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看電視》教案(精選12篇)
第5課《看電視》教案 篇1
教學目標:1、認識14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應該相互的關愛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會寫6個生字,能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應該相互關愛
第一課時
一、教學過程
( 一)、導入、提題
我們都有一個溫暖的家。每天我們全家人都看電視。提題:看電視
能談談你的家的成員都喜歡看什么節目?
但是,小明家看電視真有些奇妙。奇妙在哪里呢?打開課文《看電視》
二、教學新課
。ㄒ唬┏踝x課文
讀準字音,想想課文中什么事很奇妙呢?
。ǘ┳宰x課文
1、再讀課文找出生字,生字多讀幾遍
2、記住生字字音(檢查生字情況:分節讀,正音)
。ㄈ┥纸虒W
1、合作學習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2、出示詞語鞏固生字
。ㄋ模⿲懽纸虒W
“全家”兩字教學
。ㄎ澹┳x懂課文
1、 再讀課文,讀懂后讓你上來排順序
爸爸和我———足球迷
奶奶———京劇聽的入迷打盹睡覺
爸爸和我———足球樂的直叫 一起拍手歡呼
媽媽 ———音樂 舞蹈
2、 找出把足球賽轉成京劇的小節?
爸爸再看球賽時想到了什么?
3、 結果奶奶聽的入迷,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覺。
奶奶又怎么想了呢?
找出京劇換成足球這一節?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二、學習四五小節
。ㄒ唬┳宰x一二三四五小節
。ǘ┘氉x
1、學習第四小節
。1)第四小節你讀懂了什么?(接小節提示形式說明)
。2)看到媽媽一臉的疲勞你怎么想?
。3) 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五小節
(1)自讀
。2) 指導?號的朗讀
(3)每個人心里都裝著一個什么秘密呢?
(4)指導朗讀
三、寫字教學
爸 關 寫 完
1、教師范寫
2、學生描紅 交流
3、學生練寫
四、指導整體朗讀
五、拓展教學
第5課《看電視》教案 篇2
5、 看 電 視
教學目標 :1、認識14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應該相互的關愛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會寫6個生字,能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應該相互關愛
第一課時
一、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提題
我們都有一個溫暖的家。每天我們全家人都看電視。提題:看電視
能談談你的家的成員都喜歡看什么節目?
但是,小明家看電視真有些奇妙。奇妙在哪里呢?打開課文《看電視》
二、教學新課
(一)初讀課文
讀準字音,想想課文中什么事很奇妙呢?
。ǘ┳宰x課文
1、再讀課文找出生字,生字多讀幾遍
2、記住生字字音(檢查生字情況:分節讀,正音)
(三)生字教學
1、合作學習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2、出示詞語鞏固生字
(四)寫字教學
“ 全家”兩字教學
(五)讀懂課文
1、 再讀課文,讀懂后讓你上來排順序
爸爸和我———足球迷
奶奶———京劇 聽的入迷 打盹睡覺
爸爸和我———足球 樂的直叫 一起拍手歡呼
媽媽 ———音樂 舞蹈
2、 找出把足球賽轉成京劇的小節?
爸爸再看球賽時想到了什么?
3、 結果奶奶聽的入迷,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覺。
奶奶又怎么想了呢?
找出京劇換成足球這一節?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二、學習四五小節
。ㄒ唬┳宰x一二三四五小節
(二)細讀
1、學習第四小節
。1)第四小節你讀懂了什么?(接小節提示形式說明)
。2)看到媽媽一臉的疲勞你怎么想?
。3) 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五小節
(1)自讀
。2) 指導?號的朗讀
。3)每個人心里都裝著一個什么秘密呢?
(4)指導朗讀
三、寫字教學
爸 關 寫 完
1、教師范寫
2、學生描紅 交流
3、學生練寫
四、指導整體朗讀
五、拓展教學
第5課《看電視》教案 篇3
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9名學生,其中男生6名,女生3名;顫姟⒙斆魇钦麄班級孩子給我的良好印象,班風比較活躍,總體男生較女生活躍,從學生們平時的各種現象表明,以及我對他們的了解,可見班上半數的學生有著明確的學習方向,但有少數部分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男生比較喜歡動腦筋,回答問題比較積極,但作業完成情況不夠理想,總有學生忘帶忘作業或質量極差,而女生作業完成較好些,有部分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較慢,而且容易把新舊知識混淆,因此分析能力也有待提高。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但也有部分學生別人回答問題的時候不會傾聽,有部分學生管不住自己,自控能力較差。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安排在學生已經學習了識字第一單元以及三個單元的閱讀課后,這時候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途徑和方法,本課通過看電視識字,有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生活中處處可識字”的道理,引導學生進一步自主識字。本課重點是使學生了解看電視也是識字的一種很好的途徑。
教學目標:
1、認識“視、光、孫、動、城、葫、蘆、娃、寶”9個生字,會寫“七、米、光、車”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了解大致意思。
3、激勵學生在家庭生活中主動識字,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4、圖文結合,理解詞句的意思,并從中感覺到一家人親情的溫暖與互相關心所帶來的幸福與快樂,學會關心他人。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全、奇”等14個生字、會寫“爸、全”等6個字。
2、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留心觀察父母、家人喜歡看什么電視節目?
