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的初步認識
然后讓學生通過一些活動來進一步感知角,如用兩根硬紙條做成活動的角(能轉成大小不同的角),用紙折成大小不同的角等。接著通過例2教學畫角。最后通過“做一做”,引導學生找一找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鞏固角的認識。
教學角的認識時,可以先引導學生觀察剪刀、吸管、水龍頭等實物圖形,指出這些物品上哪里有角,教師用色線標出這些角。在此基礎上,教師把這些角畫出來,告訴學生這些圖形都是角,并說明角的各部分名稱。然后帶著學生用兩根硬紙條做一個活動角,并轉動出大小不同的角,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觀認識。再讓每個學生拿一張紙,和老師一起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并讓學生指出這些角的邊和頂點。
教學畫角時,教師先說明畫的方法,做出示范,再讓學生畫,教師進行指導。
做“做一做”第1題,既可以在教室里找,也可以作為一個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其他情景中找,回到班里進行匯報交流。
2.直角的初步認識。
教材通過例3,引導學生觀察國旗、椅子、運動員身上的角,說明這些都是直角。再通過讓學生折紙做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接著通過例4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說明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比一比,并教學用三角板畫直角。最后通過“做一做”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直角。
教學直角的認識時,可依照前面角的認識。讓學生在出示的實物圖中找角,教師指出這些都是直角,并畫出直角。接著讓每個學生拿出一張紙和教師一起折出直角。再通過例4說明,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并以檢驗折出的直角為例,說明比的方法:先要將三角板上直角的頂點和角的頂點重合在一起,再將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條邊跟角的一條邊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條邊是不是也和角的另一條邊重合;如果沒有重合在一起,這個角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這個角就是直角。然后讓學生用這個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再比一比數學課本封面上的角和例4中紅領巾上的角。
教學畫直角時,教師可先說明畫法,做出示范,再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并說一說是怎樣畫的。
“做一做”第1題,找到直角后,可讓學生用三角板進行檢驗。
3.角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材結合角和直角的認識,在教科書第43頁為學生提供了一些生活中有關角的實例:工程師用的角尺、大吊車,啟發學生去尋找生活中的角的應用的實際例子。
可以結合“角的初步認識”進行,當學生初步知道什么是角以后,讓他們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如果可能老師可以將學生列舉的實例展示出來,然后出示本實例。
4.關于練習八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1題,要求學生通過觀察能區分出題中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判斷后,可讓學生說說理由。如第2個圖,可以引導學生說兩條線相接的地方不是一個頂點,而是一段彎曲的線,所以不是角。
第3題,通過此題,使學生了解到:角的大小與畫出的邊的長短無關。練習時,可以讓學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教師還可以把這兩個角做成投影片,把他們重疊上來驗證。
第4題,可以先讓學生直觀判斷,再用三角板來檢查題里的角是不是直角。
第5題,如沒有釘子板,可以讓學生在點子圖上照樣子畫出兩個圖形,并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檢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