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教案做客(精選3篇)
小班數學教案做客 篇1
【活動目標】
1、能按物體的數量進行排序。
2、培養幼兒對自然數列的數序感。
【活動準備】
玩具(不同種類和數量)若干,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數玩具
1、有二人選玩具自由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將數量分別是1—5的玩具擺成一排。
2、教師伸出手指,幼兒說出它表示的數量分別是幾。
3、教師用手指表示某一個數量,幼兒分別說出(或拿出)相應數量的玩具是什么。
4、幼兒點數玩具1—5,并按1—5的順序將玩具排序。
二、觀察畫冊《歡歡去做客》
1、看一看,每個小島上有哪些小動物?
2、數一數,每種動物有幾只?引導幼兒按由少到多的數量說出動物的順序。
3、找一找,歡歡要去小兔家有幾條路可以走?沿著從1—5的順序走,應該走哪一條路才能到小兔家?
4、畫一畫,將歡歡沿著從1—5的順序走的那條路用彩色筆畫出來。
日常生活教育及區域活動投放材料:
1、請幼兒觀察數學《幫小動物找家》,引導幼兒根據氣球的數量,幫小動物找到相應的'房間,并根據內容編出故事。
2、教師利用飯前或離園前的時間,教幼兒學習歌曲《誰會這樣》,以備下次活動使用。
家園共育:
家長為孩子準備不同數量的物品,先讓孩子點數每種物品的數量,然后再按數量說出其順序(可由少到多或由多到少)。
附歌曲:誰會這樣
誰會飛呀?鳥會飛,鳥兒鳥兒怎樣飛?撲撲翅膀飛呀飛。
誰會游呀?魚會游,魚兒魚兒怎樣游?擺擺尾巴點點頭。
誰會跑呀?馬會跑,馬兒馬兒怎樣跑?四腳離地身不搖。
誰會爬呀?蟲會爬,蟲兒蟲兒怎樣爬?有腳沒腳都會爬。
小編希望這篇文章對需要寫幼兒園教案的親們有所幫助,祝愿各位工作愉快!
【相關拓展】
小班數學教案做客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的數量,理解數字與數量的關系。
2、學習根據點和數貼相應數量的蘋果寶寶,并能聽懂要求進行操作。
3、知道做客的基本禮儀,體驗去做客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
2.幼兒人手一缸魚、幼兒人手一個啪啪圈手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導入:
1.交流做客的禮儀。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到貓媽媽家做客,我們去別人家做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2.準備禮物。
師:想想看,嗯,貓媽媽最喜歡吃什么呢?魚。老師這里有好多魚呢,小朋友一人帶一缸魚送給貓媽媽好嗎?
二、基本部分
1.出發前的準備。
請幼兒仔細看好我們去貓媽媽家的路上都看見了什么?我們待會要原路返回的。
2.去的路上。
教師隨畫面的變化提問。
第一幅圖:兩座小橋
第二幅圖:三只小鴨子
第三幅圖:四棵小樹
第四幅圖:五頭奶牛
3、去家里做客。
1)、貓媽媽家到了,學習做客的.禮儀:敲門,貓媽媽在家嗎?
2)、給貓媽媽送禮物。
貓媽媽要求你們根據魚的數量(5以內)分別送到不同的數字下面。
3)、貓媽媽也要送禮物給我們。
(1)提出要求:貓媽媽要送手環給我們,不過她只做了一半,還有一半要我們自己想辦法做出來,要考考我們。
(2)介紹材料。
(3)幼兒操作:指導有困難的幼兒,提醒幼兒看清數字。
(4)交流:學習同伴之間相互檢查操作結果。
三、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復習做客的禮儀,和貓媽媽有禮貌地道別。活動結束。
小班數學教案做客 篇3
預設目標
1. 感知5以內的數量。
2. 能按物品的數量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1. 小木棍、彩筆若干。
2. 《數學》下P.9和P.10。
活動建議
擺木棍
—教師分別伸出手指1、2、3、4、5,幼兒說手指表示的相應數量,并擺出相應數量的木棍。
—引導幼兒分別擺出數量是1、2、3、4、5的五組木棍。
—幼兒分別點數每組木棍的數量后,按1、2、3、4、5的順序將木棍從左向右排序。
觀察畫冊《妞妞去做客》
—教師一邊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一邊講述:小兔邀請妞妞去她家做客,妞妞高興地答應了。說一說,妞妞去小兔家可以走哪幾條路?(鼓勵幼兒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說一說,每個小島上的小動物分別是誰?各有幾只?引導幼兒按由少大多的`數量說出動物的名字。
—指一指,妞妞沿著從1-5到順序走,應該走哪一條路?
—將妞妞沿著從1-5的順序走的那條路用彩筆畫出來。
—鼓勵幼兒根據畫面內容編成故事講給同伴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