2.家庭成員看電視時意見統一嗎?意見不統一怎么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揭題,引入新課
、辈謎語
小小一間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戲,天天翻花樣。(打一家用電器)板書:電視
⒉談話揭題。
大家每天看電視嗎?有一家人也和大家一樣,每天看電視?伤麄兗铱措娨暫芷婷睿阆胫绬?那就趕快讀一讀《看電視》這一課吧!把板書寫完整,齊讀課題。
3、[看圖]師解說:這就是東東的家,東東和爸爸是個足球謎,奶奶喜歡看京劇,媽媽在房間里寫文稿,她平時喜歡聽聽音樂、看看舞蹈。他們一家人都喜歡看不同的電視節目,家里只有一臺電視,可是他們都能看得很開心,為什么這么奇妙的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認識字詞
1.引導學生揭開他們家看電視中的“奇妙”之處,朗讀課文,找到答案。(借助拼音認識生字)
2.出示帶拼音的生字,指名認讀。
3.找出這些生字在課文中帶出的詞語,反復讀。(生在書中找詞語)
、唇處煓z查。
、懦鍪炯右艄澋纳郑ㄟ@步是為正音而設計的)本課易錯的字音有:(全、精等)
、瞥鍪驹~語(開火車朗讀)。學生如有不懂的詞語提出來。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放到句子中,聯系上、下文理解)如:精彩、沒完沒了(這一步的設計是遵循了識字規律,學生讀準字音,感知字形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字意)
、浅鍪締蝹字讓學生認記。(對于難理解的字可重點擴二到三個詞,以幫助理解字意。)
、祵W寫生字“關、完、寫”(讀字音,分析字形,在田字格中自己練寫)
、蹲x課文,爭當朗讀小老師。
三、練習鞏固。
讀詞語練說話。
全家人 奇妙 卻 精彩 球賽 關掉 沒完沒了 換頻道 球員們 寫字 音樂 舞蹈
四、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字的結構特點。
2.幫助學生掌握書寫方法。(邊板書邊講解)
3.學生描紅并臨寫生字。(書寫姿勢要端正)
五、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語
二、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ㄒ唬⿲W習第一小節。
1、請同學們齊讀第一小節。
2、師:我家是怎樣看電視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二、三、四小節思考一下。
過渡語: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ǘ⿲W習二、三、四小節。(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課文)
1、出示第二小節。
。1) 請同學們讀第二小節(男生讀、女生讀、ab組讀)
。2) 再思考:你為什么喜歡他?
。3) 師小結:身為足球迷的爸爸愛看球賽,卻關掉球賽,換成了京劇,自己卻在打盹睡覺真奇妙。
(4) 指導朗讀。
2、出示第三小節。
(1) 請同學們讀第三小節(多種形式練讀)
(2) 思考:為什么喜歡她?
。3) 師小結:奶奶放棄了自己喜歡的京劇,換成了足球頻道;奶奶不看電視卻看我們,和我們一起拍手歡笑真奇妙。
。4) 指導朗讀。讀出老人對兒女子孫的濃濃愛意。
3、出示第四小節。
(1) 誰愿意讀這一小節,愿意讀的站起來讀。
。2) 思考:為什么喜歡他們?
。3) 看著媽媽一臉的疲勞,我們又是怎么做的?
。4) 師小結:我們不再看球賽,而是聽音樂,看舞蹈真奇妙。
。ㄈ⿲W習第五小節。
過渡語:老師呀也喜歡他們全家,你知道為什么嗎?我們一起讀讀第五小節。
1、[出示課文]生齊讀第五小節。
2、師:每個人心里都裝著一個秘密,到底是什么秘密?你知道嗎?板書:秘密
。1)請同學們四人小組討論:到底是什么秘密呢?
。2)指名回答。
。3)師小結:每個人心里裝著的東西是“愛”,對他人的關愛。(板書)
四、小結。
1、學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你們家也有小秘密嗎?能不能告訴我們的小同學。
3、多溫馨的一家人啊,老師相信也祝愿你們全家人永遠幸福美滿。
五、領悟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課外延伸
1、觀察家里都喜歡看什么電視,說說學了課文后自己打算怎么做。
2、把課文朗讀給爸爸媽媽聽,讓全家人談談自己的感受。
板書設計:
5 看電視
奶奶
爸爸
媽媽
小明}互相關心,互敬互愛
第5課《看電視》教案 篇4
一、讓學生敢問樂問
【一年級下冊《看電視》教學片段】
師:(初讀課文后)讀課文時有沒有遇到難題?看看誰是今天的問題專家?
生:我想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
師:(板書:奇妙)誰來說說?
生:我知道!我可以用分解法來解釋,“奇”就是奇怪的意思,“妙”就是美妙的意思。也是“奇怪美妙”的意思。
生:不對! 我認為“奇”應該是奇特的意思。
生:不對!我覺得是“希奇”的意思。
(場面有點亂,幾種意見相持不下。)
師:看大家討論得這樣熱烈,說明這個問題提得不錯!大家找找“奇妙”躲在課文的哪個地方?找出有關句子來讀一讀。
生:在第一節。(生讀句子。)
生:在最后一節也有。(生讀句子。)
師:誰能根據課文內容用這個詞提一個問題?
