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分的認識”(精選17篇)
“時分的認識” 篇1
教學內容:教材第95~97頁例1、例2和“填填連連”,練習十八第1~2題。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
2. 使學生認識鐘面,掌握看鐘表的方法,正確說出鐘面上指示的時間,并能正確地書寫出來。
3. 教育學生愛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猜謎語:小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滴答滴答響,催人早早起。問:這是什么?說明:這節課我們要認識鐘面。問:你們平時見過哪些鐘?
二、教學新課
1、認識整時
分別出示第一、二、三、四幅圖,讓學生說出幾時,小華在干什么。指名學生把四幅圖完整地說一遍。
要知道時間,就要學會看鐘表。就要學習時、分、秒。(板書:時、分、秒的認識)現在我們先來學習時、分。(板書:時、分)
2、認識時、分
(1) 認識鐘面
提問:這個鐘面是什么形狀的?大家說說鐘面上有些什么?鐘面上的短針叫時針,長針叫分針。鐘面上有多少個大格?
說明:鐘面上用1~12把一圈平均分成了12個大格。按順時針方向,依次讓學生數出12個大格。
再用缺口的圓紙把鐘面蓋好,只露出一大格,教師指著這一大格告訴學生:這每一大格里又分成相等的5小格。一圈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呢?引導學生數出鐘面一圈共有60個小格。
(2) 時和分的關系。
鐘面上的針各有各的任務。最短的針是時針,它走起來最慢,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1小時。比較長的針是分針,走得較快一點,它走1小格的時間是1小分。(用教具鐘演示)
(3) 提問:時針、分針是朝什么方向轉動的?(結合指導學生看教科書上時針、分針遠動方向的箭頭圖,并告訴學生什么叫順時針方向)
現在我們來比較時針和分針轉動的快慢,看看1時和1分有什么關系?教師用實物鐘演示,讓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圈,然后讓學生每兩人一組操作學具鐘,并討論1時和60分之間的關系。
教師小結:時針走1大格,就是1小時,時針走1小時,分針正好走一圈,是60分。1小時和60分的時間相等。(板書:1時=60分)
提問:我們已經知道時、分都是時間單位,那么1分時間究竟有多長呢?1分鐘我們能做多少事呢?讓學生數一數自己的脈搏1分鐘跳多少次師掌握時間,請學生匯報數的結果,再填在書上。
提問:一節課的時間多少分鐘?(40)課間休息幾分鐘?(10)合起來是多少分鐘?再加多少分鐘,就是1小時了?為什么?
3.教學例1。
鐘面上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1)出示第1個鐘面圖。提問:鐘面上分針指著幾?(12)時針指著幾?(2)這是幾時?(5時)怎樣寫呢?教師范寫。
(1) 出示第2個和第3個鐘面圖。讓學生先說再寫。
4.教學例2
如果分針不是指著12,那么怎樣看時間呢?就要看時針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多多少要看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小格,這時就是幾時幾分。
(1)演示教具鐘:時針走過1,分針指著3。
問:時針剛走過幾?(剛走過1,就是1時多)分針從12起走到了幾?(走到3)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15小格,是15分)那么這是的時刻就是1時15分。怎樣寫呢?教師書寫。
(1) 繼續演示,出示2時50分的鐘面圖。讓學生說幾時幾分。
(2) 把鐘面撥到10時45分,指名學生說出鐘面上是幾時幾分。
小結學習內容。
三、鞏固練習
1 做書上填填連連。
第1、第2題讓學生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十八的第1、2題。
五、總結
“時分的認識” 篇2
教學內容:教材第95~97頁例1、例2和“填填連連”,練習十八第1~2題。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
2. 使學生認識鐘面,掌握看鐘表的方法,正確說出鐘面上指示的時間,并能正確地書寫出來。
3. 教育學生愛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猜謎語:小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滴答滴答響,催人早早起。問:這是什么?說明:這節課我們要認識鐘面。問:你們平時見過哪些鐘?
二、教學新課
1、認識整時
分別出示第一、二、三、四幅圖,讓學生說出幾時,小華在干什么。指名學生把四幅圖完整地說一遍。
要知道時間,就要學會看鐘表。就要學習時、分、秒。(板書:時、分、秒的認識)現在我們先來學習時、分。(板書:時、分)
2、認識時、分
(1) 認識鐘面
提問:這個鐘面是什么形狀的?大家說說鐘面上有些什么?鐘面上的短針叫時針,長針叫分針。鐘面上有多少個大格?
