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第一框題:“特殊的保護,特殊的愛”
第八課 法律護我成長 導入 第八課教學: 通過前邊第七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矩、規則。而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社會生活需要各種規則,更需要法律的規范和保護,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法律是我們生活的“衛士”。沒有法律的保護,我們青少年能不能健康、順利的成長呢?請大家閱讀教材第102頁的“親身母親斥罵親身女兒”案例并分析:親身母親為什么要斥罵親身女?對母親斥罵女兒的事情,你是怎么看待?母親的行為是否違法?如果你遇到這樣的問題會怎么辦?這個案例給我們什么啟示? 案例中的小女孩因為沒有完成作業 ,而被自己的親身母親罰跪、斥罵。母親的這種不正確的教育方式,不利于該女孩的健康成長,也侵犯了女兒的合法權益。 這個案例說明:在現實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需要國家給予特別的關注。為此,我國制定了專門的保護未成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我們青少年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應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那么,為保護我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我國法律作了哪些規定呢?我們應該怎樣運用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呢?這就是我們第八課“法律護我成長”將要學習和探討的內容。 教材分析: 第一框題:“特殊的保護,特殊的愛”,由“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兩目組成,分別介紹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有關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主要內容。 第一目:“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 主要介紹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的有關內容。通過小晨的經歷引出國家制定專門法律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是必要的。關于家庭保護,首先闡明了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長的搖籃,對他們的性格、道德品質、理想情操的形成有極大關系。然后介紹了家庭保護的基本要求是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撫養、監護職責;主要作用是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免受來自家庭方面的侵害,為未成年人提供適宜的家庭環境──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過分溺愛或不當管教。關于學校保護,首先說明學校保護的基本要求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并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實施保護;然后介紹了學校保護的基本內容,即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發展、人身權利的維護、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第二目:“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 主要介紹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有關內容。關于社會保護,首先通過某企業雇傭童工的案例,讓學生從感性上體會社會保護的必要性,指出社會保護要求全社會創造一種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其次指出社會保護包括社會、文化、身體健康、自由權、勞動權等五個方面的保護,并以兩幅照片介紹社會保護中的兩條規定。關于司法保護,首先指明“司法機關”指的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其次指出司法保護中主要有哪些保護,如設立少年法庭、對未成年犯罪不公開審理等。本目最后設計了兩個活動,幫助學生鞏固本框介紹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四道防線: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教學目標 : ①理解法律在社會生活中尤其是在保護未成年人中的特殊作用. ②認識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的特殊保護. ③知道我國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兩部專門法律的名稱. ④通過參與有關活動,培養和提高觀察、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讓學生明確在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方面,家庭、學校、國家和社會、司法部門分別應該履行的法律義務。 教學難點 :在生活中如何運用這四個保護,與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害末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作斗爭。 學生分析: 作為未成年人,初中生屬于弱勢群體,在現實社會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事時有發生,當這些侵害事件發生后,我們許多初中生不懂得自己可以獲得保護,或者不懂得如何保護,在他們的權利遭到侵犯時,應該讓他們知道如何利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利益。而未成年人保護法是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有效地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有力武器。讓學生了解這些基本內容,有助于學生維護自己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的合法權益,自覺抵御不良影響和不良行為,進行自我保護,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綜合設計思路: 本課的教學設計是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深入角色,組織學生學習教材,分析、研究案例,發展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隨著課堂四組同學的小品展示,不僅可以將本課的內容還原為生動具體、豐富多彩的生活情景,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而且可以使學生觸景生情,增強角色體驗,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縮小理論與實踐的差距。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培養學生以“當事人”身份,動手獲取信息,感受未成年人受國家法律的特殊保護,通過體驗更加熱愛法律。 導入 第一框題的教學: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3頁“小晨的經歷”,并分析:國家為什么要制定專門的法律保護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的保護?