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評課
一、什么叫評課?
評課就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及由這些活動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判斷。
二、評課的意義
1、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主動性。
2、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3、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促使教師生動活潑地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三、評課的原則
它是進行評課活動時評價者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和指導思想。
1、實事求是原則; 2、坦率誠懇原則
3、兼顧整體原則; 4、鼓勵性原則
5、差異性原則; 6、方向性原則
四、當前評課中存在的問題
1、重聽輕評 2、敷衍了事 3、平淡膚淺 4、面面俱到 5、參與面窄
五、如何聽課
評課的前提和基礎是聽課,那么要想聽好一節課,應做好準備工作:
1、聽課前要有一定的準備。
◎解執教老師
◎了解所教內容
◎
(1)
(2)
(3)預習所用課本設想一下,假如讓我教該課,準備怎樣教法,以便聽課時有個對比。
(4)
2、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
◎在聽課時,應該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還要有虛懷若谷的態度。在課堂上不僅要聽,還要觀察,要仔細捕捉講課者的語言和表情,記下他每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
◎觀察時,既要看教,又要看學,二者兼顧。看授課人對教材的鉆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看學生的學,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生參與學習的情緒,學習的習慣。總之,要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是如何有機結合。
3、聽課后要思考和整理
聽完課后不能一聽了之。應該對課堂實況多回顧幾遍,進行反復的琢磨。
◎思考的辦法有很多,或翻翻聽課記錄,或與執教者交談,或將幾節“互相牽連”的課作一番比較,或寫一篇“聽課一得”,或干脆將他人執教的內容拿到自己班上試試
◎在分析、總結授課人講課情況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
◎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
◎我們聽課者還要注意分析執教者課外的功夫,看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和課前備課情況。這種思考對自己也會有很大幫助。
六、如何評課
(一)評教學目標
l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是否
全面、具體、適宜
◎
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
◎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
◎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識取
2、目標達成來看:
◎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
◎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
◎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點內容
◎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
◎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二)評教材處理
◎
教學目的的確定是否明確、全面、有針對性、導向性。
◎
教學重點是否把握準確。,教學過程是否做到突出重點。
◎
教學難點是否把握準確并得到突破
◎
教材的組織、處理是否精心。
教師根據教學必然、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充實與處理,重新組織、科學安排教學程序,選擇好合理的教學方法,使教材系統轉化為教學系統。
(三)評教學程序
1、看教學思路設計
◎看教學思路設計,符合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合不符合學生實際;
◎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否有一定的獨創性,能不能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
◎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
◎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的效果。
2、看課堂教學結構
課堂教學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
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一節好課的結構應是:
結構嚴謹、環環相扣,
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
密度適中,效率高。
◎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
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看有沒有“前松后緊”或“前緊后松”的現象
◎
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
,,,要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沒有教師占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的現象。
◎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
要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和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太少的現象。
◎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
要看優、中、后進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優等生占用時間過多,后進生占用時間太少的現象。
◎計算非教學時間,
要看教師在課堂上有沒有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和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
的現象。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思路,是側重教材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