。ㄕn堂一下子安靜下來。)
生:為什么說“我們家看電視,真有些奇妙”?
生:為什么課文的前面說“我家看電視,真有些奇妙”,課文的最后一節還要說“我家看電視,可真有些奇妙”?
生:為什么前面的“奇妙”后面用的是橫線,最后一節的“奇妙”后面用的是感嘆號?
師:(板書:──)這個符號不叫橫線,叫“破折號”。
生:那什么叫“破折號”?有什么用?
師:這些問題都提得很好,你們能通過讀課文自己解決嗎?
生:老師,我還想提問題。
師:好,你問吧。
生:什么是“咿咿呀呀的”?
。ㄔS多學生都笑出聲來,還說:“這都不懂?”該生臉都紅了。)
師:你們別笑,能提出問題就說明他認真讀書,認真思考。我想他肯定沒聽過京劇,誰來幫幫他?
生:“咿咿呀呀”就是這樣。(學唱京劇,全班哄堂大笑。)
師:學得真像,懂得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詞語,真棒!
生:“精彩”是什么意思?
生:爸爸明明是足球迷,為什么要把精彩足球賽關掉?
師:(板書:精彩)非常好,你問到關鍵了,待會兒讀到這一段時,大家可要認真思考。
生:“打盹”是什么意思?
生:(生笑)這有什么難的!我知道,就是“打瞌睡”嘛!
師:謝謝你幫他,不過,可別笑他,學問學問,不懂就問嘛!
生:那么,“打盹”和“睡覺”不是重復嗎?能不能只說“我和爸爸都在睡覺”或“我和爸爸都在打盹”呢?
師:好問題。◣熜χ戳丝磩偛呕卮饐栴}的男生)你還能幫他解答這個問題嗎?
生:(搔了搔頭,不好意思地笑了。)
師:那好,我們讀課文的時候再來解決,還有問的嗎?
生:“啥時”是什么意思?
生:奶奶為什么不看電視,只看我們?
生:“直叫”是什么意思?
生:“快射門”后面為什么用感嘆號?
生:我覺得“好球,好球,”后面也可以用感嘆號,為什么課文用的是“逗號”?
生:我們家每個人心里裝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為什么不說你也知道?我就不知道呀。
……
【教后反思】
一直以來,課堂上的提問是教師才有的“特權”。教師問,學生答,似乎天經地義。而教師的提問是按照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來設計的,在這種接受性的學習方式中,學生失去了提問的權利,也失去了質疑深層次的思考的機會,最終失去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改變了以往“以教促學”的習慣,在初讀課文后,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提問,以學定教。當學生提出第一個問題時,我非常高興。高興的是學生提的“奇妙”一詞剛好是課文的文眼,與我心中確定的教學思路是一致的。接著,我因勢利導,讓學生根據“奇妙”一詞繼續提問題,應該說學生提的三個問題是十分精辟的,我是既意外又得意,這說明一段時間來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是頗有效果的。因而,我急著讓學生按這條思路走下去,馬上就問:“你們能通過自己讀課文來解決這些問題嗎?”準備引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沒想到,學生說:“老師,我還有問題要問。”我一時有點猶豫,讓他們繼續問下去嗎?會不會打亂課堂教學的條理性?會不會影響教學的節奏?還好,我意識到如果一意孤行阻止他們的提問,會扼殺了他們提問的積極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于是,我讓他們繼續提問,果然,學生又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問題。課后想想,我心中固有的教學模式還是在不斷地發揮作用,我差點又屈服于習慣的力量。我想,老師有容納學生提問的雅量,學生才有想提問題的欲望吧。
后來提的問題中,有些問題提得較為淺顯,比如“咿咿呀呀”“直叫”“啥時”等,可以馬上就請同學及時幫忙解決;有的問題比較有針對性,就留待講讀課文時再隨機解決。從所提問題中可以看出,每個學生在一節課里,所表現出來的最近發展區是有區別的、有層次的,這也是正常的。我及時阻止了同學對某些學困生所提問題的嘲笑,并借助語言、手勢、眼神,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賞。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保護他們提問、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讓他們敢于提出問題,樂于提出問題。
第5課《看電視》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宀轮i揭題,引入新課
、辈轮i語
小小一間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戲,天天翻花樣。(打一家用電器)板書:電視⒉談話揭題。
大家每天看電視嗎?有一家人也和大家一樣,每天看電視。可他們家看電視很奇妙,你想知道嗎?那就趕快讀一讀《看電視》這一課吧!把板書寫完整。
、娉踝x課文,認識生字。
、背鍪颈菊n生字,讓學生在學習前先認一下。(這樣做對于會認的同學可以建立成功感,激發學習興趣。對于暫時不會的孩子來說,可促進課上認真學習,同時為了下一節課能趕上也能提前會認,課下還有可能更認真地預習。)
、沧宰x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字連成詞。)把有生字的詞語多讀幾遍。
、惩老嗷z查生字,并交流認字方法。
、唇處煓z查。
、懦鍪炯右艄澋纳郑ㄟ@步是為正音而設計的)本課易錯的字音有:(全、精等)
⑵出示詞語(開火車朗讀)。學生如有不懂的詞語提出來。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放到句子中,聯系上、下文理解)如:精彩、沒完沒了(這一步的設計是遵循了識字規律,學生讀準字音,感知字形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字意)
、浅鍪締蝹字讓學生認記。(對于難理解的字可重點擴二到三個詞,以幫助理解字意。)⒌學寫生字“關、完、寫”(讀字音,分析字形,在田字格中自己練寫)
、蹲x課文,爭當朗讀小老師。
、缇毩曥柟。
、弊x詞語練說話。
全家人 奇妙 卻 精彩 球賽 關掉 沒完沒了 換頻道 球員們 寫字 音樂 舞蹈
第二課時
、迩榫硨
⒈邊打快板邊讀這首節奏鮮明的詩歌。
、猜牶笳f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學寫“全”字。
、孀x文幫老師開火車
、卑职謵劭 卻換成了 奶奶愛看 卻換成了
我們一起為媽媽換成了
⒉學寫爸爸的“爸”
、缰攸c質疑,討論解答。
、币龑|疑為什么爸爸愛看足球卻為媽媽換成戲曲?