為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設置了幾道防線?(引出國家制定專門法律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的必要性。) 1)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這是因為: ①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給予特殊保護:由于未成年人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生理、心理各方面都不成熟,由于缺乏明辯是非美丑的能力,容易受到社會上這種網不良因素的影響,偏離正確的人生航向,走向歧途,甚至墜入違法犯罪的深淵,為了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由于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個人的合法權益很容易受到非法侵害。為了防止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需要用法律規范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運用各種手段對未成年人進行有效的保護;因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需要法律給予特殊保護。 ②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關系重大,需要國家給予特殊關注:青少年代表著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是21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因此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長,能否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直接關系到革命前輩開創的社會主義事業是否后繼有人的大問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關系重大,需要國家給予特殊關注。 2)為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設置了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四道防線,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這種特殊的保護,體現了對未成年人一種深深的情,濃濃的愛。 那么,什么是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呢?其基本內容有哪些呢?這就是我們第一框題“特殊的保護,特殊的愛”將要學習和探討的內容。 展開教學: 第一目:“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 1、什么是家庭保護?它的基本內容有哪些?家庭在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起著什么樣的作用? 家庭保護: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依法履行的對未成年人的撫養、教育和監護的職責,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家庭應該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殘疾的未成年人;應當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導未成年人,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家庭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不得使適齡子女輟學經商、務農或做工;…… 家庭是我們未成年人的搖籃,我們的性格、道德品質、理性情操都與家庭環境、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家庭保護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免受來自家庭方面的侵害,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適宜的家庭環境。 2、案例分析: 1)小林的父母經常在家叫幾個朋友一起來搓麻將“小搞搞”,甚至有時候讓小林也“搭一搭手”,慢慢的小林學會了搓麻將,成績也直線下降。 ①如果是你,會不會也象小林一樣? 我們中學生不應該接觸賭博。 ②小林的父母有什么錯? 小林的父母親應該以健康的思想和適當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而不應該誤導子女。 ③你如何幫助小林解決這個問題? 小林可以 ④家庭應該如何保護未成年人? 家庭應該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殘疾的未成年人;應當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導未成年人,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家庭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不得使適齡子女輟學經商、務農或做工;…… 2)上初二的小明父母離異,誰也不愿承擔撫養責任,小明常在父、母兩處跑來跑去,后來與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經常逃課,而老師又不聞不問,終于在別人的教唆、引誘下因偷竊而進了少管所。有違法犯罪行為的小明是否屬于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對象?為什么? 有違法犯罪行為的小明同樣屬于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對象。小剛流入社會、違法犯罪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父母離異,雙方推卸對小剛撫養、教育的責任,使小剛失去了正常的家庭保護,可見家庭保護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多么重要。 3、漫畫分析: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4頁的漫畫“孩子怎么沒回來”并討論: ①家長整天打麻將,不管孩子的行為對嗎?學生要維護自己的權利,主要應該以哪些法律為根據? 家長整天打麻將,不管孩子的行為是不對的,這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家庭保護的規定。我們學生可以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婚姻法以及義務教育法的有關規定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②家長對我們盡了撫養、監護、教育的責任,我們應當如何回報家長呢? 家長對我們盡了撫養、監護、教育的責任,我們未成年人現在應當好好的讀書,勤奮努力的學習,將來長大了,我們要盡心盡力地贍養父母,以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師引導過渡到“學校保護”的教學:同學們,對于我們未成年人來說,除了家庭之外,跟我們關系最密切的地方是呢?……是學校!學校是教育機構,對未成年人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如果學校教育得不好,對未成年人保護得不夠,也會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受到阻礙。 4、什么是學校保護?學校保護的基本內容有哪些?