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8,北京!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受申奧成功的喜悅,激發愛國熱情,弘揚奧運精神。
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年齡特征,他們對奧運會的了解是比較膚淺的,申奧的深遠意義更是無法理解。在課前有目的地讓學生了解了有關奧運會的情況,對課文的學習有了一定的感情基調。課文主要描寫的是申奧成功后,北京人民欣喜若狂,聚集到天安門廣場熱烈慶祝的歡樂場面。雖然了解沸騰的原因,但是學生對當時的一些場景的感受還是比較模糊的,學生要感受當時的群情激奮,需要給學生創設一定教學情景,讓學生在感受那沸騰的情景后,利用課文學習再現沸騰。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板書“京”認讀,南京
2、板書“北”,認讀北京,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3、板書2008,!質疑:課題與以往有什么不同?
4、標點符號也是一種語言,它的作用很大。“!”所包含的是怎樣的感情呢?你還想知道什么呢?(關于北京的怎樣的事?)
過渡:答案在課文里,只要深入課文,仔細看,用心想就能找到。
二、初讀課文
1、自讀生字詞,遇到不認識的多讀幾遍,把它牢牢地記在腦袋里。
2、指名領讀
3、開火車去拼音讀詞
4、認識了字詞就為我們掃清了障礙,誰能讀好這個長句
人們歡呼著,跳躍著,一次又一次地將滿把的鮮花拋向天空。
5、自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詞圈劃出來。等會兒提出。
6、質疑
7、開火車讀課文。
三、作業
課后搜集有關申奧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并讀一讀。
課前準備:
(1)檢查資料搜集和準備情況
(2)成語卡片:載歌載舞 欣喜若狂 燈火輝煌 歡聲雷動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題
1、繼續學習2、2008,北京!師生齊寫“京” 齊讀課題
2、上節課學習課文時,同學們提出了這幾個問題:
課題中“!”包含了怎樣的感情?“申奧”是怎么回事?“沸騰”是什么意思?“喜訊”是什么意思?“匯成”是什么意思?
3、課后請同學們查找了資料,誰來解答?(介紹申奧的歷史)
4、是呀,從1908年到2001,多么漫長而曲折的道路呀。歷經艱難申奧終于成功了,這怎能不是一個喜訊呢? 現在明白“喜訊”是什么意思了嗎?
5、2001年7月13日晚上,當中國申奧成功的喜訊傳來,炎黃子孫怎能不激動萬分呢!讓我們再回到那難忘的激動人心的時刻。
6、錄像
2001年7月13日北京時間22:00,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上,當北京的名字剛從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口中說出的時侯,人群沸騰了。“北京嬴了!北京嬴了! ”--大家為勝利而吶喊!國家領導們在天安門廣場上和四面八方人們一起共度這歡樂的時刻。人們歡呼著,跳躍著,無數的國旗、申奧旗幟揮舞了起來,長龍舞起來了,鑼鼓敲起來了,秧歌隊扭了起來,彩球、彩帶被拋向空中,勝利的歡笑、激動的淚水。五顏六色的煙花燃起來了,使北京的夜空更加絢麗。歡樂的人群,五彩的霓虹,絢麗的煙花,蓬勃的生機,美好的明天……北京,今夜無人入睡!
7、這樣的場面給你什么感覺?
8、大家情緒非常高漲就叫――“沸騰”。此時的天安門廣場——沸騰了!
二、精讀課文
1、課文的第三小節具體描寫了沸騰的場面,自己輕聲讀一讀,邊讀邊想像,看看你看到什么,又聽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