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禹治水》教案(精選4篇)
《15大禹治水》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喜歡神話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神話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就叫大禹。
2.簡介禹。(傳說中古代部落聯盟的領袖。姒姓,是鯀的兒子。又稱大禹、夏禹、戎禹。原為夏后氏部落領袖,奉舜命治理洪水,領導人們疏通江河,興修溝渠,發展農業。據傳,治水13年中,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后被選為舜的繼承人,舜死后即位,其子啟建立了夏。)
3.揭題:大禹冶水
二、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小朋友,讓我們一起聽聽錄音范讀,想想課文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三、初讀課文
1.提出要求
(1)遇到生字時,看著拼音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讀通順課文,并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3)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自己喜歡的記號,可結合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也可和小伙伴討論討論。
2.自由初讀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生字詞:
洪水 治理 害 老百姓 滔滔 淹沒
沖倒 地形 挖通 仔細 劈開 引導
被 制服 偉大 英雄 感激
著重指出:
治(zhì)、制(zhì) 翹舌音,
仔(zǐ) 平舌音。
姓(xìng)、形(xíng)、通(tōng) 后鼻音,
引(yĭn) 前鼻音。
多音字:
沒有 沒,讀méi; 淹沒 沒,讀mò。
跌倒 倒,讀dǎo; 倒立 倒,讀dào。
被:衣字旁。
。2)這些詞語,你們已經讀懂了哪些?(學生交流)
洪水:河流因大雨或融雪而引起的暴漲的水流,常常造成災害。
滔滔:形容大水滾滾。
地形:指地面起伏的形狀。
。3)齊讀生字詞。開火車讀、小小組讀、同桌交換讀。
。4)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準。
四、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讀了課文,你能將序號填在下面的括號里嗎?出示幻燈:
。 )洪水危害老百姓。
( )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
。 )大禹13年治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
( )大禹帶領老百姓治理洪水。
五、課堂作業
1.根據下面多音字的讀音,給它們組個詞。
倒{dǎo( )
dào( )
沒{méi( )
mò( )
2.給下列字口頭擴詞。
形( )( )( )
辛( )( )( )
偉( )( )( )
害( )( )( )
第二課時
一、引入
。ㄒ唬⿵土暀z查
1.首先我想考考大家前面一課的學習,字詞掌握得好如何了?
小朋友們請看(多媒體出示詞語)
哪位小朋友想來表現給大家看看的?指名讀、齊讀
2.經過剛才的檢查,小朋友詞語是掌握得不錯,但是,字詞掌握就是為了運用的,下面老師還想考考你們到底是不是真的掌握了。
指名讀課文。
。ǘ┬∑芬耄ü适乱耄
下面想請小朋友們看一段小品(聽一段故事),對我們的主人公有充分的了解后再來學這篇課文。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認讀課文,提問:讀了這一段,你讀懂了什么?
。ê樗o老百姓帶來了嚴重的災難)
。2)你是從哪兒看出洪水很兇猛?
(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的插圖,用課文中的詞語說說)
滔滔 淹沒 沖倒
。3)什么叫“無家可歸”呢?
。o:沒有,歸:回來。由于洪水淹沒了農田,沖倒了房屋,所以老百姓沒有家可以回了。)
(4)這些情況發生在什么時候?你再從文中找找看。
(很久很久以前-四千年前)
。5)朗讀第一自然段,哪些詞要重讀?為什么?
《15大禹治水》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6個字。
2.學習課文過程中自主積累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敬業精神。
二、教學重點
1.會寫6個字,并且做到端正、整潔,培養學生
2.體會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體會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敬業精神。
四、教學準備
1.課前請學生了解:大禹是什么時代的人?他是誰?
2.生字卡片。
3.教學課件。
五、教學課時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
1.(板書:大禹)同學們,你們知道大禹是誰嗎?(學生介紹自己找到的資料,教師可以適當補充并進行概括提煉。)
2.(板書:治水)“治水”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2課,看看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書(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和小伙伴讀),有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助你。讀完課文把生字畫下來,再讀一讀。
2.小組同學在一起讀生字卡片,互相幫助讀準字音。
3.教師出示生字詞卡片,學生認讀(可指讀、開火車讀、分組讀)。
4.自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和同桌交流。
5.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要治水?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為什么要治水?(第一自然段)
(1)播放錄像資料:洪水泛濫的景象。
看完這段錄像你的心情怎樣?讀一讀“無家可歸”這個詞。
。2)如果你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你最渴望的是什么?
