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米全程跑教學設計(通用2篇)
50米全程跑教學設計 篇1
一、 指導思想:
本次課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提出的“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進行教育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采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互學互助共同提高。教師通過語言點撥、啟發、誘導;動作提示釋疑;評價、小結,使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掌握50米全程跑的動作方法。增強對體育知識的認識、了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能力。
二、 教學內容:50米快速跑 人教版 三年級
三、 單元計劃:本教材分為5次課,本次為第4次課
四、 教學背景分析
1、 教材內容分析
50米全程跑是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習內容,他是快速跑的典型項目,也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規定的項目和本年級的考核項目。這里的全程跑仍不是短跑技術過程的含義,而主要是通過50米全程跑的要求學生用全力快速跑完50米的距離,進一步改進跑的技術,發展速度素質和跑的能力及神經和心肺功能。
2、 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低年級學生,興趣廣泛,模仿力強,活潑好動、喜歡游戲。三年級的學生,處在長身體的時期,走和跑習慣和方法還沒有定型,身體發育還不完善,心理發育不成熟。如在教學中,以跑的各種游戲來教學,使兒童在活動中掌握跑的正確方法,培養學生的正確身體姿勢,形成良好的身體形態,發展學生的能力,為兒童提供展示自我的條件和機會,讓兒童體驗參加體育運動的樂趣,身心得到發展,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使95%的學生知道50米全程跑的四個環節,知道完整的技術動作要領。
技能目標:90%的學生能夠初步掌握50米跑的四個技術環節,完成50米全程跑。10%的學生能夠初步掌握50米跑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及途中跑技術動作。
發展目標:發展學生的速度素質和下肢力量和身體協調能力。通過游戲發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及協調性。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勇于拼搏,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
六、教學重點:站立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沖刺跑的四個環節的鏈接。
教學難點: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
七、教學手段:
教法:直觀教學法、講解示范法和練習法,通過講解和學生的練習,使得更好更快的掌握動作要領。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通過探究學習,逐步掌握完整的動作技能。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開動腦筋、互相幫助共同解決遇到的困難。
學法上,主要采用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嘗試中發現問題,然后通過小組練習、討論,經過教師提示悟出動作要領,理解道理,最后通過小組協作和個人練習等方法,解決問題,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練習,提高學習主動性。
八、教學過程
本節課在開始部分以三面轉法練習為主,使得學生感受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
準備部分以簡單的徒手操為主,使學生充分熱身。在專項準備活動中,進行了擺臂和高抬腿跑的練習,為后面的50米跑做鋪墊。
基本部分首先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說出50米全程跑的四個技術環節。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幫助學生學習站立式起跑及加速跑的技術動作。然后通過不同距離的快速跑練習,使學生體會50米全程跑的技術動作。引導學生慢慢理解,掌握,突破教材重難點。課上教師示范,學生示范技術動作,加強直觀教學。最后,讓學生體會完整技術動作。本節課安排游戲“運球接力” 發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及協調性。
結束部分通過放松操,使學生身心充分放松,并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本次課學習情況。
九、教學預設:
1、學生在練習中容易出現退后蹬不直,前擺不高。
教法:通過原地高抬腿跑,手扶同學肩斜身站立做后蹬抬擺腿練習。
2、途中跑時上體過于前傾或后仰。
教法:反復做20-30米途中跑,教師強調身體的正確姿勢。
十、場地器材:操場跑道 起跑線 準備線
十一、本課特色:
充分利用場地,盡量創造寬松的教學環境,以便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始終處于“愛學、樂學:的氛圍中,發展身體素質、激發思維、拓展能力、體驗合作、體驗成功。教師示范力爭做到規范、到位、輕松、自然、完整、講解盡量使用兒童語言,符合學生認知水平,重點突出,簡明扼要,把握時機有效指導。
十二、單元計劃(5次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正確的自然奔跑方法,培養正確自然跑的身體姿勢,發展靈敏和速度,提高奔跑能力。
2、學會自然站立式起跑,快跑50米并快速通過終點線的方法。通過練習使學生跑的正確、自然、放松、協調、持久,促進他們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3、養成勇于克服困難、互相鼓勵、合理競爭的意識和良好品質。
。ㄒ唬 發展跑的能力,養成跑的正確姿勢,學會快跑的方法。要求:跑的自然,跑得快,培養奮力爭先的精神。
重點:前腳掌著地跑成直線。
難點:跑的協調自然。
教法:示范、講解。反復練習。自由結伴學練。老師給予評價。集體隨著老師口令練習。1、原地做擺臂練習。2、原地做高抬腿跑的練習。3、原地做高抬腿跑加擺臂練習。4、慢跑加快跑的練習。5、50米快跑。
學法:學生記住動作。學生說出簡單的動作要領,完成動作連貫。展示學練成果。試著隨音樂節拍練習。知識點:記住動作要領,完成動作協調連貫。
。ǘ⿲W會自然站立式起跑的方法,發展跑的能力,提高快跑的技巧。要求:跑得快,跑得直。培養勇敢、頑強的品質。
重點:掌握正確的起跑姿勢,記住要領。
難點:起跑反應靈敏,后蹬地有力,動作連貫。
教法: 1、原地做高抬腿跑加擺臂練習。2、練習不同姿勢的起跑和自然站立式起跑。3、用不同音響(鳴哨、擊掌、喊跑等)練習快速反應。4、自然站立式起跑,向前跑10---15米。
學法:練習、觀察、聽講。學生記住起跑動作。自由結伴學練,展示學練成果。試著聽教師口令練習。知識點:記住要領,積極參與練習。
(三)發展跑的能力,學會途中跑和快速通過終點線的方法,提高快跑技術。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通過終點線,激發學生競爭的意識。
