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學反思
知識點和學習方法
1. 借助拼音認讀"央,瓦,莊,嚴,闊,矗,碑,周,毯,似,拼,案,壇,跡,廈"15個生字.特別是要能讀準后鼻音,翹舌音和第三聲的生字.
2.通過課文上下文和老師的講解,課件的展示理解四字詞語"綠樹成陰,鮮花盛開,風景優美,來來往往,高樓大廈,名勝古跡".
3.熟讀課文,理解文意,熱愛祖國的首都.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題,檢查預習
師板書課題,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
二, 聽,讀學文
1.聽錄音機范讀,要求學生留心聽,記好自己不會或者難讀準的字的讀音.
2.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師范讀,齊讀,并在此過程中講解四字詞語的意思.
3.讓學生在文中找出四字詞語.
4.四小組輪流分段朗讀課文.師評價,講解,并提醒學生做好筆記.
三,指導寫字
1.師板書生字拼音,"我寫你拼".
2.指名拼,并說出該字的筆順,"你說我寫".其他學生當評委.師相機強調筆順,結構.
3."我指你讀".
4.生描紅,練寫,完成書p48.師巡視,檢查學生書寫情況并酌情輔導.
課后反思
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咱班的課堂常規有了進步.同學們都漸漸能當好小評委了,而且在教學活動形式轉換和環節過渡時與老師配合得很好,節省了課堂管理的時間.
此外,同學們寫字越來越認真了,背誦課文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但是老師花在字詞上的時間較多,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把握得不夠好.
《北京》教學反思
建始實驗小學 唐開菊
《北京》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里面的一篇課文。這組課文共由《識字二》《歡慶》《北京》《我們成功了》《看雪》這幾篇課文組成。全組課文都是圍繞“愛祖國”來進行選材編排的。其內容突出了歌頌祖國的悠久歷史、大好河山、燦爛文化和民族精神,其目的是培植學生愛祖國、愛首都、愛中華民族的情感。《教參》要求在本組課文的教學中要多讓學生進行朗讀,在讀中感悟文中蘊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同時要求學生課前搜集相關資料,加深對祖國的了解和認識,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的贊美、熱愛之情。
《北京》是我們祖國的首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我想作為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知道。但作為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雖然對北京略知一二,但北京到底有哪些美麗的地方?“美”在哪里?如果沒有去過北京的孩子或沒有父母幫助認識北京的孩子可能都不是很清楚吧!但讓這些孩子能更直觀地認識北京,讓其心走進北京,熱愛北京。我想這是一個語文老師教會孩子學會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燦爛悠久的歷史的第一步吧!所以我決定選下這篇課文,在 “教學開放周”活動中,讓我自己和學生一起去更多地感受、了解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
選定課文后,我就在想,北京雖然常掛在我們的嘴邊,其實它離我們還是很遠的,它到底是怎樣的一座城市對于孩子們來說更是模糊的。而本組課文又要求通過學習,讓學生能更直接地感受到祖國的美。
于是我在執教之前安排了自己和學生收集與“北京”有關的資料“三步曲”。我首先要學生搜集北京的歷史資料,對“北京”這座城市的歷史有大致了解;接著我要學生搜集北京到底有哪些 “美麗”的地方;最后我按課文內容有的放矢地布置學生收集“天an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柏油馬路”“立交橋”、“名勝古跡”、“優美公園”“高樓大廈”等,讓學生把對“北京”的認識從整體到部分進行“聚焦”,抓住重點對北京的美通過“窺一斑見全豹”的形式呈現出來。結果學生興趣昂然,每個孩子都通過電腦、摘抄、剪貼等多種途徑認識、了解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