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教學設計9
【學情分析和設計思路】本班男生占四分之三,大多數活潑好動,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但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充滿了好奇。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口語訓練,他們已經越來越喜歡口語交際了。本次口語交際安排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之后,教師將教材內容“帶孩子們到公園里找春天”改成“到校園里找春天”。本地沒有公園,大部分孩子也沒有去過公園,而本地有著美麗的大自然田園風光,本校又是泉州市的“綠色學校”,教師充分發揮本地本校資源,調動孩子們到村外田園,在校園里找春天,從課堂向課外延伸,加強實踐,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在交際過程中主動的和創造性的表達。
【教學準備】
1、教師收集有關春天特征的錄像資料。
2、引導學生收集有關春天的資料,如圖片、兒歌、諺語等。
3、布置學生把找到的春天畫下來。
4、指導學生制作木牌。
【教學過程】
一、找春天
1、師生交談:
小朋友喜歡春天嗎?
(喜歡)
為什么?
(春天花兒開了,小草綠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春天的風兒輕輕地吹,真舒服!春天我們可以去放風箏……)
小朋友,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大自然可美啦!今天,老師想帶同學們到大自然里去找春天,喜歡嗎?
(學生歡呼雀躍)
老師注意看著每位小朋友,看看誰的眼睛是亮晶晶的。
2、看錄像:
錄像內容《大自然田園風光》,并配上《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師帶領孩子們找春天。小朋友,把你們找到的春天說出來吧。
(學生爭先恐后地說看到的春天:農民伯伯有的在耕地,有的在插秧;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都開了;青蛙出來捉害蟲了;田野到處綠油油的;燕子媽媽帶著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3、師小結:
小朋友眼睛里的春天真美啊!原來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主導,教學伊始,教師帶領學生看錄像,找春天。春天有多美,有多迷人,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激起學生把找到的春天告訴大家的欲望。
二、畫春天
1、檢查“特別的作業”:老師昨天布置了一項特別的作業,讓小朋友也到大自然里去找春天,找到了嗎?
(學生把找到的春天一一放在桌面上,那是一幅幅美麗的春景畫。)
2、誰來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么?
(學生主動拿畫上臺說自己找到的春天,教師相機引導。師在引導時不僅要注意學生說話的內容,而且要注意說話的順序。要求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說話。)
3、師小結:小朋友畫筆下的春天真美啊!原來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畫筆下。
在感悟了課文《特別的作業》之后,教師再次布置學生把找到的春天帶到課堂上,學生已經懂得了尊重花草樹木的生命,他們把找到的春天畫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春景畫。這些圖畫是學生細心觀察感悟出來的,再讓他們說,是再一次的感悟過程,從而激發學生表達對春天的熱愛。
三、頌春天
1、從古到今人們寫了不少詩歌來贊美春天,你想用什么來贊美春天呢?
(教師引導孩子找《語文同步閱讀文庫》中描寫春天的詩歌;回憶唱過的有關春天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