為什么奶奶又把她愛看的戲曲換成足球?
我們為什么又提議為媽媽換成音樂舞蹈?
、灿懻摻獯。(師小結:我們家看電視真“奇妙”!)學寫“家”
⒊談感受,悟文情。
、韪星槔首x,把你所感受到的,感悟到的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舉行朗讀比賽)(朗讀重在感悟,對學生的指導不要拘泥于機械的點拔。)
、閿U展結束
⒈齊讀最后一句,猜猜心中的“秘密”是什么?
、瓴贾米鳂I
回去了解一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最愛看什么節目?
編者話談:本教案的設計在識字方面力求做到準確把握識字的要求,即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意。重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重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把字放在詞中,放在句中,放在文中。在教學需要寫的字的方面體現每節課動筆,把本課要學的六個字分開兩節課學習,并根據情況靈活處理,而不是集中識字。謝謝閱讀!
第5課《看電視》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4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應該相互的關愛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生字,會寫6個生字,能朗讀課文
2、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應該相互關愛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都有一個溫暖的家。每天我們全家人都看電視。提題:看電視
能談談你的家的成員都喜歡看什么節目?但是,小明家看電視真有些奇妙。奇妙在哪里呢?打開課文《看電視》
二、教學新課,出示預習學案:
預習學案:
1、讀準字音,想想課文中什么事很奇妙呢?
2、再讀課文找出生字,生字多讀幾遍
3、說一說你是用什么辦法記住這些生字的。
三、師生交流預習學案。
四、出示導學案,讀懂課文
導學案:
1、認真讀課文,連一連
爸爸和我 球賽樂的直叫一起拍手歡呼
奶奶 音樂舞蹈
爸爸和我 京劇聽的入迷打盹睡覺
媽媽 足球迷
2、爸爸在看球賽時想到了什么?
3、奶奶聽戲聽的的入了迷,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覺。奶奶又怎么想了呢?
4、當看到媽媽一臉的疲勞你會怎么想?
5、每個人心里都裝著一個什么秘密呢?
五、師生交流導學案。
六、生字教學。
1、教師范寫
2、學生描紅交流
3、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課堂檢測
1、看拼音寫詞語:
bà bà quān jiā guā mēn
( ) ( ) ( )
2、連一連:
爸爸和我 足球樂的直叫一起拍手歡呼
奶奶 音樂舞蹈
爸爸和我 京劇聽的入迷打盹睡覺
媽媽 足球迷
3、你知道每個人心里都裝著一個什么秘密嗎?
二、師生共同交流完成課堂檢測。
三、指導整體朗讀
四、拓展教學
留意一下爸爸媽媽愛看什么節目。
板書設計:
爸爸和明明 喜歡 足球 ↘ 足球
奶 奶 喜歡 京劇 京劇 ↗ ↘
媽 媽 喜歡 音樂、舞蹈 音樂、舞蹈
第5課《看電視》教案 篇7
創設情境,鞏固練習
1、在情境中理解詞語
a、展示掛圖,內容是美麗的大自然。
b、提出要求:大自然多美呀!你們喜歡嗎?我這兒還有一些你們喜歡的詞語(藍天碧野、萬紫千紅、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等),你們能把這些詞貼在相應的位置中嗎?
c、指名上臺貼。大家評評他貼對了沒有。
d、看著圖讀一讀詞語。
2、在情境中積累詞語
a、交代活動內容:上節課后,同學們都選了喜歡的詞,配上了圖畫,F在就拿出自己的作品在小組中交流交流。
b、指名上臺展示。
c、把自己的作品貼在教室里,下課后和你的好朋友交流。
3、在情境中運用詞語。
同學們為詞配的畫真漂亮!那能不能說一說你知道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可以用這些詞語來贊美呢?
帶著情感朗讀課文
1、過渡:從小朋友的贊美中,看得出你們真的是很喜歡大自然。那就帶著喜歡的心情再來讀讀課文吧。
2、齊讀。
活動
1、過渡:剛才我們說了、畫了、讀了大自然,現在還要我們來唱一唱。
2、學生隨音樂唱《小鳥小鳥》。
練習寫字
上節課寫的.字還記得嗎?再寫幾個,看看是不是有了進步?