說明:鐘面上用1~12把一圈平均分成了12個大格。按順時針方向,依次讓學生數出12個大格。
再用缺口的圓紙把鐘面蓋好,只露出一大格,教師指著這一大格告訴學生:這每一大格里又分成相等的5小格。一圈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呢?引導學生數出鐘面一圈共有60個小格。
(2) 時和分的關系。
鐘面上的針各有各的任務。最短的針是時針,它走起來最慢,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1小時。比較長的針是分針,走得較快一點,它走1小格的時間是1小分。(用教具鐘演示)
(3) 提問:時針、分針是朝什么方向轉動的?(結合指導學生看教科書上時針、分針遠動方向的箭頭圖,并告訴學生什么叫順時針方向)
現在我們來比較時針和分針轉動的快慢,看看1時和1分有什么關系?教師用實物鐘演示,讓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圈,然后讓學生每兩人一組操作學具鐘,并討論1時和60分之間的關系。
教師小結:時針走1大格,就是1小時,時針走1小時,分針正好走一圈,是60分。1小時和60分的時間相等。(板書:1時=60分)
提問:我們已經知道時、分都是時間單位,那么1分時間究竟有多長呢?1分鐘我們能做多少事呢?讓學生數一數自己的脈搏1分鐘跳多少次師掌握時間,請學生匯報數的結果,再填在書上。
提問:一節課的時間多少分鐘?(40)課間休息幾分鐘?(10)合起來是多少分鐘?再加多少分鐘,就是1小時了?為什么?
3.教學例1。
鐘面上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1)出示第1個鐘面圖。提問:鐘面上分針指著幾?(12)時針指著幾?(2)這是幾時?(5時)怎樣寫呢?教師范寫。
(1) 出示第2個和第3個鐘面圖。讓學生先說再寫。
4.教學例2
如果分針不是指著12,那么怎樣看時間呢?就要看時針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多多少要看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小格,這時就是幾時幾分。
(1)演示教具鐘:時針走過1,分針指著3。
問:時針剛走過幾?(剛走過1,就是1時多)分針從12起走到了幾?(走到3)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15小格,是15分)那么這是的時刻就是1時15分。怎樣寫呢?教師書寫。
(1) 繼續演示,出示2時50分的鐘面圖。讓學生說幾時幾分。
(2) 把鐘面撥到10時45分,指名學生說出鐘面上是幾時幾分。
小結學習內容。
三、鞏固練習
1 做書上填填連連。
第1、第2題讓學生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十八的第1、2題。
五、總結
“時分的認識” 篇3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四冊第62—63頁的例1、例2及第64頁“做一做”的習題,練習十七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1、認識鐘面及時間單位“時”、“分”,初步體會“時”、“分”的實際意義,理解1時=60分。
2、結合具體的生活情景,學會認讀鐘面上的時刻。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能力.4、引導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重點、難點:
讀寫幾時幾分的時刻。
教具準備:課件一套,學生每人準備1個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課件出示《大風車》節目畫面。
師:小朋友們,請看大屏幕,這是你們最喜歡看的什么節目來了?有誰知道這節目是在下午什么時候播放?隨著學生的回答點擊出現時刻下午6:10,晚上7:00中央電視臺播放什么節目?有誰愿告訴老師你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睡覺?(電腦分別顯示時刻)看來,時間和我們的生活、學習關系十分密切。而鐘表可以告訴人們時間),幫助我們利用好時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時間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時、分的認識,學生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讓學生充分發言)
二、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電腦出示一個鐘面)
(1)學生看書自學,觀察鐘面上有些什么?(自主探索、小組討論)
(2)匯報交流,課件演示并填空。
①鐘面上有 ______針、________針、______ 針。
②鐘面上有 ______個數字,按從1—12順時針方向排列(點擊順時針方向)。有_____ 個大格、_____個小格,并演示時針分針的走動方向。
③分針走1小格是 ______分,走1大格是______分,走1圈是 _______ 分。 ④時針走1大格是______分,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________ 圈。
2、認識時、分
(1)認識“分”
①觀察分針
師:分針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②體會1分有多長。學生分別做口算題、寫生字、拍皮球、踢毽子、跳繩。老師計時。
師:你用1分鐘做些什么?讓孩子們說出自己1分鐘做的事。其實1分鐘能干很多事情,老師讓你們搜集資料的,誰愿意把你搜集到的知識告訴大家?學生充分發言后,然后老師將自己搜集到的知識出示在屏幕上:銀行點鈔機每分鐘點1500張人民幣,中央電視臺播音員每分鐘播180個字。
師:1分鐘很短,充分用好它卻能做很多事情,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鐘。
(2) 認識“時”,知道時、分的關系
師:時針是用來表示“時”的,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1時。
① 分針走1圈是60分,觀察時針有什么變化?課件演示。
師:時針走一大格(從一個數到下一個數)的時間是1時,板書 1時。
② 1時和60分有什么關系?隨著孩子們的回答板書1時=60分。
③ 1時有多長
一節課 _____ 分,課間休息 _____ 分,再加 _____ 分就是1小時。
(3)完成練習十九第3題,比較各種動物每天睡眠時間的長短。3、時刻的讀寫
(1)讀寫整時的
① 讓學生嘗試說出下列鐘面的時刻。(電腦出示)
② 隨著學生的回答,用讀法、寫法將時刻點擊出來。
③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得出整時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得出認識整時方法。(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④ 練習:學生在鐘面上撥出7時、9時、12時、6時。
(2)讀寫幾時幾分的(課件演示)
① 從1:00—1:15,現在是1時還是1時多,為什么?(因為分針不在12上,)時針有什么變化?(先看時針走過數幾就是幾時多。)
② 到底多多少分呢?(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格,算出多少分)
③ 老師撥出9時多,小組討論:撥的是不是9時多?多多少?該怎么看?全班交流。
④ 說出下列鐘面所表示的時刻,(屏幕顯示)主要練習幾點差幾分的和幾點多幾分的。
⑤ 師生共同歸納認識幾時幾分的方法。
⑥ 操作:老師報時,學生在鐘面上撥出。有意練習幾點多幾分和幾點差幾分的
三、鞏固練習
1、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老師帶孩子們出去旅游,到達目的地的時間顯示在課件的鐘面上,請小朋友們分別讀寫出來。
2、游戲:小小郵遞員
“時分的認識” 篇4
時、分的認識
教學目標 :
1. 使學生認識鐘面,能認讀鐘面所表示的時刻。
2. 認識時、分,記住這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
3. 培養學生珍惜時間,遵守作息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時、分。
教學難點 :接近整時的鐘面時刻的認讀。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事物鐘面、生自制鐘面
教學關鍵:聯系學生生活實際。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新課
1. 猜謎語: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馬蹄噠噠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2. 問:同學們見過哪些鐘?(出示各種鐘的圖片)這些鐘表雖然大小不一,形狀不同,但是它們有共同的作用。(幫助人們掌握時間,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學習和休息。)
3. 出示8:00 10:05 1:50 2:35的鐘面圖生試讀后指名介紹自己看時刻的方法。
(過渡:有的同學平時很好學,已經會看鐘表上的時刻了,下面這些鐘表分別表示幾點。)
二、探求新知
導:這些時刻到底該怎么讀呢?我們先來研究鐘面,看看鐘面上藏著那些秘密?
