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自帶錄音筆是否應該
入園三個月以來,王女士覺得浩浩在幼稚園的學習和生活都還不錯。但最近幾天,她發(fā)現(xiàn)了一些異常:“有一段時間,孩子的情緒波動很大,晚上睡覺做夢都在哇哇叫,我們帶他去檢查,但他并沒有生病。游泳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瘦得皮包骨。”幼兒教育
王女士接著說:“有一次,孩子的臉上出現(xiàn)一道紅印,我們問他怎么回事,他說其他小朋友踢了他的眼睛。另外一次,他回家給我們說,一個小朋友打了他。”王女士說,她曾就這些情況詢問老師,但老師說是其他小朋友在和她的兒子開玩笑。
這樣的答復不能讓她感到滿意,雖然園區(qū)有監(jiān)控視頻,但她住得離學校遠,也沒有太多時間去看監(jiān)控。她認為孩子與幼稚園其他小朋友的社交出了點問題,她想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
在被幼稚園老師發(fā)現(xiàn)時,是她給兒子帶錄音筆的第二天。
曾給當事老師道歉 但不認為錯了
前日下午,王女士被3名園區(qū)領導叫到一間辦公室,商談此事。
王女士說,在一個多小時的溝通中,她不能接受園方的觀點,“第一,學校并沒有規(guī)定孩子不能帶錄音設備進幼稚園;第二,學校有監(jiān)控設備,隨時都在視頻和音頻錄音,幼稚園是個公開的環(huán)境,我為什么不能錄音?”王女士一再重申,自己并不是不信任教師,只是想了解孩子在幼稚園的情況,才放了這支錄音筆。盡管認為自己的做法沒有錯,但據(jù)她說,她還是給兩名當事教師道了歉:“兩位老師,不好意思,沒想到這件事給你們帶來這么大的傷害。”幼兒教育
現(xiàn)在,園方還未通知王女士對此事的處理意見,只是讓浩浩先暫時不要去幼稚園。王女士最為擔心的是,這件事對三歲的兒子是否會造成影響。
各方說法
教育專家:
家長應與老師多溝通
李紅(成都大學師范學院教育心理系主任):家長心情可以理解,但手段不宜采用。孩子在3歲之前,一些價值評判、心理感受就會打下基礎。如果家長的做法和意圖被孩子知道了,會讓孩子對外界產生不信任感,產生過分的戒備心理。要知道,除了家人外,幼稚園老師可能是小朋友最可信賴的人,如果這份信任感被打破了,重新建立會非常困難。而且,這位家長對小孩的保護和關注也有些過度了。長此發(fā)展下去,對小孩的成長也是不利的。正確的做法是,尋找一個契機,引導孩子遇到類似情況該怎么應對,并與老師多溝通。放置錄音筆在孩子身上,很難達到家長的預期目的。
律師:
家長的做法沒有侵權
四川鼎立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燕:從法律層面上講,幼稚園的教學是對外公開的,家長的做法沒有侵犯老師的隱私權。除非有事先聲明,教學內容涉及商業(yè)秘密需要保密,不能攝錄。不過,從一個方面來說,家長沒有事先告知老師,使用錄音筆的做法有些過火。家長和私立幼稚園是合同關系。如果合同上沒有約定,幼稚園現(xiàn)在要單方面提前解除合同是沒有依據(jù)的。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 :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其他的途徑來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一些具體的情況,不是僅僅有這一種方法這對于孩子的要求來說還是有一定的作用力的。這對于孩子的影響來說還是有著怎樣的影響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