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教學情境,喚起生活經驗
1.上課一開始,多媒體展示雷雨前后的場面,并配有刮風、下雨、打雷的聲音。
2.教師問:“夏天,一場雷雨過后,你最喜歡干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
3.教師繪聲繪色地描述:“夏天,一場雷雨過后,空氣特別清新,一條彩虹掛在天空。池塘里水滿了,明晃晃的,像一面大鏡子,碧綠的荷葉上晶瑩的水珠滾來滾去。一切都是那么美,那雨后的廣場是什么樣子呢?趕快去讀一讀吧!
【這樣的情境創設,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
三、體驗生活,感情朗讀:
過渡:小朋友都讀得這么帶勁,一定很向往,那就讓我們一起到雨后的廣場去看一看,玩一玩吧!
學習第一小節.
1.學生自由讀第一小節。
2.說說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學生的生活情感被激活后,一定會紛紛張開想象的翅膀,爭先恐后地描述想象中的孩子們玩水的快樂情景。】
3.如果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你會怎么玩呢?
【這樣的設計,把學生帶入那特定的玩水情境,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訴說起自己和小伙伴玩水的種種趣事,感受體驗那快活似神仙的童年生活!
4.讓我們和書中小朋友一起像“赤腳神仙”一樣,開開心心地讀第一小節吧!請你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想讀幾遍就幾遍,看誰讀得最快樂。學生可以輕聲讀,也可大聲讀,可一個人單獨讀,也可以同桌合讀還可跑下座位找好朋友一起讀,反正方式不拘。最后指名讀,并讓其他同學評議一番,說說理由。
【學生在互相交流中,感受會越來越深刻,情緒會越來越投入,讀得也會越來越好!
學習第二、三小節
過渡:在這片海洋中,一位小哥哥也帶著妹妹來踩水了,請同學們自讀2、3小節,找出表現哥哥快樂的句子。
1.交流體會中朗讀第二小節
(1)師:快樂似神仙的小哥哥在干什么?
(看圖說)
生:小哥哥使勁地踩著水。
師:“使勁”還可換成什么詞?(用勁、帶勁、起勁)
(2)指導朗讀第一句:
現在你腳下有一潭積水,請你用勁地踩一踩。踩水快樂嗎?把這份快樂帶進句子讀一讀。(指名多人讀)
(3)指導朗讀第2句:
a他喊:“妹,小心,滑!”
師:可是,他光顧著自己玩了嗎?你從哪句話讀懂的?(你真會讀書!)你就是那個小哥哥,小哥哥,你好!你妹妹緊跟著過來了,你親切地喊:“……”(細節指導:聲調提高或短促)還有誰想讀?你為什么聲音這么響?(廣場上人很多,聲音低了妹妹聽不到。)
師:真是個細心的哥哥。如果妹妹遠遠地,你應怎么喊?(高聲地喊、親切地喊、急促地喊)
師:老師聽出來了,同樣一句話,“妹,小心,滑!”我們可以親切地喊、高聲地喊、急促地喊,但都喊出了小哥哥關心妹妹、愛妹妹的一片兄妹之情!
(4)齊讀第二節:
這樣的好哥哥,你們喜歡嗎?你還想當嗎?讓我們一起讀讀第二節,看誰更像好哥哥!
2.默讀第三節,引導學生質疑
師:摔了跤的小哥哥又會有怎樣的表現,我們還是看看第三節吧!請小朋友們默讀第3節。邊默讀邊想一想:讀了這一節,你有沒有什么疑問?可在句子邊上做上記號或寫出你心中的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