重點:掌握完整的全程跑動作,記住要領。
難點:跑得自然、輕松、快速,動作協調。
教法:復習。示范、講解全程跑動作。組織學生練習,老師給予評價。分組聽老師的口令練習。教師巡視指導糾正。1、原地擺臂,高抬腿跑結合的練習。2、快跑15米,快速沖過地上的終點線。3、50米全程快跑。
學法:練、觀察,聽講。學生分組練習。采用游戲方式進行,展示學練成果。試著隨音樂節拍練習。知識點:記住全程跑分成幾個部分,簡單說出。
(四)進一步鞏固快速擺臂、直線奔跑的快速跑方法。提高學生的奔跑能力。養成積極自信、進取向上的良好精神。
重點:站立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沖刺跑的四個環節的鏈接。
難點: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
教法:講解示范、教師提示動作要領,發不同口令的信號,組織學生練習站立式起跑及加速跑技術動作、教師講解示范50米全程跑技術動作。教師提示動作要領,組織學生練習30—40米中速跑,體會途中跑動作要領。組織學生做讓距跑游戲。組織學生完成完整的50米全程跑技術動作練習。在終點拉一條終點線,讓學生體會沖刺跑技術動作。
學法:積極思考,同伴討論、小組自主練習
。ㄎ澹┩ㄟ^考核,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并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和探索新的教學手段。
重點:跑的動作協調、輕松,沖刺不減速。
難點:快速跑完全程,爭取較好成績。
教法:1、復習起跑,沖過終點線的練習。2、練習50米全程跑。3、公布測驗標準與方法,分組輪流測驗。4、安排好準備測驗和測完學生的活動。5、小結。
學法:聽講。學生練習。2人一組考核。聽從教師指出的不足之處。男女輪換考核。知識點:知道自己成績,找出不足,今后改正。
50米全程跑教學設計 篇2
一、 指導思想:
本次課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提出的“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進行教育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采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互學互助共同提高。教師通過語言點撥、啟發、誘導;動作提示釋疑;評價、小結,使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掌握50米全程跑的動作方法。增強對體育知識的認識、了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能力。
二、 教學內容:50米快速跑 人教版 三年級
三、 單元計劃:本教材分為5次課,本次為第4次課
四、 教學背景分析
1、 教材內容分析
50米全程跑是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習內容,他是快速跑的典型項目,也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規定的項目和本年級的考核項目。這里的全程跑仍不是短跑技術過程的含義,而主要是通過50米全程跑的要求學生用全力快速跑完50米的距離,進一步改進跑的技術,發展速度素質和跑的能力及神經和心肺功能。
2、 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低年級學生,興趣廣泛,模仿力強,活潑好動、喜歡游戲。三年級的學生,處在長身體的時期,走和跑習慣和方法還沒有定型,身體發育還不完善,心理發育不成熟。如在教學中,以跑的各種游戲來教學,使兒童在活動中掌握跑的正確方法,培養學生的正確身體姿勢,形成良好的身體形態,發展學生的能力,為兒童提供展示自我的條件和機會,讓兒童體驗參加體育運動的樂趣,身心得到發展,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使95%的學生知道50米全程跑的四個環節,知道完整的技術動作要領。
技能目標:90%的學生能夠初步掌握50米跑的四個技術環節,完成50米全程跑。10%的學生能夠初步掌握50米跑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及途中跑技術動作。
發展目標:發展學生的速度素質和下肢力量和身體協調能力。通過游戲發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及協調性。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勇于拼搏,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
六、教學重點:站立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沖刺跑的四個環節的鏈接。
教學難點: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
七、教學手段:
教法:直觀教學法、講解示范法和練習法,通過講解和學生的練習,使得更好更快的掌握動作要領。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通過探究學習,逐步掌握完整的動作技能。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開動腦筋、互相幫助共同解決遇到的困難。
學法上,主要采用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嘗試中發現問題,然后通過小組練習、討論,經過教師提示悟出動作要領,理解道理,最后通過小組協作和個人練習等方法,解決問題,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練習,提高學習主動性。
八、教學過程
本節課在開始部分以三面轉法練習為主,使得學生感受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
準備部分以簡單的徒手操為主,使學生充分熱身。在專項準備活動中,進行了擺臂和高抬腿跑的練習,為后面的50米跑做鋪墊。
基本部分首先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說出50米全程跑的四個技術環節。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幫助學生學習站立式起跑及加速跑的技術動作。然后通過不同距離的快速跑練習,使學生體會50米全程跑的技術動作。引導學生慢慢理解,掌握,突破教材重難點。課上教師示范,學生示范技術動作,加強直觀教學。最后,讓學生體會完整技術動作。本節課安排游戲“運球接力” 發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及協調性。
結束部分通過放松操,使學生身心充分放松,并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本次課學習情況。
九、教學預設:
1、學生在練習中容易出現退后蹬不直,前擺不高。
教法:通過原地高抬腿跑,手扶同學肩斜身站立做后蹬抬擺腿練習。
2、途中跑時上體過于前傾或后仰。
教法:反復做20-30米途中跑,教師強調身體的正確姿勢。
十、場地器材:操場跑道 起跑線 準備線
十一教學后記:
充分利用場地,盡量創造寬松的教學環境,以便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始終處于“愛學、樂學:的氛圍中,發展身體素質、激發思維、拓展能力、體驗合作、體驗成功。教師示范力爭做到規范、到位、輕松、自然、完整、講解盡量使用兒童語言,符合學生認知水平,重點突出,簡明扼要,把握時機有效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