(一) 認識鐘面
1.出示靜態鐘面讓生觀察
匯報后師講解:
(1)鐘面上有3根針,短而粗的是時針,用來表示幾時的;比較長的是分針,用來表示幾分的;又細又長的是秒針,用來表示幾秒的。(劃線的電腦閃現)指出秒針先不介紹。(隱去秒針)
(2).鐘面上有( )大格;( )小格,共( )小格。(劃線的電腦閃現)
2.出示動態鐘面觀察,得出時、分的進率。
問:如果這個鐘面通上電源會怎樣?他們是朝什么方向走的?(用手比畫)課件顯示。
研究填表:
研究內容
我的發現
鐘面上有什么?
鐘面上有( )大格,每大格有
小格,共( )小格。
分針是怎么走的?
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
分;從12----9是( )分;走一圈
是( )分。
時針是怎么走的?
走1大格是( )小時,走1圈是( )
小時。
分針和時針有什么關系?
1小時=( )分
生討論后交流整理成研究報告,師板書重點:
分針——1小格——1分
時針——1大格——1小時
1小時=60分
(二) 感受時間
1. 那么1分時間能做些什么呢?(出示資料)
2. 我們1分時間能做些什么呢?
做口算道,數脈搏跳動了次,數數個,畫☆個。
(1).生任選一樣試一試
(2).交流你用一分時間做了什么?
3.你知道1小時可以做些什么呢?
(1).出示資料
(2)生估計自己1小時可以做些什么?
(三).學習看鐘表.
1分,1小時可以做這么多的事情,時間真是太寶貴了,我們應該合理安排,利用時間。
1. 整時讀法
出示鐘面 8:00 11:00 1:00 指名讀
小結整時讀法,說說你是怎么認出來的?
2. 非整時的讀法
出示鐘面 2:55 10:05 指名讀
說說你是怎么認出來的?
指導看書本是怎么總結的。(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多了多少要看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小格。顯示這句話)
(三) 學習記時
導:剛才認讀的這幾個鐘面除了時分這種記法外,還有一種記錄方法。這種記錄方法在電子表中常見。
1. 生說說方法。
2. 試寫
3. 校對,師指出:時和分之間用:隔開,表示幾分的數字要有兩個,不滿10時前一位用0占位。(下劃線閃現)
三.鞏固練習
1. 根據屏幕提示完成學校的冬令時間表。
同桌校對——集體交流(實物投影)——讀出時刻
2. 師口述時刻,生在鐘面上撥動時針和分針。
3. 我們一節課是分鐘,再加分鐘就是1小時。
(四)課堂總結。
“時分的認識” 篇5
課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認識和掌握看鐘表的方法,認識時間單位“小時、分”及其進率,培養初步的時間觀念.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包括學生自己動手制作鐘面模型)和閱讀課本的能力.
3.使學生知道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聽錄音.
師:新課前,請大家聽一段錄音(播放音頻:時間的腳步).誰能聽出這是什么聲音?
生:這是鐘聲.
師:對.這是時鐘行走時發出的聲音.我們要學習時間單位,就要認識鐘面.
2.師:下面介紹三好學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學習活動內容及時間安排.(分別出示圖片"起床圖"、"上課圖"、"活動圖")
請大家仔細觀察,按順序說出每幅畫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幾點鐘開始的?(教師在學生每回答完一幅圖后,作出必要的補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時半起床,一分鐘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時正準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學習.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時參加課外鍛煉,增強體質.
師:大家要向小芳姐姐學習,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做時間的小主人.
二、學習新課
1.師:人們為了掌握時間,做時間的主人,發明了時鐘.
