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節課玩得真高興
新課標數學教科書在一些章節為學生設計了一些“數學小游戲”,以此來讓學生在玩中培養學數學的興趣,在玩中鞏固所學知識。在以往的教學中,我通常是象解決一道課后練習題那樣花上三五分鐘時間讓學生分組完成,結果是學生剛剛投入進去,就不得不匆匆忙忙收場,有的學生甚至連玩法都沒有掌握,所以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更別說在課下推廣了。在學完三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時,教材呈現了一個“數學游戲”:
①從0――9的數字卡片中任意拿出4張,編成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題目。
②求出商和余數。
③記下余數,作為自己的得分。
④每人重復上面的三個步驟繼續玩,看誰先得20分。
這個游戲設計得很巧妙,既可以調動學生玩的興致,又可以鞏固所學過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所有類型題目的計算方法。考慮到還有一小部分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掌握得不太好,于是我決定利用今天自習課的時間來做這個游戲。
一上課,我向大家宣布這節課的任務是“做游戲”,同學們嚴肅的臉上馬上綻開了笑容。我們一起制作數字卡片,接著我向學生介紹并示范玩法。每人先試著做了一遍,然后,我開始宣布游戲規則:
1. 以四人為一小組開展游戲。
2. 抽數字卡時數字朝下打亂順序隨意抽取4張,再從4張中任意抽取1張作為除數,若抽到0時重抽1張。
3. 每人準備一張演草紙,一起計算得數,并互相檢查,確認無誤后各自記錄自己的得分。
4. 先得滿20分者為贏。
游戲開始了,教室里熱鬧起來了,每個同學都積極地投入到游戲中。有的同學在為自己一次贏得了較多的分數而歡呼,有的同學在為自己這次抽的一組數計算時沒有余數而惋惜;有的小組在埋頭忙著計算,有的小組把頭湊在一起爭論著,齊來糾正某個同學計算時的錯誤……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中一節課時間過去了,可大家還沉浸在游戲的歡樂中,真不忍心打斷他們。當我讓同學們匯報收獲與感想時,有好幾位同學舉手說,他們已先得滿20分。有個同學說:“老師,我發現除數越大,余數大的可能性也越大,也就有可能得較多的分數。”又有同學說:“我原來對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掌握的不太好,通過游戲,大家為我糾正了錯誤算法,現在我會正確計算了。”還有同學說:“近來一直學習筆算除法,覺得數學知識又難學又沒意思,沒想到數學也可以在‘玩中學’。這節課玩得真高興,以后多上這樣的課該多好!”
我說:“今后我會為大家創造更多這樣的機會,不過這種游戲光在課上進行時間是不夠的,沒有進行完的同學課下接著玩,還可以回到家里和爸爸媽媽或好朋友一起玩這個游戲,好嗎?”
下課了,當我離開教室時,好多同學又坐在一起繼續玩著。是呀,愛做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如果教師多開動腦筋,把數學知識較好地融入到有趣的游戲中,豈不更好地體現了“讓學生在玩中學”,更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