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四冊《山寨》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
理解課文意思,書寫生字,掌握生字。
教師點撥
學生活動
1、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1)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 指名讀新詩。
2、學習新詩,討論不明白的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炊煙” “七拐八彎”
“青藤垂掛房檐”
詩的最后一句——“多虧小狗幾聲汪汪,才把客人喚到門前”,不理解。
對于問題,先大家討論解決,教師只對難度大的地方作必要引導,解釋。
3、小小畫家快行動,在書上畫一畫山路,看誰畫的好。
學生畫,教師巡視,做個別指導。
給大家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畫。
大家再改一改,畫一畫。
識字
讀詩
提出你在學習過程當中遇到的不懂的問題,
討論,你能解決誰的問題,幫幫他。
學生動手畫,邊讀課文,邊畫,便理解。不求畫的像,但要爭取畫的有詩里的意思:山路應當是盤旋的,而且時隱時現(xiàn),“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比一比,看一看,評一評,誰是小小畫家。
再畫一畫,看這次畫得怎么樣。
課后評析:
針對學生生活在平原,對山的認識不深,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我采用教師描述山區(qū)風光,欣賞有關山區(qū)風景圖片,加強對山寨的認識,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