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教學反思
暢想奧運,“沸騰”心靈。 千言萬語都匯成了一句話“2008,北京!”這里面,都有哪些心里話呢?我和學生們一起參看著插圖,一起想象,請孩子們談談他們此刻的心聲。 有的學生說:希臘雅典奧運會上,我們得了32塊金牌。2008年奧運會,我們要贏得的更多金牌! 有的學生說:我國以前在奧運會上,曾經得過第三名、第二名,這一次,我們要往第一名的目標上努力! 有的學生說:奧運會的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我們一定會做到的! 有的學生說:我國舉辦的這一屆奧運會,一定會非常成功,全世界的人都會覺得我們中國人了不起! 孩子們的話感染了我,我由衷地說:2008年,在中國,在北京,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運動員,不分民族、不分膚色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站在同一個評分標準上,進行公平的競爭,實力的較量。這是體育的盛會,更是民族精神的盛會!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為這一天而努力,會為向世界展示真正的中國形象而努力! 我們一起努力,加油! 這時,我們又一次讀起全文,透過文章澄澈的眼睛,我們和作者一樣,胸膛中沸騰了一顆火熱的中國心!
我對教材的理解及處理
1、第一自然段是兩個重復的感嘆句。強烈地表達了成功的喜悅。在這,要讓孩子充分的體會。但是如果一開始就讓學生體會、朗讀,學生可能會有不知所措的感覺,就是讀也是拿腔拿調式的。所以,在這句的處理上,我采取先暫時放一放,通過“中國贏的是什么?”這個問題過渡到第二自然段。講到申奧、看過當時的場景再來讀這句,學生的體會更深。也能讀出一些真情實感來。
2、第二自然段主要就是抓“剛剛、沸騰”這兩個詞體會宣布時人們喜悅之情的瞬間爆發。“沸騰”原指水燒開時的景象,在這比喻當時歡呼雀躍的場景。教學時,通過先再現水沸騰的景象過渡到北京當時的場面。學生可以理解地比較透徹。而通過老師的一段敘述也把“剛剛、沸騰”有機結合了。
3、第三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這是一段場面描寫,第一句是寫人多,后面的2、3、4、5句是人們慶祝情景,最后一句是一個總結。教學時,先引導孩子想象當時人多的場面,通過抓住“人山人海、四面八方、潮水、涌、早已、還是”引導體會人多、舉國歡慶。后面幾個并列的句子放手讓孩子自己讀、自己找、自己說,再有機整合成完整場面,加上視頻的渲染,有效過渡到“天安門廣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4、最后一節是畫龍點睛之筆,“2008,北京!”里包含著豐富的內涵,通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里話,補充“2008,北京!”的內涵,再上升一個層次。
這堂課,教師還可以再勇敢一些,多信任孩子一些。讓孩子能有更多的時間自己讀書、自己思考、自由交流。
另外,二年級開始了,生字教學的側重點、方式方法也應和一年級時有所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