實踐活動
1、搜集生活中的對子,和同學們交流。
12、和爸爸媽媽做對對子的游戲。
教材簡析
“識字3”是以對對子的形式識字,對子的內容都與大自然有關。
學習目標
1、認識“霧”、“霜”等13個生字,會寫“和”、“語”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熱愛自然。有收集對子和對對于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難點:“霞”的認識及“秀“的書寫。
第5課《看電視》教案 篇8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實踐說的簡單一點就是讓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手,主動地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主動接受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熏陶,達到啟迪思想,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
《看電視》是一篇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語言通俗易懂、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教學這一課時,我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孩子有的大聲讀,有的輕聲讀,有的邊讀邊用鉛筆在劃著什么,還有的讀完后就與同桌交流著什么。對于這些方式,我都表示許可。在我看來,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讀書的方式更是不同,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能調動學生讀的積極性,充分感知課文,并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讀,學生無拘無束地展示讀的個性,體驗著語文實踐帶來的快樂。
在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后,布置了學習任務:圍繞“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秘密,到底是啥?”仔細讀課文,想想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在四人小組里討論交流,并強調學生能感悟多少就說多少,發現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誰發現得多,看誰的思維最敏捷。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教室里呈現出書聲瑯瑯、主動思考、熱烈交流的景象。交流時,各小組的同學都爭著發言,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有發言,有補充,有辯論,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課堂上呈現出探討的氣氛。
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我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通過學生自讀、自悟,明白文中蘊含的道理,讓學生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關愛,使課文蘊含的人文精神轉化為引導學生良好行為養成的動力。另外,我覺得在教學中,教師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學生,要讓學生充分讀,學生肯定會有自己的感受。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課堂教學方式上的改變和教學模式的改變,教學模式的根本上改變使課堂教學有了生氣:尤其是課活課,確確實實看見學生當了課堂主人。
第5課《看電視》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認識“全、奇”等14個生字。會寫“爸、全”等6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教學重點】
認識“全、奇”等14個生字、會寫“爸、全”等6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留心觀察父母、家人喜歡看什么電視節目?
2、家庭成員看電視時意見統一嗎?意見不統一怎么辦?
3、教師準備明明一家人看電視的 flash 動畫。
4、教師準備看電視時不同場面的片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入新課
1、引導學生結合自家的情況,談談看電視的情況。
2、播放明明一家人看電視的場面,你能猜出他們正在看什么節目嗎?
(尊重學生看法,只要說的合理,就給予肯定)
3、引導學生發現明明家看電視中的“奇妙”所在: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認識字詞
1、引導學生揭開他們家看電視中的“奇妙”之處,朗讀課文,找到答案。
(借助拼音認識生字)
2、出示帶拼音的生字,指名認讀。
3、找出這些生字在課文中帶出的詞語,反復讀。
(生在書中找詞語)
4、學生匯報詞語,師在屏幕上呈現詞語。
三、引導學生選擇學習生字、生詞的方式
教學法:在學生自主選擇的基礎上,運用加一加、減一減、猜字迷的方法識字,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想一想在什么地方或場合見到過這些字。
1、學生分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問題。
2、學生匯報交流,教師點撥引導,例如:
學生匯報“精”時,引導學生說說怎樣記住這個字的,在哪兒見過這個字。
四、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字的結構特點。
2、幫助學生掌握書寫方法:
邊板書邊講解。
3、學生描紅并臨寫生字,要求:
、 書寫姿勢要端正。
、 要按筆順寫。
五、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5 看電視
奇妙?
全家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語
二、多種方式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1、圍繞“奇妙”一詞展開,學生讀第2~5小節,找找奇妙藏在哪里:
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
2、學生分組討論,奇妙在哪里。
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交流,教師點撥引導:
、 身為球迷的爸爸關掉球賽,換成京劇。
抓住這一點,詢問學生:
爸爸為什么這樣做,爸爸表現怎樣?
教師引導學生帶著爸爸孝順母親的感情讀讀這一節。
、 奶奶放棄了自己喜歡的京劇,換足球頻道,奶奶不看電視看我們,和我們一起拍手歡笑。
引導學生朗讀課文:
體會老人對兒女子孫的濃濃愛意。
如果學生讀不出這種感情,教師范讀指導。
⑶ 關掉球賽,看音樂舞蹈。
引導學生說說:
為什么會這樣呢?