國家為什么要實施學校保護? (1)學校保護的作用:學校保護是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要方面: ①學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板書) ②學校教育是預防和矯治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重要環節(板書) (2) 學校保護的含義:學校等教育機構依照法律規定,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并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實施保護。 (3) 學校保護的內容:學校保護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是未成年人的教育、發展、人身權利人格尊嚴的維護,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學校保護的基本要求包括四個方面:(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5頁的“相關知識鏈接”) ①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為社會培養各種人才。(介紹黨的教育方針:教育要與生產勞動相適應,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②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 ③保護未成年人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5、案例分析:初一某班正在上體鍛課,同學們在操場上鍛煉得正歡,體育老師顧自在旁邊與熟人聊天,突然,汪洋的眼睛被林峰的羽毛球拍打傷了。 (1)這件事該由誰負責? 林峰要對這件事情負責,但學校及體育老師也應該承擔責任。因為學校有責任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應該保護未成年人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 (2)如果你是汪洋,你會采取什么方法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汪洋可以通過法院上訴,要求林峰及學校賠償。 (3)學校應該在哪些方面保護未成年人? 學校保護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是未成年人的教育、發展、人身權利人格尊嚴的維護,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學校保護的基本要求包括四個方面:(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5頁的“相關知識鏈接”) ①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為社會培養各種人才。(介紹黨的教育方針) ②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 ③保護未成年人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6、引導學生討論教材第105頁的問題: 學校保護我們的健康成長,我們在學校應該如 學校保護我們的健康成長,我們應該尊重老師,關心同學,勤奮努力的讀書學習。 教師引導過渡到“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教學:……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不光家庭和學校要負責,更需要全社會的一起努力,這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們下面就從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角度來討論如何保護未成年人。 第二目:“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 1、什么是社會保護?國家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實施社會保護?社會保護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 社會保護的重要性及作用: 青少年不僅生活在家庭中、學校里,還經常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而社會環境中既存在著許多積極因素,也有一些消極因素。社會環境中的積極因素,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有積極作用;而社會環境中的消極因素,則可能會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受到消極影響,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因此,國家必須對未成年人實施社會保護。社會保護是未成年人保護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全社會都應該創造一種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2)社會保護的含義:社會生活環境不同于家庭環境,也不同于學校環境,社會保護是特指在社會生活環境中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是指全社會要創造一種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3)社會保護包括對未成年人的社會文化保護、身體健康保護、勞動保護、自由權和精神權的保護等方面。社會保護的基本要求包括: ①各級政府應創造條件,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并對中小學生開放。 ②營業性舞廳、酒吧、網吧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③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想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 ④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⑤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對有特殊天賦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應當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 2、探究學習: 讓學生閱讀書上有關社會保護的兩項規定。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的問題,由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然后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討論,結合學生的觀點,教育學生社會是復雜的,應該學會辨別是非善惡,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1) 未成年人為什么不宜涉足營業性舞廳? ①活動內容不適宜:營業性歌舞廳的活動內容包括男女交誼舞、飲酒、品茶、點歌等,這些活動不適宜中學生;②營業性舞廳是高消費場所。對未成年人來說,有可能造成加重父母的負擔和走向歧途的情況出現;③未成年人缺少社會經驗,經常出入營業性舞廳等場所,容易上當受騙;④秩序安全難以保證。在這類場所極易發生流氓滋事、打架斗毆等傷人事件,或出現賭博,甚至色情活動,個別的還有“三陪”、賣淫嫖娼等社會丑惡現象。 青少年尚處于身心發育不完全的時期,自控能力不強,過早的接觸成人娛樂場所勢必會對其身心造成一定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因此而墮入犯罪的深淵。所以,主管部門和經營者應當采取措施禁止中小學生進入營業性歌舞廳。中小學生也要學會自我保護,自覺遵守不進入營業性歌舞廳的規定。…… 2)淫穢、暴力、兇殺、恐怖書刊、音像制品對未成年人有什么危害? 