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教學預案)
絕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弄清詩句的含義,在解詞理句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的大意。重點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教學準備]大幅彩貼畫、錄音帶(機)、小黑板、大黑板上板書好全詩。
[教學間時] 一課時。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透景悟情,通過圖畫再現詩人作詩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歡快心情;理解詩句大意,領悟“含”字意思。
[教學過程]
小朋友們好,認識我嗎?我是三年級的老師,姓王,所以你們就可以叫我—— 。悄悄告訴你們,我的孩子就在你們二年級一班,所以,在我的眼里,你們也就像是我的孩子了,我很高興能與你們一起上課,你們呢?
一、課前游戲 (詩畫對對碰)
1、 出示畫面,猜背古詩
小朋友,我們在上課之前先來做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就叫“詩畫對對碰”,老師出示一幅畫,你能根據畫面猜出一首古詩的題目就能得到老師大拇指的稱贊,如果你能背出一句詩句,那我就要和你握握手,如果你能背出整首詩,你就會得到一個溫暖的擁抱哦!
2、過度:師:你們真是厲害,給你一幅畫,你就能猜出整首古詩來。我有點不服氣了,我再考考你。(如果學生猜的出,那么老師就隨即出示古詩,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古詩;如果學生猜不出,老師就說:其實,猜不出來很正常,因為我們沒有學過呀,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古詩,題目叫“絕句”。
二、揭示課題,簡介古詩的背景。
這首詩的作者是被人們稱作“詩圣”的杜甫,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亂”終于被平息,憂國憂民的杜甫聽到這一消息,心境由沉悶變得開朗,詩人回到家鄉,看到百姓又過上太平日子,看到門前溪邊生機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悅,情不自禁地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詩。今天就讓我們和杜甫一起走進這美麗的春天。
三、學詩。
(一)讀通
1.師:請打開課文,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古詩。
2.檢查生字:要想走進杜甫的《絕句》,必須摘下老師手中的幾朵花,讓我們一起行動吧!(手中花片上帶有古詩中易讀錯的生字及相應詞語:鳴、翠、行、鷺、含、泊)
3.掃除生字障礙后學生再讀古詩、指名讀、小組讀。
(二)吟通
1.與學生談話交流:古人讀詩稱做吟詩,吟詩時特別講究詩韻味美和節奏美。
同學們,我們先來聽聽有韻味的是怎么讀的。(師范讀),老師根據剛才的朗讀,把詩句的停頓標出來了,接下來的該怎么標呢?
我們今天也當一回古人吟一吟《絕句》吧!我們誰先來呢?
2、學生看黑板上標的符號自由練吟詩,同桌互吟互評,全班配樂吟。
(三)解透
1.師:當你在吟著《絕句》時,你的眼前好像看到了什么呢?(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的課件:黃鸝、白鷺、雪、船)
2.借助課件一一介紹。黃鸝鳥:也叫黃鶯,羽毛黃色,嘴淡紅色,喜歡在春天里鳴叫,叫的聲音很好聽。f播放黃鸝叫聲)白鷺也是一種鳥,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千秋雪:很長很長時間里不融化的積雪。萬里船:從很遠很遠地方來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