2.觀察時鐘.教師在黑板上掛出一個時鐘(或演示動畫"認識鐘面"),用投影儀出示放大了的鐘面投影圖,要求學生結合自制的鐘面模型,觀察、了解鐘面上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請學生自由發言,要求知道:鐘面上有1~12共十二個數,以及它們各自的位置.每個數之間有5格,一共有60格.鐘面上有兩根指針,長的是分針,短的是時針.
3.觀察、思考和討論.
(1)鐘面上這兩根指針是怎樣走動的?
教師演示,得出分針和時針在鐘面上是同時、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針與時針是怎樣表示時間的?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61頁末段.理解“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一小時,分針走一格是一分鐘”的結論.
(3)兩針行走時它們的關系怎樣?
教師把全班學生分成兩大組,認真觀看動畫"認識鐘面".一組同學觀察時針的走動,另一組同學觀察分針的走動;結合閱讀課本第62頁第一段,使學生懂得時針走了一個字是一小時,分針走了一圈是60分鐘;這兩根指針是同時走,同時停的,所以1小時=60分.
4.結合生活實際,領會1小時、1分鐘分別大約有多久.
(1)1小時等于1節課的時間加課間活動20分鐘的時間.
(2)1分鐘有多久?請學生聽一段優美的音樂(播放音頻“梁祝片段”).同時教育學生要珍惜每一分鐘.
5.討論.
理解和掌握如何在鐘面上用時針與分針表示時間.
(1)“整點鐘”的表示.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點正.
(2)“幾點幾分”的表示.結合學習課本第62頁第二段,認真理解“時針剛過數字幾……”的意思,從而導出結語.
6.歸納正確表示鐘面時間的讀、寫方法,并小結.(教師把新課學習內容編成快板,用投影儀打出,師生共讀.)時針走1字1小時,分針走1格1分鐘.1小時=60分,60分就是1小時.時針剛過數字幾,就是表示幾點多;要問多了多少分,請你仔細看分針.
三、練習
1.基本練習.
(1)說出鐘面上所指時間.(教師演示動畫"時鐘",全班搶答.)
1:00,5:30,7:15,12:45,12:46.
(2)看卡片讀時間.
8:25,11:50,12:00,6:55,4:53.
(3)寫出鐘面上所指的時間.(教師演示動畫"時鐘",學生寫出時間.)5:10,6:05,2:31,7:59,9:02.
2.實踐性練習.
教師板書時間,學生在自己鐘面上撥針,同座同學相互檢查.
6:00,4:30,9:45,10:10,11:55.
3.綜合對比練習.
要求學生辨別接近整點鐘和時、分針靠得比較近的鐘面所指的時間.
(1)按標出的時間,在鐘面上加上分針或時針.
(2)看鐘面,選擇正確的時間填在方框里.
4.思考性練習.
說出鐘面間所經過的時間.
四、總結(略)
五、質疑問難(略)
六、反饋練習.
1.配樂朗誦(或組織小品表演:撥時間)
放錄音,在優美抒情的音樂聲中,朗誦聲起.
世界上最寶貴的是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對人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是人所擁有的全部財富.讓我們好好珍惜每一分鐘吧!
2.師說時間,生撥數.
小喇叭開始廣播:6:45
大風車:6:05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7:00
有線1臺的兒童動畫片:6:00
(下課鈴響)
師:(指著時鐘)這節課是8:50上課,9:30下課.大家想想,這節課上了多少時間?
生:上了40分鐘.
師:對.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40分鐘.謝謝大家,下課.
板書設計:略.
“時分的認識” 篇6
時、分的認識
惠安縣輞川三鄉小學——程團芬
教學目標 :
1、認識鐘面和時間單位時、分,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并學會時間的兩種寫法;知道1時=60分。
2、引導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3、讓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魁力。
設計思路: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依據這一理念,本設計側重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數學學習活動:
1、利用學生已有經驗,讓學生在情景中生疑引探。
《課標》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和方法經驗等。本課利用學生已認識了整鐘點,生活中對時、分的無意識感知,讓學生在非整時的認識產生疑問:“要怎么樣認讀呢?”在教學時、分的關系時產生了“為什么1時=60分呢?”使學生產生內需,萌發探索的動機,從而誘導學生主動探索,體驗成功。
2、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時、分的進率及正確認讀鐘面上的幾時幾分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勢必叵殺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這一環節我特地安排了“闖關奪寶”活動,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與合作交流,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及學習數學的快樂。
3、增添童話色彩。
低個級學生都是比較活潑、可愛型的,因此問題情境的設置應注意童趣化,如“小白兔闖關奪寶”、“山羊伯伯的一天”等。真正做到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快樂成長。
時、分的認識
創設情境:
小白兔和媽媽一起逛鐘店……
(出示鐘店畫面)
活動一:時鐘的作用
1、師:時鐘有什么作用,你想把它帶回家呀!
2、小結:
要表示時間,就要用到時間單位“時、分”。
(板書:時、分)
活動二:認識鐘面
1、師:看來時鐘的作用可真大,老鼠先生這里有一個鐘,請大家找找看,從鐘面上你發現了什么?
2、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a、有兩根針;
b、有12個數字;
c、有大格,有小格。
3、學生自己小結。
活動三:時間的讀寫
1、師:看來鐘面上的知識還真不少,那把鬧鐘帶回家,不會看也沒用啊!
