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三冊識字5教學設計
*師生拍手對讀。
*小組比賽讀。
師:過渡:真好,大家團結一心過了一關又一關,真是:人心齊,泰山移。現在,我們勝利在望了,能有信心攻克最后一關嗎?
三、古今結合,理解生字,指導書寫。
1、師:有兩個生字兄弟,樣子長得非常象,他們就在這里頭,如果找到的我數三下以后就站起來說。
2、學生說,出示課件。斤—折
師:過渡:這兩兄弟不但樣子長得象,而且有著很大的關系呢!
3、學習“斤”字
*學生觀看錄像
(錄像的內容為:“斤”字的古代寫法,從古字到今字的演變過程,以及“斤”字表示斧子的意思。)
(通過觀看錄像,讓學生對“斤”字的古形與古義有所理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本字形的記憶,而且可以啟發學生對其他有關的字形與字義的理解)
觀看錄像后,師問:斤字是象形字,古代是指什么?(生:斧子)
*老師范寫指導:注意橫撇和豎撇。橫撇和豎撇是斧頭,而一豎是斧柄,應該寫直。
*生在本子上練寫。
*展示臺上指導糾正。
4、學習折字
*師:折字是會意字,你能根據斤字的學習想想這個字表示什么意思嗎?
生:“折”字的提手旁表示手的意思,“斤”字表示斧子,那么,“折”字表示用手拿起斧子把一些東西砍斷,東西斷開兩邊就表示“折”。
(剛學完的“斤”字記憶猶新,引導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自我創新。)
*指導書寫,注意提手旁,結構是左窄右寬。
*伴音樂,學生練習寫字。
*自由拿出來評議。
5、老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只學兩個生字,下一節課我們再把剩下的生字學完,然后收集諺語。
四、布置作業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關于團結的諺語,諺語真有意思,這里老師收集了一些其他的諺語大家讀讀吧!回去以后大家來一起收集諺語吧!
附:課文內容
識字5
人心齊,泰山移。
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諺語集錦: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練手腳慢,兩天不練丟一半,三天不練門外漢,四天不練瞪眼看。
◆十年練得好文秀才,十年練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練,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勝讀十年書。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為。
◆力是壓大的,膽是嚇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說無憑,事實為證。
◆湖里游著大鯉魚,不如桌上小鯽魚。
◆口說不如身到,耳聞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萬句言語吃不飽,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來的,船是一櫓一櫓搖出去的。
◆千學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練。
◆久住坡,不嫌陡。
◆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兒寬。
◆不下水,一輩子不會游泳;不揚帆,一輩子不會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