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寶寶的經驗之談
再教育孩子的方面上,每個家長都有不同的方法。但是要是把寶寶教育成為一個有個性的寶寶呢,你還是那么自信的認為自己的方法對孩子的教育是沒有什么影響的。相信你看了下面的內容肯定就會改變自己的想法了。
孩子身上的有些特質是與生俱來的,即使再先進、再偉大的教育,也很難遏制住那些藏在孩子血液里的神奇力量發揮作用。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便就此放棄,相反,我們應該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這些可愛的基因問題。雖然這種演變的過程可能會耗時耗力,雖然最終我們也很難把暴躁易怒的小公主,轉變成大而化之的大姐大,但是更好地了解他和應對他,至少可以讓我們的心態和生活變得輕松一些。
愛挑剔的小孩:“怎么又吃這個破玩意兒啊!”
愛挑剔的孩子喜歡剛剛坐在汽車座椅里就抱怨:“怎么還不到啊?”之后,他會每個兩分鐘就重復一遍這句話。他還喜歡經常到廚房里面看一看,視察一下今天晚餐的食譜,然后感嘆:“怎么又吃討厭的菠菜啊?”公平地講,這些挑剔者都是心思細膩、頭腦縝密的孩子,他喜歡開動腦筋和觀察別人忽略的細節。
就事論事的處理辦法:
對他表現出你很愿意聽他的意見。 引導你家的小完美主義者說出他的期望值是什么,這樣你才能有做思想工作的機會。 對于這個頭腦清楚的小人,你不能糊弄他,因為那是在侮辱他的智商,而且會加重他今后的猜疑。所以你不能騙他說那不是菠菜而是西蘭花,而是直接告訴他:“今天就是吃菠菜雞蛋,不過飯后有好吃的冰淇淋。”對于這個喜歡在汽車后座上“裝領導”的小家伙,你也可以馬上告訴他:“我們路上需要7個小時,不過旅途中間我們可以下來散散步。”
如果你的誠懇態度不能扭轉他的嘟嘟囔囔,那么你可以馬上轉移話題:“你聽說東東家養了一只叫香香的小豬嗎?”
天長日久的調整措施:
挑剔的孩子通常在某些地方被壓抑或者信息受到封閉,因為很多事情不是他能夠決定的。所以,你應該嘗試給孩子一些決定自己事情的機會:給他介紹哪些cd適于長途旅行,而具體聽哪盤由他決定,或者他帶著他一起買菜,一起商量一份大家都滿意的菜譜。 事后,你可以詢問他決定一件事情的原因,以此來了解他的想法。 記住,每當孩子抱怨的時候,你一定要了解他到底在想什么,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充耳不聞的小孩:“是嗎?你說過嗎?”
這種孩子一般聽不進重要的信息,交給他的工作,要么做錯了,要么根本做不了。把爸爸媽媽的話當作耳旁風的小孩很多,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因為父母平日里對孩子的單方面訓導太多,而雙方交流太少。而且,很多情況下孩子確實是沒聽見——他太累了或是注意力在更有趣的事情上,那樣你的話自然就成了耳旁風。
就事論事的處理辦法:
你把重要的事情用簡短、友好和積極的方式再一次講給他聽,而且一次最好只說一件事,邊說邊看他的反應。 如果你懷疑他到底是不是在聽,就請他重復一遍你剛才說的話。如果他總是不能清楚地重復或者準確地回答你的問話,那么你應該檢討一下自己說話和提問的方式。 那些需要他記住的事情,想法辦通過比較新鮮的方式講給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