學生有感情的讀這一小節,讀出家庭成員間互相關愛之情。
、 互敬互愛,為了他人的快樂,放棄自己的愛好。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第五小節。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四、感悟詩歌,課外延伸
配樂朗讀小詩,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出示反映謙讓、禮貌、孝順等主題的小詩:
培養學生喜愛詩歌的興趣,同時受到好的品行的熏陶。
第5課《看電視》教案 篇10
【教學片段】
教學片斷一:
當時我正準備組織大家以小組的形式學習生字。我說道:“請大家在小組中學習這些生字,讀準它們的音,再討論一下,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蔽吹壤蠋熣f完,孩子們己迫不及待地行動了起來,轟轟烈烈地展開了討論,我的后半句話早已淹沒在了孩子們的聲浪中。我怕孩子們沒聽清要求,又提高嗓門,把后半句話重復了一遍。我在參與有些小組的討論中,發現還是有不少孩子沒有聽到老師后半個要求。
分析:學生們還沒有聽完老師的要求,便展開了討論。表面看是熱熱鬧鬧的,但實際上并沒有達到老師的要求。有不少小組只是停留在了對字音的反復學習上,并沒有對每個字作更深入的了解。
教學片斷二:
熟讀了兒歌之后,我問大家:“課文里說到了家里的哪些人,他們都喜歡看什么電視?”孩子們紛紛舉手,其中甲回答了這個問題:“爸爸喜歡看足球,奶奶喜歡,嗯──”甲稍微停了一會兒,正思索著。這時有那么幾個孩子,邊舉手,嘴中邊喊著:“京劇,京劇!”甲尷尬地望著我,嘴里咕噥著:“噢,京劇!弊铝恕
分析:甲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只作了短暫的停頓,稍加思考。其余孩子便沒有耐心聽下去,著急的代替他回答。這實際上,等于剝奪了甲思考、回答的權利。
教學片斷三:
在拓展說話訓練時,我要孩子們用誰喜歡看什么的句式說說家里人喜歡看的電視。乙說道:“我喜歡看動畫片!睅讉同學發言之后,我見丙舉手特別積極,便請他發言,他說:“我喜歡看動畫片。”此語一出,有的孩子便說:“剛剛說過了!”丙不服氣,有些委屈地說:“我又沒有聽到!
分析:丙在別人發言時,沒有認真聽,結果,重復回答了。
【教學反思】
在平時的教學中,沒有足夠重視對孩子“聽”的習慣的訓練、培養!奥牎笔且粋重要的語文學習習慣,是取得外界訊息的關鍵,是學習的基礎。沒有良好的聽的習慣,極有可能對孩子的學習造成障礙。特別對一年級的小學生而言,已有知識局限,正是應該大量聽記、大量輸入、大量積累的黃金時間。而我并沒有對這個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孩子們才會在課堂上有這種表現。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如:在平時的小練習中,就發現有的孩子不愿靜下心來聽老師讀題釋題,往往審錯題意;有時,孩子們的作業沒有按老師的要求做?磥,注重對孩子“聽”的訓練,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了。一般課堂上的 “聽”有以下幾種常見模式,即:老師聽學生(從上至下)、學生聽老師(由下往上)、學生聽學生(平級)。針對此,我調整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
一、以身作則
老師是孩子們的偶像,老師的一舉一動會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當孩子在發言的時候,老師首先應帶頭傾聽,決不在孩子發言的時候,做其他事。在孩子發言的過程中,留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不打斷孩子的回答。對孩子的發言,給與適當的評價。
二、細化要求
以往,一直要求孩子們認真聽,可到底怎樣才算認真聽?孩子們對此認識模糊。老師應該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細化了的要求。如:聽的時候眼睛注視著老師或發言的人;要聽清老師或發言的人的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聽完別人的話,才發表自己的意見,不插嘴。
三、進行評價
結合每周的評價表,對孩子這一階段“聽”的表現,做一個總結。評價分為自評、互評、教師評。內容為老師提出的聽的要求。通過評價,發揚優點,更重的是指出了孩子們的不足,明確了努力的方向。
四、表揚鼓勵
在對孩子聽的習慣的培養中,少不了孩子最能夠接受的方式:表揚鼓勵。哪些孩子做得特別好的,應及時鼓勵,必要時,要把文章做足。當然,老師更應關注那些暫時落后的孩子,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捕捉他們的進步,讓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喜悅,促使他們更快的進步。
讓學生敢問樂問──一年級下冊《看電視》教學片段及反思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小學 吳金紅
【教學片斷】
師:(初讀課文后)讀課文時有沒有遇到難題?看看誰是今天的問題專家?
生:我想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
師:(板書:奇妙)誰來說說?
生:我知道!我可以用分解法來解釋,“奇”就是奇怪的意思,“妙”就是美妙的意思。也是“奇怪美妙”的意思。
生:不對!我認為“奇”應該是奇特的意思。
生:不對!我覺得是“希奇”的意思。
。▓雒嬗悬c亂,幾種意見相持不下。)
師:看大家討論得這樣熱烈,說明這個問題提得不錯!大家找找“奇妙”躲在課文的哪個地方?找出有關句子來讀一讀。
生:在第一節。(生讀句子。)
生:在最后一節也有。(生讀句子。)
師:誰能根據課文內容用這個詞提一個問題?
。ㄕn堂一下子安靜下來。)
生:為什么說“我們家看電視,真有些奇妙”?
生:為什么課文的前面說“我家看電視,真有些奇妙”,課文的最后一節還要說“我家看電視,可真有些奇妙”?
生:為什么前面的“奇妙”后面用的是橫線,最后一節的“奇妙”后面用的是感嘆號?
師:(板書:──)這個符號不叫橫線,叫“破折號”。
生:那什么叫“破折號”?有什么用?
師:這些問題都提得很好,你們能通過讀課文自己解決嗎?
生:老師,我還想提問題。
師:好,你問吧。
生:什么是“咿咿呀呀的”?
(許多學生都笑出聲來,還說:“這都不懂?”該生臉都紅了。)
師:你們別笑,能提出問題就說明他認真讀書,認真思考。我想他肯定沒聽過京劇,誰來幫幫他?
