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鴨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新詞。
2.通過丑小鴨的故事,培養學生的思想行為。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從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時要正確地認識自己。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講故事揭示課題。
1.聽老師講配樂故事。(思考:故事講的是誰的什么事?)
2.回答問題,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1)從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2)學課文你想知道什么?
二、理清課文
1.小聲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要求:讀準字音。邊讀邊用鉛筆標上各自然段序號。)
(1)指名讀。
從第1段里你知道了什么?
(2)出世:出生。本課指小鴨子從蛋里孵出來。
(3)指導朗讀。
這一段主要記敘鴨媽媽臥在稻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所以我們讀這一段要用陳述的平穩語氣。
范讀,指名讀。
過渡:過了幾天,孩子出世了,長得什么樣,我們學習第2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1)出示圖一,說說圖意。
①圖上五只小鴨長得什么樣?
②還有一只小鴨長得什么樣?它們看到這只小鴨什么表情?它們會想些什么?(它們看到這只小鴨都非常的驚奇,它們在想,這只小鴨長得可真丑啊!)
③這個丑小鴨見到大家用這樣的目光看著它,它會怎么想?(為什么它們用瞧不起的目光看著我?)
(2)學習本段內容。
①指名讀。
為什么大家叫它丑小鴨?(因為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②指導讀。
這段主要寫丑小鴨出世和它為什么叫丑小鴨這個名字。所以我們讀這段就要把它長得丑的樣子讀出來。
丑小鴨來到世界上,在家里處境如何呢?我們學習第3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1)出示圖二,說說圖意。
哥哥、姐姐、大公雞和家里的小姑娘怎樣對它?
大家對它都不好,丑小鴨怎樣做的呢?
(2)思考:為什么大家都討厭它,只有鴨媽媽疼愛它?(因為丑小鴨太丑了,所以大家都討厭它,而鴨媽媽畢竟是它的媽媽,無論孩子多么丑,媽媽總是疼愛的。)
想一想:丑小鴨為什么離開家?
4.學習3、4自然段。
(1)默讀 課文4、5自然段。
思考:1、他離開家,去到什么地方?遇到什么困難?
2、在蘆葦地里,它為什么在悄悄地過日子?(因為它怕別人發現,欺負它。)
(2)理解詞語:
譏笑:譏諷和嘲笑。悄悄:沒有聲音或聲音很低。
潔白:沒有被其他顏色污染的白色。
羨慕:因喜愛而希望得到。本課指丑小鴨看見潔白美麗的天鵝,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只漂亮的天鵝。
(3)指導讀。
丑小鴨落到了最悲慘的地步,讀這一段應該怎樣讀?
(過渡:天越來越冷,湖面結了冰,丑小鴨又怎樣了?我們學習第5自然段。)
5.學習第6自然段。
(1)抽生讀。
(2)從這段你知道了什么?
(3)幸虧:多虧。
過渡:農夫給丑小鴨帶回家,后來怎樣呢?
6.學習第7自然段。
(1)出示圖四,說說圖意。
潔白的天鵝就是那只丑小鴨?當它看見自己變成了潔白的小天鵝是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