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情感與態度目標: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水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理解水的變化是一種自然現象。體會“落、打、飄”動詞的運用。
教學準備:卡片、故事錄音、反映水的變化的錄像片或課件。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2、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懸念激趣,初讀感悟
1、謎語導入。(小石猴,人人夸,七十二變本領大,保護師傅去取經,路上妖魔個個怕。謎底:孫悟空)
2、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和孫悟空一樣會變的朋友。揭題。生讀課題。
3、我到底是什么呢?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4、學生先看動畫朗讀,激發學生讀書興趣。
5、學生自由讀課文,匯報展示。把你最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同學聽。
二、識字教學
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會認"中的11個字。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指認,交流識字的方法。
2、請同學來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生字和詞語。
3、學生在小組內用生字魔方學習生字。
4、師檢查自學情況。全班匯報識字方法。
三、寫字教學
1、出示"我會寫"中的"沖、曬、池、浮"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的特點,以及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認為難寫的字。
2、教師范寫。邊寫邊強調重點。如:"曬"的第九筆是豎彎,不是豎彎鉤;以及"兩點水"和"三點水"在寫法上的異同。
3、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教師巡視,師生共同評議。
四、精讀生悟。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一找,水會變成什么呢?(云)師板書。
你從哪里讀出來它變成云的呢?
2、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讀出云的美麗。(充分利用課件,給學生展示看云的圖片,直觀感受云的美麗。)
3、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水還會變成什么呢?(雨、雹、雪)師板書。
4、你最喜歡水變成什么呢?請你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吧!
5、引導學生體會“落、飄、打”三個詞運用的貼切。
雨是怎么下來的?(生:落下來的)。
雪花是怎么下來的?(生:飄下來的)。
雹子是怎么下來的?(生:打下來的)。
這里的三個動詞是什么?它們的位置能調換嗎?為什么?
學生都能通過對“落”、“打”、“飄”這三個動詞不同意義的感知而作出判斷,加深理解。
6、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讀出水變化的神奇。
那么,你們能不能通過自己出色的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來感受它們下落時的輕重快慢呢?”學生的興趣又一次被激發,思維又再次被激活,一個個又搖頭晃腦、有滋有味地讀了起來,并都在“飄”、“落”、“打”這三個字的讀音處理上做文章,反復嘗試,相互提示。
6、理清文章的脈絡,突出一個“變”字。
生看課件。師小結水變化的神奇,水會變成汽、云、雨、雪和雹子。幫助學生對課文的加深理解。
五、總結交流。
1、說一說,生活中你還見過水的變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