生:“咿咿呀呀”就是這樣。(學唱京劇,全班哄堂大笑。)
師:學得真像,懂得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詞語,真棒!
生:“精彩”是什么意思?
生:爸爸明明是足球迷,為什么要把精彩足球賽關掉?
師:(板書:精彩)非常好,你問到關鍵了,待會兒讀到這一段時,大家可要認真思考。
生:“打盹”是什么意思?
生:(生笑)這有什么難的!我知道,就是“打瞌睡”嘛!
師:謝謝你幫他,不過,可別笑他,學問學問,不懂就問嘛!
生:那么,“打盹”和“睡覺”不是重復嗎?能不能只說“我和爸爸都在睡覺”或“我和爸爸都在打盹”呢?
師:好問題。◣熜χ戳丝磩偛呕卮饐栴}的男生)你還能幫他解答這個問題嗎?
生:(搔了搔頭,不好意思地笑了。)
師:那好,我們讀課文的時候再來解決,還有問的嗎?
生:“啥時”是什么意思?
生:奶奶為什么不看電視,只看我們?
生:“直叫”是什么意思?
生:“快射門”后面為什么用感嘆號?
生:我覺得“好球,好球,”后面也可以用感嘆號,為什么課文用的是“逗號”?
生:我們家每個人心里裝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為什么不說你也知道?我就不知道呀。
……
【教后反思】
一直以來,課堂上的提問是教師才有的“特權”。教師問,學生答,似乎天經地義。而教師的提問是按照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來設計的,在這種接受性的學習方式中,學生失去了提問的權利,也失去了質疑深層次的思考的機會,最終失去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改變了以往“以教促學”的習慣,在初讀課文后,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提問,以學定教。當學生提出第一個問題時,我非常高興。高興的是學生提的“奇妙”一詞剛好是課文的文眼,與我心中確定的教學思路是一致的。接著,我因勢利導,讓學生根據“奇妙”一詞繼續提問題,應該說學生提的三個問題是十分精辟的,我是既意外又得意,這說明一段時間來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是頗有效果的。因而,我急著讓學生按這條思路走下去,馬上就問:“你們能通過自己讀課文來解決這些問題嗎?” 準備引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沒想到,學生說:“老師,我還有問題要問!蔽乙粫r有點猶豫,讓他們繼續問下去嗎?會不會打亂課堂教學的條理性?會不會影響教學的節奏?還好,我意識到如果一意孤行阻止他們的提問,會扼殺了他們提問的積極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于是,我讓他們繼續提問,果然,學生又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問題。課后想想,我心中固有的教學模式還是在不斷地發揮作用,我差點又屈服于習慣的力量。我想,老師有容納學生提問的雅量,學生才有想提問題的欲望吧。
后來提的問題中,有些問題提得較為淺顯,比如“咿咿呀呀”“直叫”“啥時”等,可以馬上就請同學及時幫忙解決;有的問題比較有針對性,就留待講讀課文時再隨機解決。從所提問題中可以看出,每個學生在一節課里,所表現出來的最近發展區是有區別的、有層次的,這也是正常的。我及時阻止了同學對某些學困生所提問題的嘲笑,并借助語言、手勢、眼神,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賞。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保護他們提問、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讓他們敢于提出問題,樂于提出問題。
第5課《看電視》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感人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語言樸實卻飽含深情。作者以“巧妙”為線索貫穿全詩,開頭、結尾兩次提到我家看電視有些奇妙,首尾呼應,整首詩也都在寫我家看電視的奇妙。
【學生分析】
1、學生都喜歡看電視,對電視很感興趣:
但在家里當慣“小公主”、“小皇帝”,以自己為中心,掌握家中電視遙控器的主權。
2、基本掌握一些識字方法:
熟字相加變新字,熟字加偏旁,組詞造句,生活中見過等,自己會借助拼音來學習漢字。
3、在網絡環境下能自主瀏覽網頁,但仍有一些學生不聽指揮,可能會瀏覽其他的網頁;對一些感興趣的文章會讀,但不大喜歡讀出聲。
4、能使用拼音輸入法在留言版上發言,但速度不是很快,錯別字還是很多。
【課時安排】
本課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家人互相關心、謙讓品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初步用自己的方法認識生字。
2、布置學生回家了解爸爸、媽媽等長輩喜歡看什么電視節目。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關、完、寫、全、爸、家”)。
2、會自主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方法識記生字。
3、會為剛學過的生字出字謎,組詞造句。
〖教學過程〗
一、猜謎揭題,引入新課
1、猜謎語:
小小一間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戲,天天翻花樣。(打一家用電器)
板書:電視
2、談話揭題:
大家每天看電視嗎?
出示圖片。
老師問:“他們在看什么節目呀?你們猜一猜?”
