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第一框題:“特殊的保護,特殊的愛”
第八課 第一框題:“特殊的保護,特殊的愛”
導入第八課教學:
通過前邊第七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矩、規則。而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社會生活需要各種規則,更需要法律的規范和保護,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法律是我們生活的“衛士”。沒有法律的保護,我們青少年能不能健康、順利的成長呢?請大家閱讀教材第102頁的“親身母親斥罵親身女兒”案例并分析:親身母親為什么要斥罵親身女?對母親斥罵女兒的事情,你是怎么看待?母親的行為是否違法?如果你遇到這樣的問題會怎么辦?這個案例給我們什么啟示?
案例中的小女孩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而被自己的親身母親罰跪、斥罵。母親的這種不正確的教育方式,不利于該女孩的健康成長,也侵犯了女兒的合法權益。
這個案例說明:在現實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需要國家給予特別的關注。為此,我國制定了專門的保護未成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我們青少年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應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那么,為保護我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我國法律作了哪些規定呢?我們應該怎樣運用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呢?這就是我們第八課“法律護我成長”將要學習和探討的內容。
第八課第一框題:“特殊的保護,特殊的愛”
教材分析:
第一框題:“特殊的保護,特殊的愛”,由“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兩目組成,分別介紹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有關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主要內容。
第一目:“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
主要介紹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的有關內容。通過小晨的經歷引出國家制定專門法律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是必要的。關于家庭保護,首先闡明了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長的搖籃,對他們的性格、道德品質、理想情操的形成有極大關系。然后介紹了家庭保護的基本要求是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撫養、監護職責;主要作用是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免受來自家庭方面的侵害,為未成年人提供適宜的家庭環境──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過分溺愛或不當管教。關于學校保護,首先說明學校保護的基本要求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并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實施保護;然后介紹了學校保護的基本內容,即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發展、人身權利的維護、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第二目:“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
主要介紹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有關內容。關于社會保護,首先通過某企業雇傭童工的案例,讓學生從感性上體會社會保護的必要性,指出社會保護要求全社會創造一種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其次指出社會保護包括社會、文化、身體健康、自由權、勞動權等五個方面的保護,并以兩幅照片介紹社會保護中的兩條規定。關于司法保護,首先指明“司法機關”指的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其次指出司法保護中主要有哪些保護,如設立少年法庭、對未成年犯罪不公開審理等。本目最后設計了兩個活動,幫助學生鞏固本框介紹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四道防線: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教學目標:
①理解法律在社會生活中尤其是在保護未成年人中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