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7》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辨析形近偏旁:“礻、衤”。學會5個“示字旁”和“衣字旁”的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做到勻稱、美觀。
2.熟讀詞語,能借助圖畫理解詞語,把識字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
3.初步感受漢字文化,探究構字規律,培養識記能力,激發識字興趣。
【教學預設】
一、游戲導入,領略漢字奇妙
老師和大家玩一個猜字游戲。我們要猜的字,非同一般,是古代的字。
1.(出示:古文字“鳥”)這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師:我們的漢字最初就是一幅畫。(出示:“鳥”字的演變過程)
2.(出示:古文字“高”)這又是什么字?說說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師:古代的“高”字,有尖尖的屋頂,高高的樓臺,底樓還有一扇大大的門。(出示:“高”字的演變過程)。
3.(出示:古文字“休”)這又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看出是“休”字的?
師:一個人干活累了,就靠在一棵樹邊休息。這就是“休”字的來歷(出示:“休”字的演變過程)。我們的祖先造字多有智慧啊!
4.(出示:古文字“貝”)這個美麗的字是什么字呢?
師:(出示:“貝”字的演變過程)古時候,人們用貝殼當錢幣來用,那時候貝殼真是一件寶貝!
【設計意圖:通過富有情趣的猜字游戲,讓學生感受到漢字不是冰冷冷的筆畫組合,而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圖畫,一段優美的故事……猜字游戲,既展現了漢字豐富的文化底蘊,又讓學生沉浸在一種特定的識字氛圍中。自然而然,他們的識字興趣就會提高,認識漢字的能力就會增強。同時,還能從中獲得審美體驗,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也能獲得提升。】
二、追根溯源,感受漢字文化
1.印度有一位總理(尼赫魯)曾對他的女兒說:“世界上有一個古老的國家,它的每一個字,都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優美的詩。”說的就是漢字。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神奇的漢字天地,去探索漢字的奧秘。
2.請看大屏幕,繼續猜字。(出示:佛像的頭像)猜猜看,它會變成什么字?
3.講解:古人根據地神的外形造出了“示”這個字。“示”最初是神的意思,寫成丁,橫表示天,豎表示神仙從天而降。后來,橫上又加了一橫,表示在天上方;下邊的豎也加了兩條,變成三豎,表示是日、月、星三神。這就是現在的“示”。
4.(演示動畫:“示”字變成示字旁的演變過程)說說是怎么變的?
5.(出示:“衤”的偏旁演變)有什么發現?
6.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很多偏旁原來是由文字演變而來的。誰來做小老師帶大家讀一讀這兩個偏旁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