2、讓同學說說平時在生活中是如何看鐘的。
3、點出時間的兩種寫法。
4、引出時間的兩種寫法。
5、感知1分鐘。
活動四:闖關奪寶
師:既然大家都會看時間,那闖關肯定是沒問題,有沒有信心呢?
第一關:幫時鐘爺爺念念數
1、出示鐘面模型。
2、要求先讀一讀,再把它們寫下來。
3、小組討論,并推薦代表闖關。
第二關:給可愛的小鬧鐘找伙伴
1、出示圖片。
2、小組討論后反饋。
第三關:山羊伯伯的一天
1、剛才我們經歷了一分鐘,那山羊伯伯的一天里有好幾個一分鐘,它又是怎么安排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出示山羊伯伯的一天。
3、全班齊讀每一個時刻,小組討論后完成表格的時間填寫。
4、小組反饋。
師宣布闖關成功,并出示獎品。
活動五:愉快的星期天
山羊伯伯的一天是這樣安排的,同學們你也能像山羊伯伯一樣給自己安排一個愉快的星期天嗎?
概括總結:
由學生自主完成,并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
與我聯系:
“時分的認識” 篇7
課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認識和掌握看鐘表的方法,認識時間單位“小時、分”及其進率,培養初步的時間觀念.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包括學生自己動手制作鐘面模型)和閱讀課本的能力.
3.使學生知道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聽錄音.
師:新課前,請大家聽一段錄音(播放音頻:時間的腳步).誰能聽出這是什么聲音?
生:這是鐘聲.
師:對.這是時鐘行走時發出的聲音.我們要學習時間單位,就要認識鐘面.
2.師:下面介紹三好學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學習活動內容及時間安排.(分別出示圖片"起床圖"、"上課圖"、"活動圖")
請大家仔細觀察,按順序說出每幅畫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幾點鐘開始的?(教師在學生每回答完一幅圖后,作出必要的補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時半起床,一分鐘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時正準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學習.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時參加課外鍛煉,增強體質.
師:大家要向小芳姐姐學習,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做時間的小主人.
二、學習新課
1.師:人們為了掌握時間,做時間的主人,發明了時鐘.
2.觀察時鐘.教師在黑板上掛出一個時鐘(或演示動畫"認識鐘面"),用投影儀出示放大了的鐘面投影圖,要求學生結合自制的鐘面模型,觀察、了解鐘面上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請學生自由發言,要求知道:鐘面上有1~12共十二個數,以及它們各自的位置.每個數之間有5格,一共有60格.鐘面上有兩根指針,長的是分針,短的是時針.
3.觀察、思考和討論.
(1)鐘面上這兩根指針是怎樣走動的?
教師演示,得出分針和時針在鐘面上是同時、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針與時針是怎樣表示時間的?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61頁末段.理解“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一小時,分針走一格是一分鐘”的結論.
(3)兩針行走時它們的關系怎樣?
教師把全班學生分成兩大組,認真觀看動畫"認識鐘面".一組同學觀察時針的走動,另一組同學觀察分針的走動;結合閱讀課本第62頁第一段,使學生懂得時針走了一個字是一小時,分針走了一圈是60分鐘;這兩根指針是同時走,同時停的,所以1小時=60分.
4.結合生活實際,領會1小時、1分鐘分別大約有多久.
(1)1小時等于1節課的時間加課間活動20分鐘的時間.
(2)1分鐘有多久?請學生聽一段優美的音樂(播放音頻“梁祝片段”).同時教育學生要珍惜每一分鐘.
5.討論.
理解和掌握如何在鐘面上用時針與分針表示時間.
(1)“整點鐘”的表示.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點正.
(2)“幾點幾分”的表示.結合學習課本第62頁第二段,認真理解“時針剛過數字幾……”的意思,從而導出結語.
6.歸納正確表示鐘面時間的讀、寫方法,并小結.(教師把新課學習內容編成快板,用投影儀打出,師生共讀.)時針走1字1小時,分針走1格1分鐘.1小時=60分,60分就是1小時.時針剛過數字幾,就是表示幾點多;要問多了多少分,請你仔細看分針.
三、練習
1.基本練習.
(1)說出鐘面上所指時間.(教師演示動畫"時鐘",全班搶答.)
1:00,5:30,7:15,12:45,12:46.
(2)看卡片讀時間.
8:25,11:50,12:00,6:55,4:53.
(3)寫出鐘面上所指的時間.(教師演示動畫"時鐘",學生寫出時間.)5:10,6:05,2:31,7:59,9:02.
2.實踐性練習.
教師板書時間,學生在自己鐘面上撥針,同座同學相互檢查.
6:00,4:30,9:45,10:10,11:55.
3.綜合對比練習.
要求學生辨別接近整點鐘和時、分針靠得比較近的鐘面所指的時間.
(1)按標出的時間,在鐘面上加上分針或時針.
(2)看鐘面,選擇正確的時間填在方框里.
4.思考性練習.
說出鐘面間所經過的時間.
四、總結(略)
五、質疑問難(略)
六、反饋練習.
1.配樂朗誦(或組織小品表演:撥時間)
放錄音,在優美抒情的音樂聲中,朗誦聲起.
