的語句,思考一下他為什么會有那樣的神態?

  生:軍需處長神態十分鎮定自若。

  (板書:鎮定、安詳)

  師:從哪可以看出這一點呢?

  生:從他的動作可以看出來。他的右手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戰友借火。

  師:(板書:夾煙前伸)軍需處長已經凍僵了。為什么他的神態還是那么鎮定安詳。

  師:同學們,再讀讀這一段的最后一句話。談談你有什么感想?

  生:軍需處長是處處為別人著想的人。

  生:此時此刻我覺得軍需處長很高大。

  生:我十分敬佩這位軍需處長。

  (評:在讀文中去捕捉“軍需處長”身上那種舍己為人勇于獻身的高尚品質,為后文明理“他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做下鋪墊。)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第二段中,作者通過神態動作、衣著三個方面詳細描寫了軍需處長這個人物。3、運用學法,發展應用。

  師:這種學習方法可以總結為“讀、畫、思”。以前我們學過的《大雪山》《過草地》都采用了這種方法,現在我們繼續用這種方法自學第二段的其它內容。

  生:(自學后匯報)

  (評:確定學生主體地位,結合學生學習方法,并使學生創造性地運用方法去實踐,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師:當將軍聽說有人凍死時,為什么愣了一下。

  生:將軍想那么多可能出現的困難,他最怕發生的事情發生了,所以將軍愣住了。

  師:將軍看到一位老戰士,因為穿著單薄的衣服而被大雪活活地凍僵了。他會怎樣?

  生:發怒。(師:板書)

  師:將軍發火,認為軍需處長不負責,沒有發給他。

  生:部隊里邊掌管這些寒衣的,管財物的都是軍需處長的事,戰士沒有寒衣,就是軍需處長的責任。生:這位老戰士不是被子彈打死的,而是被活活凍死的,所以,將軍發怒。

  師:作為將軍心里十分難受。所以將軍要吼叫起來。同學們,可惜軍需處長已經聽不到這吼聲了,他已經凍僵了,他已在這個冰天雪地之中凍僵了,他已經塑成了一座---生:豐碑。

  師:一座英雄的豐碑。師:將軍這樣做,是一種什么精神?

  生:這是一種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精神。

  生:(看屏幕齊讀:雪更大了,風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死者,他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師: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生:“晶瑩”是光亮透明的意思,說明了戰士的英雄事跡,他的心也是晶瑩的。

  生:軍需處長那冰雪中的形象看起來就象一座豐碑,他那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精神在我們心中更是一座晶瑩的豐碑。師:請同學們看黑板,作者在描寫時以什么為主線。

  生:將軍的感情變化為主線。

  師:實質上要表現的是什么?

  生:襯托軍需處長形象。師:文章采用側面描寫,即以描寫將軍感情變化為主,而襯托軍需處長形象的方法。先用疑問句緊緊抓住讀者,引人入勝。在今后的寫作中,同學們學習這種方法。(評:抓住單元后重點,做到讀寫結合。)

  師:戰士們都走過了雪山,紅軍的長征也取得了勝利,但是我們這位軍需處長卻永遠長眠在雪山中,盡管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我們永遠記住這段感人的故事。

  (評:結束語總結全文)

《豐碑》教學設計 篇23

  上了一節網絡環境下的語文課,請大家給我提提意見。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豐碑》教學設計

  一、配樂導入  。

  1、師: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多少英雄兒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今天,我們將把紛飛的思緒再一次拉回到那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去聆聽發生在紅軍長征中的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書課題,后讀題

  2、學生借助學習網站中“憶海暢游”網頁自由選擇瀏覽一下圖片、錄象或文字資料,加深理解時代背景

  [那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離我們已經很遠很遠了,今天的孩子不容易理解革命先烈們的崇高精神。借助網絡豐富的信息量,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瀏覽,對于理解時代背景有很大的幫助。]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地輕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同時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討論交流。

  [掃清學生學習中的障礙,培養學生自己讀書的能力,同時感知課文內容。討論這個環節打開學生相互交流的閘門,讓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在讀中獲取的信息內容表達出來。]

  三、再讀課文 。 

  1、師:讓我們穿過時空的隧道,再讀課文,在文章開始和結尾處找出兩個帶問號的句子;

  2、結合學生回答,課件出示句子后齊讀。

  3、第一句是將軍的思考,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疑問呢?在課文中找一找。

  4、學生找出四個“可能”后,師生合作讀句子。

  [在初讀了課文之后,學生能很快地找到有關句子,同時,也有意識地進行閱讀能力的訓練。

  師生合作讀句子,把老師放在了學習的合作者的位置上,是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既是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信任,同時也是為了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四、重點突破,精講賞讀。 

  1、(過渡)如此惡劣的環境,讓所有人都不得不思考這樣的問題。那么這支隊伍有沒有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

  隊伍在繼續前進,展現在將軍面前的是一幅感人至深的畫面。

 。–AI課件出示畫面,教師配樂感情朗讀第七自然段。)

  2、  師:下面讓我們來學習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借助網頁“自學天地”中“自學向導”“詞語導航”的幫助進行自學,最后還可以選一段你認為最合適的音樂進行朗讀。

  3、學生自由學習,自主瀏覽網頁。

  4、學習小組交流自學收獲和疑難。

  5、交流反饋。

  6、我們再來讀讀這一段。你為這段選擇了什么樣的音樂?