(3)朗讀第一自然段。
2.大家都渴望安定的生活。開山挖河,治理洪水,參加治理洪水的人多不多?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體會“成千上萬”的意思,讀一讀這個詞。
3.課件出示句子:“他們不辭辛勞,日夜苦干。”
你有什么感受?
4.大禹就是這成千上萬人的首領,你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自己讀課文,找到相關的詞句做出標記。
5.集體交流,讀中體會大禹的敬業精神:
學生讀自己找到的句子,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朗讀。
。1)“……聽見兒子在家里啼哭,他的心被牽動了。……”
他的心里在想什么?讀一讀“牽動”這個詞。身邊的人見到這種情景會對他說什么?他又會怎樣回答?
。2)“他毅然轉過身……”
請學生做一做“毅然轉過身”的動作,說一說這個詞的意思,讀一讀這個詞語,再讀句子。
。3)學生根據第二自然段的內容進行表演。
教師可以給出一些重點詞語:牽動、
望了望、毅然,幫助學生體會大禹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自讀,指名讀。
。5)“大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次路過家門,但一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他的兒子十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的模樣。”
、俚诙温愤^家門,大禹心情怎么樣?為什么不進去?
、诘谌温愤^家門,身邊的人又會說什么?大禹怎樣做?
③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見過父親,他會怎樣問媽媽?
媽媽又會怎樣回答他?(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
(從孩子的角度進一步體會大禹的敬業精神)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自讀,指名讀。
6.經過十三年的苦干,河道疏通了,河水被制伏了,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齊讀第四自然段。
。ㄋ模┱w感知。
大禹的時代離我們已經太久遠了,但是他治水的故事為什么能流傳下來?你們最想對大禹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大禹的精神是人們所敬佩的,這是一個民族的精神)
。ㄎ澹┳鳂I設計。
1.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你還知道上古時代哪些部落首領的事跡?可以講給同學聽。
板書設計
大禹治水
無家可歸安定
不辭辛勞
日夜苦干
三過家門而不入敬業世代相傳
第二課時
。ㄒ唬⿵土晫。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做猜字游戲。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做到有感情。
。ǘ┰~語積累。
學習課文后,你喜歡文中的哪些詞語或句子?讀或背給大家聽。本課四個字的詞語較多,要注意積累。
。ㄈ┳灾髯R字。
1.出示生字卡片:搶讀生字。
2.獨立識記。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記憶。
(四)指導書寫。
1.本課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可以重點指導。
2.指導書寫左右結構的字:
左窄右寬:治洪淹但代
左寬右窄:引
3.教師范寫。
4.學生進行書寫練習。
。ㄎ澹┳鳂I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采蜜集”本上。
《15大禹治水》教案 篇3
課題:15、大禹治水
本課初備
課時
共2課時,本課第1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課文內容。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正確朗讀課文課前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指導讀題。 簡介大禹 理解課題 2、初步了解大禹 二、感知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1.指導學生自由練讀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指名讀分段試讀課文,及時糾正讀音。 治理、洪水 害 老百姓 地形 挖通 被 制服 偉大 滔滔 淹沒 沖倒 房屋 仔細 劈開 感激 英雄 3.范讀課文。 出示口頭填空,課文主要講的是大禹為了( ),三次經過家門都沒 三.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組織討論第一自然段: (1)這一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2)從哪兒看出洪水兇猛/ (3)“無家 可歸”是什么意思? (4)這些情況發生在什么時候? 3、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并指名朗讀。 4、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并指名朗讀。 (2)引導學生進行字形記憶方法。板書設計: 15、大禹治水 滔滔洪水 引入大海 無家可歸 安定日子練習設計: 1、把音節補充完整。 x___ x___ __i __ y___ __ 雄 形 久 理 引 治 2、多音字組詞。 倒沒 do( ) mi( ) do( ) m( ) 3、比一比,再組詞。 治( ) 理( ) 形( ) 到( ) 制( ) 里( ) 行( ) 倒( ) 秀( ) 被( ) 洪( ) 代( ) 季( ) 袒( ) 紅( ) 帶( ) 4、擴詞 治( )( )( ) 通( )( )( ) 制( )( )( ) 偉( )( )(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開發區小學 二 年級 語文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15、大禹治水
本課初備
課時
