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的夢》教學設計
前蘇聯政府很快批準了科羅廖夫的報告,加快了在哈薩克大草原建設衛生發射基地的步伐。科羅廖夫受命于非常時刻,他深知這一項極其重要而且特殊的使命,容不得半點馬虎。他率領一批火箭專家、高級技術人員,開始了一場爭分奪秒的戰斗。
憑著淵博的火箭知識,科羅廖夫知道,要把人造衛生送入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必須具有足夠推力的運載火箭。但是,他們當時只有單級火箭,而單級火箭的推力顯然太小了。
怎么辦?
科羅廖夫苦苦思索著。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他們的計劃也就無從實現了。突然,他想到了“宇航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為什么不向他請教呢?
于是,科羅廖夫登門拜訪了齊奧爾科夫斯基——一位影響了科羅廖夫一生的人物。
聽完科羅廖夫的問題,齊奧爾科夫斯基陷入了沉思:單級火箭推力太小,那么雙級、多級火箭呢?
“雙級、多級火箭?”
“對?
科羅廖夫頓時豁然開朗,他根據齊奧爾科夫斯基“火箭列車”設想,開始設計具有理大推力的運載火箭。在研制過程中,他不斷完善“火箭列車”的設想,提出串并聯或并聯的方式組成多級火箭或捆綁式火箭。
眨眼間,兩年過去了,科羅廖夫的研制計劃迎來了最關鍵的時刻。1957年10月4日夜晚,哈薩克大草原衛星發射基地上,一派緊張、激動的景象。
衛星發射基地的中央,矗立著一枚巨大的兩級火箭。在強烈的探照燈光照射下,它是那么的耀眼,就像一柄利劍,傲然指向神秘莫測的蒼穹。
發射的時刻終于到來了。科羅廖夫緩緩穩步向前,親手點燃了導火線,然后迅速撤入掩蔽部。
最后30秒、20秒、10秒……
四周一片寂靜,唯有導火線“哧哧”燃燒的聲音,人們緊張得連大氣也不敢喘。
5秒、4秒、3秒、2秒、1秒!
“轟”的一聲巨響在耀如白晝的火光中火箭沖天而起。
發射成功了!科羅廖夫和同伴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火箭載著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把這顆重83.6公斤,帶有兩個無線電發射機的鋁合金小球送入了地球軌道。
當科羅廖夫和同伴們收到這個小球上發射回來的無線電波時,他們無比激動地大聲歡呼:
“成功了!我們成功了!人類進入宇宙航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