世界上最寶貴的是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對人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是人所擁有的全部財富.讓我們好好珍惜每一分鐘吧!
2.師說時間,生撥數.
小喇叭開始廣播:6:45
大風車:6:05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7:00
有線1臺的兒童動畫片:6:00
(下課鈴響)
師:(指著時鐘)這節課是8:50上課,9:30下課.大家想想,這節課上了多少時間?
生:上了40分鐘.
師:對.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40分鐘.謝謝大家,下課.
板書設計:略.
“時分的認識” 篇8
課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認識和掌握看鐘表的方法,認識時間單位“小時、分”及其進率,培養初步的時間觀念.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包括學生自己動手制作鐘面模型)和閱讀課本的能力.
3.使學生知道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聽錄音.
師:新課前,請大家聽一段錄音(播放音頻:時間的腳步).誰能聽出這是什么聲音?
生:這是鐘聲.
師:對.這是時鐘行走時發出的聲音.我們要學習時間單位,就要認識鐘面.
2.師:下面介紹三好學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學習活動內容及時間安排.(分別出示圖片"起床圖"、"上課圖"、"活動圖")
請大家仔細觀察,按順序說出每幅畫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幾點鐘開始的?(教師在學生每回答完一幅圖后,作出必要的補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時半起床,一分鐘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時正準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學習.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時參加課外鍛煉,增強體質.
師:大家要向小芳姐姐學習,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做時間的小主人.
二、學習新課
1.師:人們為了掌握時間,做時間的主人,發明了時鐘.
2.觀察時鐘.教師在黑板上掛出一個時鐘(或演示動畫"認識鐘面"),用投影儀出示放大了的鐘面投影圖,要求學生結合自制的鐘面模型,觀察、了解鐘面上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請學生自由發言,要求知道:鐘面上有1~12共十二個數,以及它們各自的位置.每個數之間有5格,一共有60格.鐘面上有兩根指針,長的是分針,短的是時針.
3.觀察、思考和討論.
(1)鐘面上這兩根指針是怎樣走動的?
教師演示,得出分針和時針在鐘面上是同時、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針與時針是怎樣表示時間的?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61頁末段.理解“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一小時,分針走一格是一分鐘”的結論.
(3)兩針行走時它們的關系怎樣?
教師把全班學生分成兩大組,認真觀看動畫"認識鐘面".一組同學觀察時針的走動,另一組同學觀察分針的走動;結合閱讀課本第62頁第一段,使學生懂得時針走了一個字是一小時,分針走了一圈是60分鐘;這兩根指針是同時走,同時停的,所以1小時=60分.
4.結合生活實際,領會1小時、1分鐘分別大約有多久.
(1)1小時等于1節課的時間加課間活動20分鐘的時間.
(2)1分鐘有多久?請學生聽一段優美的音樂(播放音頻“梁祝片段”).同時教育學生要珍惜每一分鐘.
5.討論.
理解和掌握如何在鐘面上用時針與分針表示時間.
(1)“整點鐘”的表示.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點正.
(2)“幾點幾分”的表示.結合學習課本第62頁第二段,認真理解“時針剛過數字幾……”的意思,從而導出結語.
6.歸納正確表示鐘面時間的讀、寫方法,并小結.(教師把新課學習內容編成快板,用投影儀打出,師生共讀.)時針走1字1小時,分針走1格1分鐘.1小時=60分,60分就是1小時.時針剛過數字幾,就是表示幾點多;要問多了多少分,請你仔細看分針.
三、練習
1.基本練習.
(1)說出鐘面上所指時間.(教師演示動畫"時鐘",全班搶答.)
1:00,5:30,7:15,12:45,12:46.
(2)看卡片讀時間.
8:25,11:50,12:00,6:55,4:53.
(3)寫出鐘面上所指的時間.(教師演示動畫"時鐘",學生寫出時間.)5:10,6:05,2:31,7:59,9:02.
2.實踐性練習.
教師板書時間,學生在自己鐘面上撥針,同座同學相互檢查.
6:00,4:30,9:45,10:10,11:55.
3.綜合對比練習.
要求學生辨別接近整點鐘和時、分針靠得比較近的鐘面所指的時間.
(1)按標出的時間,在鐘面上加上分針或時針.
(2)看鐘面,選擇正確的時間填在方框里.
4.思考性練習.
說出鐘面間所經過的時間.
四、總結(略)
五、質疑問難(略)
六、反饋練習.
1.配樂朗誦(或組織小品表演:撥時間)
放錄音,在優美抒情的音樂聲中,朗誦聲起.
世界上最寶貴的是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對人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是人所擁有的全部財富.讓我們好好珍惜每一分鐘吧!
2.師說時間,生撥數.
小喇叭開始廣播:6:45
大風車:6:05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7:00
有線1臺的兒童動畫片:6:00
(下課鈴響)
師:(指著時鐘)這節課是8:50上課,9:30下課.大家想想,這節課上了多少時間?
生:上了40分鐘.
師:對.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40分鐘.謝謝大家,下課.
板書設計 :略.
