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課程教案4-18個月
未來影響
1、通過游戲活動,充分讓寶寶自我嘗試,逐漸地、一點點地提高能力,防止以后出現能力較差、膽小、依賴、愛哭等現象。
2、經常聽兒歌,聽音樂,并作簡單的肢體配合,對右腦充分刺激,更好的發展寶寶思維能力及豐富的想象力。
3、在游戲中,培養寶寶的觀察力及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大腦思維的良好發展。
親子課程教案中小月齡段的寶寶通過爬行、問好、母嬰律動、親子操、主操作演示、游戲等活動培養寶寶的交往能力、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寶寶的愉悅情緒;促進寶寶動作的協調發展。幫助家長學會保護寶寶的好奇心,通過探索發展寶寶的主動性。同時讓家長學會尊重和觀察寶寶,了解其心智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配合寶寶成長的需求,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課程按照月齡分為6個階段,結合寶寶成長規律及身體發育特點及成長關鍵期,針對嬰幼兒的體能、手眼協調、認知、音樂、社交等能力進行系統訓練,以教具、游戲活動相互結合,注重體現親子樂趣,育兒指導及家庭延伸性。綜合語言、精細動作、大運動、社會情感五大發展領域,從而促進寶寶的智能(iq)、體能(pq)和情商(eq)的綜合發展。通過日常生活能力培養以及獨立、專注、協調、秩序等習性,來奠定寶寶良好得人格發展基礎。
課例:
年齡:15個月~18個月課題:《放形板3》《毛氈扣》教具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嵌板;毛氈扣、衣飾框活動時間1個小時活動目標1.訓練手眼協調平面鑲嵌的動作,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發展觸覺.2.訓練手眼協調三指捏及粘的動作,感知毛氈軟硬對應關系.活動步驟 開始部分一、走線:介紹方法及目的(走線的主要目的是安撫寶寶的情緒,讓寶寶進入到課程狀態)二、律動:介紹目的(略)教師操作部分1.教師雙腿跪坐于地,用親切的語氣對寶寶說:“現在是老師的工作時間了,取—工作毯。”2.起身,緩步走到放工作毯的箱處,豎著拿著一塊卷好的工作毯,放在自己的大紅蘋果上“鋪—工作毯”右手打開,展示雙手食指和中指并攏沿著工作毯邊緣鋪平,教師所示范的這些動作,都是讓寶寶學習東西的取與放,培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性格。3.操作一:教師從工作架中取出教具,跪坐于大蘋果上,說課題名稱:“放形板”。右手將教具逐一從工作筐內取出放在毯的右下角。將工作筐放在毯外的右下角(在蒙氏課中,教具的擺放都有固定的位置,讓寶寶養成在工作中物品的正確擺放的習慣,培養良好的秩序感。)教師先將嵌板橫排排好,接著展示拇指、食指、中指捏圖形(鍛煉手指的分化)左手食指中指并攏沿著圖形摸一圈“摸邊”(讓寶寶通過手指的觸覺,感知圖形的形狀),接著左手再沿著嵌板的內側摸一圈,“摸穴”這是通過手指肌肉的記憶練習,感知圖形與嵌板的對應關系。將圖形放入嵌板后,再用左手沿著邊摸一圈,看圖形是否放得整齊“摸齊”。接著再同樣操作另外兩個三角形和正方形。4.錯誤控制練習:在第二次操作中,教師故意拿起一個圖形(如圓形)直接放入另一個圖形嵌板(如三角形)內,用圖形輕輕打擊嵌板,讓寶寶看到圖形不能放入嵌板內,搖搖頭,再重新拿起圖形,進行“摸邊”“摸圓”“摸穴”的操作,操作完之后,點點頭,讓寶寶知道這是正確的。錯誤控制練習,主要是培養寶寶自我糾錯的能力,讓寶寶在將來的日常生活中或處理事務上,能夠有更好的觀察力及判斷力。5。完畢后,將嵌板疊好,和圖形一塊放在右下角,再將筐擺在工作毯中,再雙手將教具放入筐內。再告訴家長:放形板的目的是訓練寶寶手眼協調平面鑲嵌的動作,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發展觸覺。最后雙手端起筐的兩邊,說:“從哪拿的,放回哪去。”將筐放在原來的位置,培養寶寶的秩序感,從小養成工作的良好習慣。操作二(略)教師在操作時語言精確、簡練,從而使幼兒更加專注于老師的動作,培養他們的觀察思維能力。幼兒操作部分1.讓寶寶自己去取工作毯,回到自己的小紅蘋果上鋪好工作毯,讓寶寶自己到工作架取喜歡的教具,培養他的自主能力.2. 在寶寶操作時,家長盡量不要多干涉寶寶的操作,讓寶寶從錯誤 正確,培養他們的觀察思維能力。唱名字(可調到開始部分)請寶寶逐一上臺,通過唱其他寶寶的名字以及介紹自己的姓名,年齡、喜好等,通過拍手唱自己最熟悉的名字感知節奏,并且加強表現力,培養落落大方的氣質、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以及自信、自尊及尊重他人的性格。 寶寶操通過豐富的竹竿操、紙棒操、模仿操等,鍛煉寶寶的上肢、下肢、舉、蹲、扭腰等動作,使大、小肌肉得到充分的伸展。并為接下去的游戲做熱身。親子游戲1。感統游戲:通過不同的專業感統器械,強化寶寶的平衡感,前庭覺、中樞神經系統及身體的協調等各方面能力。3.親子游戲:增進親子情感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溝通及社會交往能力,使寶寶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音樂活動通過好聽的旋律,培養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及節奏感等。再見歌和老師及其他寶寶一起唱再見歌,從小養成良好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