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第一框題:“特殊的保護,特殊的愛”
(1)未成年人進網吧是否有利?
未成年人進網吧弊大于利。
(2)網吧老板的做法可不可以?為什么?
網吧老板不應該這么做,這些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經營者應當采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3)如何幫助在網吧中的未成年人擺脫誘惑?
可以通過說服教育,增強可以未成年人抵制誘惑的能力;還可以通過向當地公安局、派出所舉報違規網吧,取締違規網吧的營業執照。
(4)社會應該從哪些方面保護未成年人?
社會保護包括對未成年人的社會文化保護、身體健康保護、勞動保護、自由權和精神權的保護等方面。社會保護的基本要求包括:
①各級政府應創造條件,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并對中小學生開放。
②營業性舞廳、酒吧、網吧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③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想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
④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⑤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對有特殊天賦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應當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
4、什么是司法保護?說說你所了解的司法保護有哪些?
(1) 司法保護的含義:司法保護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專門保護措施。
國家司法機關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有關機關部門。
(2) 司法保護的基本要求(板書)
①辦理未成年人的案件,實行有別于審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引導學生看93頁插圖及有關少年法庭的說明。)
②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現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尊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③對人民法院免除刑事處罰,或者宣告緩刑以及被免除收容教養,或者服刑期滿釋放的未成年人,應做好安置工作,復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
④人民法院處理繼承案件、離婚案件、要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受撫養權。
4、案例分析:兩名少年因故意殺人罪被公安機關逮捕,某電視臺派出記者當即作了報道,不僅將兩名未成年人的面目公諸于世,還將他們的犯罪行為予以公開報道,其中姓名、年齡等都清清楚楚。
(1)電視臺的做法是對還是錯?為什么?這兩名少年
電視臺不應該公開報道此事特別是這兩名少年犯的姓名、年齡及肖像,因為未成年人享有法律賦予的司法保護權利。
(2)你認為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該如何教育他們?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該以教育感化挽救為主,懲罰為輔,努力轉變他們的思想認識,使他們能改過自新。
(3)如果你是這兩名少年,你會采取什么方法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應該向有關部門舉報,對電視臺記者進行處理。
(4)法律對未成年人還有什么保護?
學以致用:
1、引導學生閱讀書上107頁的材料,可分小組完成,每個小組一個問題,判斷材料中的行為是否違法,最主要的是闡明理由。
1)受“女子無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響,父母要正在上初二的女兒進城打工:
這位女生的父母的決定是錯誤的。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家庭保護的規定,這種做法的危害是,使這位女生失去了正常學習的機會,缺乏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很容易造成這位女生知識的缺乏、思想和品德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