“時分的認識” 篇9
教學內容:時、分的認識,97頁
教學重點:鐘面的認識,并認識鐘面上的時刻,熟記1時=60分。
教學難點 :幾時幾分的讀寫
教 具:實物鐘、游戲卡片、多媒體課件、紙條、紙鐘、口算紙
學 具:小鬧鐘
教學過程 :
一、 引入:
師: 小朋友們,這個世界上有一樣東西,它是最長的,又是最短的,如果我們珍惜它,好好地利用它,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不珍惜它,讓它從身邊悄悄地溜走,那么,什么事都干不成,請猜一猜,這是什么?(生:是“時間”)
師:很好,答案就是“時間”,他每天都在我們的身邊,但是,要掌握好時間,和時間交朋友,首先要認識它的單位,你們知道時間的單位有哪些嗎?
(生:時、分、秒)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兩兄弟,哥哥叫時,弟弟叫分(板:,齊讀)
二、 新授
A、認識鐘面
1、 師:在生活中有一位好朋友,能準確地告訴我們時間,猜一猜,它是誰?(鐘表)
(出示紙鐘)
師:你能說說,鐘面上有什么嗎?(12個大格,小格,時針、分針、12個數字)
2、 數大格和小格
師:這12個數字把鐘面分成了幾個大格?(12個)
請跟著老師一起數,數的時候從12開始,1、2…..12
師:每個大格里面都有幾個小格?(5個)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60個)我們一起來數一數,5個、10個、…….60個。
3、 認識時針與分針
B 認識1分、1時
1、認識1分
師:這又細又長的分針是怎樣走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請想一想,分針走的方向是怎么樣的?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長?
(多媒體演示分針走動的動畫)
師:能做出手勢表示分針走的方向嗎?
(讓學生做出手勢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符號 )
這樣的方向叫“順時針方向”,齊讀。
師: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長?(1分,貼出“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分”。)
現在老師讓大家聽1分鐘優美的音樂,感受1分鐘到底有多長,請閉上眼睛。
(放音樂)
師:剛才,我們在優美的音樂中感受了1分鐘的時間,請大家動動腦筋,在日常生活中,1分鐘的時間除了可以聽一段音樂,還可以干些什么事情呢?
(生舉例:看一段文字、畫畫、寫字…………)
師:大家的發言都非常精彩,原來在短短的1分鐘里面,我們可以做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珍惜每1分鐘的時間,從現在做起。
2、認識1時
師:分針是這樣走的,時針又是怎樣走的呢?請看
(多媒體演示)
師:時針走的方向和分針一樣嗎?(一樣,也是順時針方向)
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多長?(1時,板,讀)
C、時分的關系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1分和1時,現在老師要考一考大家,請猜一猜,在鐘面上,時針走的時候,分針會不會跟著走?(會)時針走1大格,分針走多遠?請你猜,請你…….(2-3個)
師:要想知道正確的答案,請看:(教師出示實物鐘)
現在時針和分針都從12出發,請仔細觀察,時針從12走到1,分針走了多遠?(教師演示)
師:現在時針和分針同時停止了,請告訴老師,剛才時針從12到1走了1大格,分針走了多遠?(1圈,也就是60小格。)
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讓學生拿出小鬧鐘,先把時針和分針都撥到12,然后再撥動時針,觀察時針走1大格,分針跟著走多遠。)
師: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時針走1大格,分針跟著走60小格,想一想,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幾時?(1時)分針走60小格的時間是幾分?(60分)
剛才,時針和分針同時出發,同時停止,雖然他們走的路程不同,但所用的時間是一樣的,也就是說,1時和60分的關系怎么樣?(相同)
(板:1時=60分)齊讀后閱書。
師:小朋友們通過仔細看,想和猜,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認識了時間單位“時”與“分”,還知道了時與分之間的關系,下面我帶大家來認識鐘面上的時刻。
D、認識時刻
1、認識整時
(師撥動時針和分針,讓時針指著1,分針指著12。)
師: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幾?(時針指著1,分針指著12)
我們說這時的時刻是1時。(齊讀:1時)
(師撥動時針和分針,讓時針指著2,分針指著12)
你知道這時的時刻是幾時嗎?(2時)
(1)請你們說出鐘面上的時間(教師撥出4時、8時…….)
(2)請你撥出鐘面上的整時。7時、5時……
(請兩個學生到黑板上撥出,其余同學拿出小鬧鐘試撥)
(3)教學整時的寫法:1:00、 2:00……
學生練寫。
2、認識幾時幾分
(師撥動時針和分針,讓時針指著2,分針指著6)
師:現在時針指著幾?(2)是幾時?(2時)分針從12開始,走過了幾小格?(30小格),是多少分?(30分)所以這時的時刻是多少?(2時30分,齊讀 )
(師撥出4時40分,讓學生說出。,再撥出幾個時刻,讓學生搶答)
(1)請學生用自己的小鬧鐘撥出幾個時刻讓同桌說出;然后老師在電腦出示幾個鐘面,讓學生說出時刻;質疑;
(2)請學生撥出同桌所說的時刻;然后老師說出幾個時刻讓學生撥出;質疑;
(3)教學幾時幾分的寫法,強調左邊表示時,右邊表示分,不夠10分用0補寫,讓學生寫出幾個時刻;質疑。
三、 練習
1、提高性練習
(1)什么時候,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會重合在一起?(讓學生先試撥,再回答)
(2)什么時候,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會成一直線?(讓學生試撥,四人小組討論再回答。)
2、游戲:找朋友
規則:5個學生手拿紙鐘站講臺,輪流說:“我的朋友在哪里?”