淫穢、暴力、兇殺、恐怖書刊、音像制品對未成年人的危害主要有:①不想學習,只是成績下降,進而曠課、逃學、夜不歸宿,甚至留級、退學;②紀律渙散,不能自拔,常常以身試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深淵;③精神萎靡,行為放蕩,道德敗壞,喪失廉恥之心,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 3)為什么法律上規定不得使用童工?有的孩子因家家里窮而輟學,自愿去打工賺錢,可是法律不允許。這是不是太不盡人情?為什么? 當童工的危害:失去正常學習的機會,缺乏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很容易造成思想和品德的扭曲。 4)還有哪些場所是不適宜未成年人進入的?為什么? 營業性的歌舞廳、夜總會、酒店、網吧等場所是不適宜未成年人進入的。浪費時間、金錢和精力,誤導未成年人的“三觀”。 3、案例分析:學校旁邊有一個“望月網吧”,小江每天都要經過這個網吧,老板都在門口極力邀請,小江知道未成年人是不準進入網吧的,但他也看到在里面有不少未成年人在玩。 (1)未成年人進網吧是否有利? 未成年人進網吧弊大于利。 (2)網吧老板的做法可不可以?為什么? 網吧老板不應該這么做,這些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經營者應當采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3)如何幫助在網吧中的未成年人擺脫誘惑? 可以通過說服教育,增強可以未成年人抵制誘惑的能力;還可以通過向當地公安局、派出所舉報違規網吧,取締違規網吧的營業執照。 (4)社會應該從哪些方面保護未成年人? 社會保護包括對未成年人的社會文化保護、身體健康保護、勞動保護、自由權和精神權的保護等方面。社會保護的基本要求包括: ①各級政府應創造條件,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并對中小學生開放。 ②營業性舞廳、酒吧、網吧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③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想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 ④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⑤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對有特殊天賦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應當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 4、什么是司法保護?說說你所了解的司法保護有哪些? (1) 司法保護的含義:司法保護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專門保護措施。 國家司法機關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有關機關部門。 (2) 司法保護的基本要求(板書) ①辦理未成年人的案件,實行有別于審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引導學生看93頁插圖及有關少年少年法庭的說明。) ②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現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尊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③對人民法院免除刑事處罰,或者宣告緩刑以及被免除收容教養,或者服刑期滿釋放的未成年人,應做好安置工作,復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 ④人民法院處理繼承案件、離婚案件、要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受撫養權。 4、案例分析:兩名少年因故意殺人罪被公安機關逮捕,某電視臺派出記者當即作了報道,不僅將兩名未成年人的面目公諸于世,還將他們的犯罪行為予以公開報道,其中姓名、年齡等都清清楚楚。 (1)電視臺的做法是對還是錯?為什么?這兩名少年 電視臺不應該公開報道此事特別是這兩名少年犯的姓名、年齡及肖像,因為未成年人享有法律賦予的司法保護權利。 (2)你認為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該如何教育他們?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該以教育感化挽救為主,懲罰為輔,努力轉變他們的思想認識,使他們能改過自新。 (3)如果你是這兩名少年,你會采取什么方法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應該向有關部門舉報,對電視臺記者進行處理。 (4)法律對未成年人還有什么保護? 學以致用: 1、引導學生閱讀書上107頁的材料,可分小組完成,每個小組一個問題,判斷材料中的行為是否違法,最主要的是闡明理由。 1)受“女子無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響,父母要正在上初二的女兒進城打工: 這位女生的父母的決定是錯誤的。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家庭保護的規定,這種做法的危害是,使這位女生失去了正常學習的機會,缺乏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很容易造成這位女生知識的缺乏、思想和品德的扭曲。 2)國家有關部門查出并銷毀淫穢光盤: 淫穢、暴力、兇殺、恐怖書刊、音像制品對未成年人的危害主要有:①不想學習,只是成績下降,進而曠課、逃學、夜不歸宿,甚至留級、退學;②紀律渙散,不能自拔,常常以身試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深淵;③精神萎靡,行為放蕩,道德敗壞,喪失廉恥之心,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很多少年犯就是受這些不健康書刊、音像制品的不良誘惑后逐步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的。 3)學生違反班規校紀,班主任老師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 這是 4)一些地方的博物館、展覽館、文化館、科技館、體育場、公園等場所相繼對未成年人優惠開放: 這些活動是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 5)學生小王因為考試不及格父親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頓: 小王父親的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家庭保護的規定,小王父親應當以適當的方式方法教育小王。 2、“辨別四道防線?” 讓學生閱讀圖片,說出四幅圖片分別體現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哪一道防線。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拓展,四種保護還有哪些內容,請學生思考回答。 圖A屬于社會保護;圖B屬于家庭保護;圖 C屬于司法保護;圖D屬于學校保護。 課堂小結: 同學們,現實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現象較為普遍。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青少年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和法律給予特殊的保護,同時我們自己也應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權益。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這就是我們第二框題:“善用法律保護自己”將要學習和討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