共2課時,本課第2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2、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為民造福的英雄,培養學生為別人造福的觀念。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第二段大禹治水的經過。課前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檢查字的結構? 二.講讀課文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正音。 2.引導提問: (1)大禹是怎樣想的? (2)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3)哪些詞語告訴我們大禹治水很辛苦? (4)“千山萬水、千心萬苦”中的千、萬是指什么?說明了什么? 3.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 (2)找出表示數量的詞。 (3)這些數量詞都強調些什么?表現什么? 4.第四段 (1)指導全班同學齊讀課文。 (2)引導提問:為什么說大禹是一位偉大英雄?老百姓會怎樣感激大禹? (3)指導全班同學再次齊讀課文。 三、練習背誦 1、引導背誦。 2、自由練習。指名背誦。板書設計: 15、大禹治水 九十九座大山 九十九條大河 一心為民練習設計: 1、 背誦課文。 讀一讀,抄一抄。 洪水 沖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引導 父親 偉大英雄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第七畫是( ) 父:有(。┊,第三畫是(。 理:有(。┊嫞谑嬍牵ā。 3、閱讀課文片斷,回答問題。 禹下決心要( )。他走遍了( ),仔細地察看( )和( )。他吃盡了( ),帶領( )挖通了( ),劈開了( ),( )流入了大海。 ①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②這小節主要寫( )。 ③寫出“千×萬×”的詞語( )( )( )( )。
《15大禹治水》教案 篇4
說教材:
《大禹治水》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5課,文章主要寫了大禹治水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大禹的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的崇高品質。全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段寫:洪水的危害。第二段寫:大禹怎樣治水的。第三段寫: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第四段寫: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傳的英雄。
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讀、會寫本課的10個生字,認識兩個多音字,認識1個偏旁。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
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第一課時特點,我確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如下: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受大禹無私奉獻的精神。
說學情:
古代傳說是學生感興趣的,但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難在學生心中樹立,這是時代的局限。為此,我力求在第一課時就讓“大禹”的偉大形象在學生心中確立,怎么辦呢?利用多媒體,要學生從一開始就牢記“大禹”的名字,并用書上的插圖作為幻燈片的背景,讓大禹的形象深入學生的內心。
說教學方法:
在教學本課時,試圖使用如下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競賽法等等?傊胱寣W生在輕松、競爭的氛圍中學習新知,陶冶情操。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禹的圖片)這是誰?告訴你們,他是我國古代一位英雄的名字,(板書“大禹”)通過預習,你知道他做過什么?(板書“治水”)
2、齊讀課題,你想知道什么?(相機板書:為什么?怎樣?結果)
意圖:用圖像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自然結題。學會質疑是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力爭做到:學生想了解的正是老師要教授的。
二、初讀課文
。ㄒ唬┳宰x課文
要求:認真拼讀生字,把課文多讀幾遍,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意圖:學生有疑問后會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這時,讓他們自己讀書,滿足了這種需要,同時,自瀆課文也是在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
。ǘ┫麥纭皵r路虎”
1、出示課件,一齊拼讀書上的字。
2、小老師領讀。
3、齊讀、開火車讀。
意圖:學習生字可以靈活機動,有學生齊讀,有指名讀,有開火車讀還有小老師領讀,形式豐富,學生感興趣,學起來不枯燥,自然效果佳。
三、讀書比拼
1、師生大擂臺(分別讀一句。)
2、下面,老師來做裁判,我們來一場男生女生大比拼,看看我們班的女生讀書棒,還是男生讀的強。思考:
意圖:采用競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比試較量中做到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
四、解決問題
1、指名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黑板上的問題你弄明白了嗎?課文中就有答案,找一找,并用“——”畫出相關的句子。
3、指名回答問題。
意圖:學生的質疑不是形式,此環節要學生在文中找答案,既讀了書,又學會了整理答案的能力。
五、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鞏固字音。
2、自學生字筆順表,描紅
3、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4、看著這些字你想提醒別人注意什么?(相機寫出這幾個字)
意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在描紅寫字時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展示學生的作業,鼓勵其他學生繼續寫好字。
《15大禹治水》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由于同組教師說要聽我的課,昨晚把教案寫完,課件做出來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匆忙。今天上了《15大禹治水》第一課時。
上課了,導入非常自然,從學生回答直接引入“治水”,接著,完成課題的板書。開始質疑了,孩子們很聰明,能準確地把握“為什么”“怎樣”以及“結果”三方面說。(或者是自己學會了引導吧!呵呵)
讓學生帶著疑問讀書真的是個好方法,孩子們的眼睛亮亮的,讀書也比以前更投入了。
教學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讀課文。有“師生對讀”,有“男女生競賽”還有“用書上的話回答黑板上的問題”等等。
教學生字這個環節是我來說是輕車熟路。課堂上我一直變換花樣,力求讓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接受生字詞。
在這節課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比賽,共同學習。此種感覺,豈一“妙”字了得。
但本課教學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在指導寫字時,總有一些孩子不看黑板。怎樣能讓全班學生都看我板寫,一直是我困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