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食和月食-新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4、日食和月食【教學目標】科學概念: 1、日食和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2、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于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則是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 過程與方法: 1、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2、對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細致的觀察。3、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樂趣,意識到設計科學研究方案的重要性。2、能夠大膽地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3、意識到模擬實驗與推測和客觀真實是有一定差距的。4、意識到天文現象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教學重點】日食和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教學難點】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教學準備】有關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圖片、照片、課件、錄像資料、書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電筒、觀察記錄表;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有關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教學過程】一、認識日食發生的過程及特點。 1、設疑激趣: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月相變化,知道月球的圓缺變化是在一個月內發生的,可是有時在一個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圓缺變化的全過程,你們看過嗎?這叫什么現象?(板書“月食”)太陽是否有時也會有圓缺現象?(出示日食發生過程的圖片)這叫什么現象?(板書“日食”)你們聽說過日食和月食嗎?關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問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日食和月食》。(完成課題板書)2、講述:我們先來研究日食發生的過程及特點。3、(播放日食發生的過程錄像)討論并交流:日食發生過程有什么特點?從這些特點中你有何推想?4、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教師整理并適時補充日食發生過程的一些其他事實性資料。 5、小結日食發生過程中的一些特點:(1)太陽被一個物體擋住了;(2)擋光的物體是圓形或球形的;(3)擋光的物體是運動著的;(4)擋光的物體看上去和太陽差不多大;(4)地球、擋光物體和太陽差不多在一條直線上。6、提出問題:根據日食的特點,你認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分析過程預設:(1)太陽被遮擋的部分邊緣是弧形的,說明擋光的天體是圓的。(2)在日食過程中,有時太陽的整個球面都被擋住了,成為黑色,這說明擋光的天體,從地球上看與太陽一般大小(3)太陽被遮擋的部分從西邊開始,向東邊移動,說明這個天體是自西向東運動的,綜合以上分析,可能是月球擋住了太陽的光輝。)二、日食成因的模擬實驗。 1、剛才有同學認為是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怎樣用模擬實驗的方法來證實我們的推測?2、分小組設計模擬實驗的計劃,設計時注意:(1)用什么實驗材料來做這樣一個模擬實驗? (2)如何做實驗 ? (3)在實驗中估計會出現哪些現象? (4)觀察到的哪些現象能說明日食發生了? 3、學生分小組進行模擬實驗:一生用手電筒代表太陽,一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生手持玻璃球當月球自西向東運動,用玻璃球繞乒乓球轉動一周表示月球繞地球一周,看看在什么情況下看不見太陽。(模擬實驗要注意:所用的擋光物體要比被擋光物體小;擋光物體是運動的;擋光物體是圓形或球形的。這一過程中,并不一定就會發生日食。只有玻璃球轉到電筒光和乒乓球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并且三者之間的距離合適時,保證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時,才會發生“日食”現象。) 4、交流:(1)模擬實驗是如何做的?(2)哪些現象可以說明發生了日食?(3)這時太陽、月球、地球各處于何種位置?(4)在什么情況下不會發生日食?三、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日食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