學生各自猜說并說明原因(根據人物的表情動作來猜)。
你們猜得對嗎?請你們快速讀一讀課文《看電視》。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出示本課生字,讓學生在學習前先認一下。
這樣做對于會認的同學可以建立成功感,激發學習興趣。對于暫時不會的孩子來說,可促進課上認真學習,同時為了下一節課能趕上也能提前會認,課下還有可能更認真地預習。
2、自讀課文:
注意讀準字音。
把字連成詞。
把有生字的詞語多讀幾遍。
3、同桌相互檢查生字,并交流認字方法。
4、教師檢查:
、拧〕鍪炯右艄澋纳郑ㄟ@步是為正音而設計的):
本課易錯的字音有:
全、精、關
、啤〕鍪驹~語:
開火車朗讀。
學生如有不懂的詞語提出來,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如:
精彩、沒完沒了
這一步的設計是遵循了識字規律,學生讀準字音,感知字形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字意。
、恰〕鍪6個要求會寫的字讓學生認記。
5、學寫生字,重點指導寫“家”:
讀字音。
分析字形。
在田字格中自己練寫。
6、讀課文:
爭當朗讀小老師。
三、拓展閱讀
四、打寫訓練
模仿你讀過的文章,用下面的詞語進行寫話:
全家人 奇妙 精彩 球賽 關掉 沒完沒了
換頻道 球員們 寫字 音樂 舞蹈 卻
五、布置作業
1、了解家中各人的興趣愛好。
2、把你的家和家人畫下來或拍一張照片。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了解家中各人的興趣愛好。
2、把你的家和家人畫下來或拍一張照片。
3、布置學生留心觀察爸爸、媽媽等長輩是怎樣關心、照顧自己的?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2、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3、能聯系自己的實際寫一寫自己和家人的事情。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了解課文內容
1、看動畫,聽課文朗讀,想一想:
這家子人怎樣看電視?
2、聽后自己讀讀、說說:
爸爸愛看(足球)卻換成了(京。,奶奶愛看(京。﹨s換(足球),我們一起為媽媽換成了(音樂、舞蹈)。
過渡:想想這是為什么?
請同學們和同位互相讀一讀,想一想。
通過看、聽、讀,把課文的主干擺出來,引導孩子迅速把握課文的內容;同時拋出問題,要孩子帶著問題去讀書、去思考。
二、讀文悟文情
1、兩兩互讀:
看誰讀得好。
這一步是為了騰出更多的時間讓孩子多讀書,互相學習、討論。
2、感情朗讀:
師生評議。
通過師生朗讀、評議,讓孩子學習自己去領悟怎樣讀會更好。
3、齊讀最后一句:
猜猜心中的“秘密”是什么?
討論解答。
。ㄋ麄冃闹卸佳b有別人,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快樂。)
4、用“因為 所以”說話:
因為爸爸愛媽媽,為了讓奶奶開心,所以把自己喜歡的足球頻道換成了奶奶愛看的京劇頻道。
指導孩子用“因為 所以”說話。
兩兩對說。
三、總結全文
全家人,真奇妙?措娨,讓頻道。
足球賽,卻關掉。唱京劇,沒完了。
看媽媽,寫文稿。我動員,換舞蹈。
聽音樂,解疲勞。不精彩,卻歡笑。
四、假如你是課文中的“我”,遇上你最喜歡的動畫片,你會怎樣做
聯系學生的實際提問,了解孩子的做法;同時為下一步的拓展閱讀做好過渡。
五、擴展閱讀
謙讓是我們的優良傳統,孔融讓梨的故事,你們都聽過了吧;還有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情,你留意了嗎?
請你去“資料城”里讀讀這些有心人的文章,想一想,在你家里,有什么事情值得你也來寫一寫。
六、打寫練習
1、在家里,你能幫爸爸、媽媽等做些什么?
2、(拿出自己帶來的照片,看照片描寫自己的家人)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家人嗎?他們有什么興趣、愛好?
讓孩子懂得去留意家里人,心中裝有別人,懂得去關心、體貼別人。
七、評議作品
八、布置作業
回去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第5課《看電視》教案 篇12
《看電視》時,我讓孩子們看課文插圖,隨機提問:“圖上畫了誰?”不少孩子的回答爆出“明明”這兩個字眼。我聽得有點霧水,片刻反應過來。原來文本里有這樣一句話:爸爸明明是個足球迷,卻把一場精彩的球賽關掉。它給孩子們造成了誤解。當然,更多的人還是提“我”的。于是涇渭分明,課堂上出現“明明”派與“我”派。我便向正確答案持有者——“我”派成員提問:“你為什么說‘明明’不是名字?”答案既顯力度又顯深度,可謂精彩紛呈:(生1)如果“明明”|是名字,課文里會說“爸爸和明明”;(生2)這里的“明明”的意思是“本來”;(生3)“我”都不知道為啥換成京劇,所以換頻道的人就只是爸爸,沒有“明明”……“明明”派成員全軍覆沒,因為他們恍然大悟的表情“出賣”了他們的心。
備課時,我忽略了這個“明明”,因此乍聽課文中小主人“我”變成“明明”很驚訝。殊不知一年級的小嫩娃閱讀能力有限,對某些句子的理解產生偏差再所難免。我站在成人角度想當然,卻產生了應該需要避免的`失誤。往后,我得注意以學生角度為出發點去解讀教材,思孩子們之可能所想,繼而真正服務于學生,讓教師、文本、學生展開更有效的對話。幸虧這次能亡羊補牢,可是引以為鑒,下不為例才是最重要的,畢竟風云萬變,亡羊補牢并非都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