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介紹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我國領土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作者是按照這樣的游覽順序描寫的:首先介紹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優美風光;然后介紹了日月潭名稱的來歷;最后介紹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異的秀麗風光。語言流暢優美、清新自然。文中字里行間無不體現著景色的美,洋溢著作者對日月潭的喜愛之情,它不僅是一篇供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陶冶學生情操的好教材。
二、指導思想
根據新大綱的精神,站在素質教育的角度,結合本教材的特點,我將教學本課的指導思想確定為:情境促讀,讀中悟情。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1 、了解日月潭名稱的來歷和那里的秀麗風光。
2 、感悟文中的優美詞句,邊品邊想象那里的美麗景色。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部分段落。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本課語言優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多媒體的聲音、圖像資源,借助大量的圖片,優揚的音樂,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視象”,引導學生入境入情,欣賞美景,品讀課文,以達到體會畫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從而完成教學目標。具體設計如下:
一、課前欣賞,激發情感
課前讓學生欣賞一組祖國迷人秀麗的風景圖片,讓學生感受到祖國河川秀美,景色逸人,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并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為生長在這樣美麗而偉大的國家里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奠定整節課的情感基調。
讓學生以游客的身份進入情境,學習課文,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二、聲像結合,感知課文
根據課文內容,收集日月潭的近景、遠景、清晨、晴天、雨天及游客觀光等許多圖片,在優揚的音樂的基礎上配上優美的課文朗讀,讓學生一邊賞風景,一邊悟課文,為深入學習打好基礎。
三、圖文并茂,賞析課文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贊美都蘊含于文章之中,隱藏于文字之下。若單憑教師講或學生讀,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讀后看圖和多媒體畫面,再來體會哪里美,引導學生在讀中品,以景激情,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
課文重點是二、三、四自然段,采用flash片斷,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通過學生對圖片的欣賞、說話,對文字的品味、朗讀,掌握課文重點,領略作者的遣詞造句之美,體會日月潭的多姿多彩。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用課件展示空拍日月潭圖片,讓學生一邊感受日月潭的形態美,一邊體會作者比喻的精妙,和對日月潭的喜愛贊美之情。第三、四段是指導朗讀的重點段,利用圖片將文中的景象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誘發學生的情感,在此時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變得自然而然,有感而發。
在賞析課文后,設計“我當導游”的活動,繼續播放音像課件,練習朗讀,讓學生再一次置身于如詩如畫的仙境,得到美的熏陶,在美的世界中受到感染,把文中的贊美之情毫無保留地抒發出來,從而使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力、鑒賞力得到訓練,為背誦課文,積累語言作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