 。ㄖ该x;同學推薦讀;全班模仿讀)

  7、面對著這樣的感人畫面,將軍的神態發生了變化,再讀讀課文,找出描寫將軍神態的有關句子。

  8、學生進入“自學天地”自由復制粘貼描寫將軍神態的句子,并思考將軍為什么發怒?

  9、(廣播教學)根據學生回答,調用學生機。

  10、師:將軍指導這位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嗎?這時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

 。ㄕn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學生齊讀這一段。

  11、師問:將軍由發怒到現在愣住了,這時他會想些什么?

  12、師:將軍的千言萬語只能化作一個動作:敬了一個軍禮。讓我們帶著對這位軍需處長的敬意來讀讀這個自然段。

  (配樂朗讀)

  [兩個自然段的借助網頁自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

  本環節教學設計采取多種形式的讀,以讀為主,以讀代講,配上恰如其分的音樂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思考,動情地去學習朗讀,發展語感,同時在思想感情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小組學習,強化了主動參與、相互交流,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思考,在相互交流中啟發,情感和認識水乳交融,這就有利于培養學生群體的主體性和合作意識。體現了師生、生生、人機的多項互動。]

  五、理解感悟。

  1、(過渡)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同時課件出示插圖)

  同學們,你們見過碑嗎?碑是刻著文字或圖畫,豎立起來作紀念物的石頭。軍需處長是一個人,為什么這時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2、同座位互相討論。

  3、交流反饋。

  4、師:、同學們,可敬的軍需處長,離我們遠去了,并和高高的云中山化為一體,然而在人們的心中,他那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卻像一座不朽的豐碑永遠高高矗立著,它將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人永遠前進,讓我們把對軍需處長的深深敬意化成我們筆端的文字,請同學們打開網頁中“童心飛揚”,在這兒有一座我們為軍需處長建立的紀念碑,請你們為這座豐碑配上簡短的題詞。

 。ń處熾娔X監控學生,調用學生留言。)

  5、誰能用肯定的語氣來說一說“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6、師:對,我們的軍隊中有這樣關心戰士的將軍,有這樣無私忘我的軍需處長,有這樣勇于克服困難的戰士們,勝利怎么會不屬于我們呢?

  [學生通過近一節課的學習、體會,對軍需處長的高大形象充滿了敬意,對于理解“豐碑”的含義自然是水到渠成。讓他們書寫題詞,也使他們積淀的感情得以宣泄,同時也將寫的練習落到了實處;交流題詞,則使他們的情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六、總結拓展,升華中心

  1、現在讓我們進入“網海采擷”,去回顧一下中國革命的艱難歷程。

  2、生瀏覽網頁,實現由課內向課外拓展。

  3、總結:(再次出示插圖)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座晶瑩的豐碑。

  [給學生們進入教師提供的網站自由瀏覽的時間,實現了由課內向課外的拓展,讓學生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一種工具,并且習慣使用這種工具。]

  板書設計 :

  22、豐碑

  軍

  需               

  處             將軍:怒     愣

  長                 

《豐碑》教學設計(通用23篇) 相關內容:
  • 《豐碑》教學設計(通用23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562更新時間:2003-10-30教案錄入:xxywja]1.情景導入:同學們,有這樣一支為后續部隊開辟道路的紅軍隊伍,他們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云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

  • 《豐碑》教學設計(精選16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562更新時間:2003-10-30教案錄入:xxywja]1.情景導入:同學們,有這樣一支為后續部隊開辟道路的紅軍隊伍,他們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云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

  • 《豐碑》教學設計 1-8

    目的要求1.了解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為了他人、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2.弄清課文的詳寫與略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 《豐碑》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抓住第 7 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學習作者有主有次地安排材料來表達主要意思的寫法。...

  • 《豐碑》教學設計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562更新時間:2003-10-30教案錄入:ywja]1.情景導入:同學們,有這樣一支為后續部隊開辟道路的紅軍隊伍,他們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云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設計(精選19篇)

    預設目標:1、進一步鞏固盆、位等12個生字。會寫分、選等2個生字。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一絲等新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知道誠實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個誠實的人。...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通用19篇)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興趣是一個人成才最好的引路者。二年級的小學生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本身接受、獲取信息的能力較差,所以想要引起他們的注意力,必須采用具體形象的方法。...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學設計(精選18篇)

    教學內容分析:《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童話故事。在美好的春天里,小鹿栽了一叢玫瑰。它為了種好玫瑰常常去松土、澆水。可當玫瑰開花的時候,小鹿卻跌傷了腳不能走動而沒有看到玫瑰花,鹿弟弟替哥哥惋惜。...

  •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精選23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紀下冊 第一單元第4課《小鹿的玫瑰花》(第1215頁)教學目標:1、能正確、規范地讀寫本課的12個生字,初步了解它們在課文的意思,會認識要求認識的8個字2、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

  • 七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高清在线 | 久久国产精品综合 | 免费看黄色a级片 | 俺去俺来也在线WWW色官网 | 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h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移动网络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不久 | 超碰在线观看免费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州日韩免费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四区五区 | 免费观看一级欧美片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99热亚洲 | 91视频精选 | 久久不卡视频 | 精品国产在天天在线观看 | 麻豆高清网站播放 | 日本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一边添奶一边添P好爽视频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视频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观看视频 | 丰满白嫩大屁股ass 一起艹在线观看 | 毛片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三级 | av影片久久 | 免费看av成人 | 97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 | 日韩一二区 | 特级片免费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V亚洲V日韩V最新在线 | 成人免费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影片 | 看黄色片免费的 | www.四虎网站 | 91嫩草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日批 | 久草综合网 | 亚洲AV成人影视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