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動:美妙的聲音
活動三:自制響筒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在操作中感知,初步了解物體振動可以產生聲音。2、通過實驗了解不同物體可以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活動形式:小組活動準備:大米、小米、紅豆、蠶豆等,易拉罐若干,膠條等等。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通過傾聽,感知不同的物品發(fā)出來的聲音是不一樣,并根據的自已有的生活經驗,提出聲音的不同的假設,為即將實驗的結果進行推斷。 通過自己動手,尋找聲音的不同的原因,提高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引導幼兒自己找出物體發(fā)音的道理。 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的興趣。 一、師:教師出示自己制作的響筒,請幼兒聽是什么聲音?這幾個響筒的聲音一樣嗎?想一想為什么? 幼:幼兒分組進行探索。 自己動手發(fā)現其中的秘密。 二、師:請幼兒自己利用桌子上的材料制作響筒,聽一聽,聲音一樣嗎? 幼:自己動手探索、制作。 三、請幼兒互相玩小朋友制作的響筒。提出問題:你在晃動響筒的時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覺? 四、師:還有什么物體的聲音是不同的?小朋友可以繼續(xù)的研究。 對于幼兒提出的想法,我并沒有立刻下結論,而是引導幼兒去實驗,讓幼兒自己去驗證假設的對與否,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響筒,幼兒自己找到了發(fā)出聲音的原因。從這可以看出,幼兒也是很能干的,老師要相信幼兒,要給幼兒動手的機會,這樣,才能真正的促進 的幼兒發(fā)展。 讓幼兒繼續(xù)實驗,擴大探究的對象,引導幼兒將實驗延伸到家中,使得家園互動起來。
活動四:聽覺游戲 活動目標:1、運用聽覺,辨別各種聲響。2、知道要愛護耳朵。活動形式: 小組活動準備:1、錄音機及錄有各種聲響的磁帶;2、各種打擊樂器等。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通過聽覺,能夠辨別出聲音的不同。 繼續(xù)感知各種樂器的聲音是不同。 讓幼兒懂得耳朵對我們的重要性,并學會保護耳朵的方法。 一、 游戲:猜聲音 放錄音,請幼兒仔細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請幼兒辨別汽車、火車、流水、下雨等聲音。 二、 游戲:什么樂器在唱歌 先請幼兒敲一敲鈴鼓、手鈴、三角鐵等樂器,記住樂器的名稱,然后老師擋住樂器,請幼兒聽一聽什么樂器在唱歌。說對了,可以請幼兒敲一敲樂器。 三、討論:我們如果沒有耳朵,可以聽見這些聲音嗎?我們怎樣保護我們的耳朵。 幼兒積極的說出這是什么聲音?幫助幼兒豐富了有關聲音的生活經驗。 在活動中,通過獎勵,幼兒積極的回答這是什么樂器在歌唱,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我們在以后的活動中就可以靈活運用,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 前面的兩個游戲已為這個問題奠定的基礎,從而,使幼兒很快明白了愛護我們耳朵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