其余學生如果手上的卡片時間和他相同的,便站起來說:“在這里,( )時( )分”
四:總結
師:今天大家都非常認真地學習新知識,你能說說,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嗎?(讓學生發表意見),
教師總結:希望學習了這課以后,我們都能遵守時間,掌握好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板書設計 :
讀法 記法
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分。 整時: 1時 1:00
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1時。 2時 2:00
1時=60分 4時 4:00
時 8:00
幾時幾分: 2時30分 2:30
4時40分 4:40
“時分的認識” 篇10
課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認識和掌握看鐘表的方法,認識時間單位“小時、分”及其進率,培養初步的時間觀念.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包括學生自己動手制作鐘面模型)和閱讀課本的能力.
3.使學生知道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聽錄音.
師:新課前,請大家聽一段錄音(播放音頻:時間的腳步).誰能聽出這是什么聲音?
生:這是鐘聲.
師:對.這是時鐘行走時發出的聲音.我們要學習時間單位,就要認識鐘面.
2.師:下面介紹三好學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學習活動內容及時間安排.(分別出示圖片"起床圖"、"上課圖"、"活動圖")
請大家仔細觀察,按順序說出每幅畫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幾點鐘開始的?(教師在學生每回答完一幅圖后,作出必要的補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時半起床,一分鐘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時正準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學習.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時參加課外鍛煉,增強體質.
師:大家要向小芳姐姐學習,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做時間的小主人.
二、學習新課
1.師:人們為了掌握時間,做時間的主人,發明了時鐘.
2.觀察時鐘.教師在黑板上掛出一個時鐘(或演示動畫"認識鐘面"),用投影儀出示放大了的鐘面投影圖,要求學生結合自制的鐘面模型,觀察、了解鐘面上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請學生自由發言,要求知道:鐘面上有1~12共十二個數,以及它們各自的位置.每個數之間有5格,一共有60格.鐘面上有兩根指針,長的是分針,短的是時針.
3.觀察、思考和討論.
(1)鐘面上這兩根指針是怎樣走動的?
教師演示,得出分針和時針在鐘面上是同時、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針與時針是怎樣表示時間的?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61頁末段.理解“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一小時,分針走一格是一分鐘”的結論.
(3)兩針行走時它們的關系怎樣?
教師把全班學生分成兩大組,認真觀看動畫"認識鐘面".一組同學觀察時針的走動,另一組同學觀察分針的走動;結合閱讀課本第62頁第一段,使學生懂得時針走了一個字是一小時,分針走了一圈是60分鐘;這兩根指針是同時走,同時停的,所以1小時=60分.
4.結合生活實際,領會1小時、1分鐘分別大約有多久.
(1)1小時等于1節課的時間加課間活動20分鐘的時間.
(2)1分鐘有多久?請學生聽一段優美的音樂(播放音頻“梁祝片段”).同時教育學生要珍惜每一分鐘.
5.討論.
理解和掌握如何在鐘面上用時針與分針表示時間.
(1)“整點鐘”的表示.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點正.
(2)“幾點幾分”的表示.結合學習課本第62頁第二段,認真理解“時針剛過數字幾……”的意思,從而導出結語.
6.歸納正確表示鐘面時間的讀、寫方法,并小結.(教師把新課學習內容編成快板,用投影儀打出,師生共讀.)時針走1字1小時,分針走1格1分鐘.1小時=60分,60分就是1小時.時針剛過數字幾,就是表示幾點多;要問多了多少分,請你仔細看分針.
三、練習
1.基本練習.
(1)說出鐘面上所指時間.(教師演示動畫"時鐘",全班搶答.)
1:00,5:30,7:15,12:45,12:46.
(2)看卡片讀時間.
8:25,11:50,12:00,6:55,4:53.
(3)寫出鐘面上所指的時間.(教師演示動畫"時鐘",學生寫出時間.)5:10,6:05,2:31,7:59,9:02.
2.實踐性練習.
教師板書時間,學生在自己鐘面上撥針,同座同學相互檢查.
6:00,4:30,9:45,10:10,11:55.
3.綜合對比練習.
要求學生辨別接近整點鐘和時、分針靠得比較近的鐘面所指的時間.
(1)按標出的時間,在鐘面上加上分針或時針.
(2)看鐘面,選擇正確的時間填在方框里.
4.思考性練習.
說出鐘面間所經過的時間.
四、總結(略)
五、質疑問難(略)
六、反饋練習.
1.配樂朗誦(或組織小品表演:撥時間)
放錄音,在優美抒情的音樂聲中,朗誦聲起.
世界上最寶貴的是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對人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是人所擁有的全部財富.讓我們好好珍惜每一分鐘吧!
2.師說時間,生撥數.
小喇叭開始廣播:6:45
大風車:6:05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7:00
有線1臺的兒童動畫片:6:00
(下課鈴響)
師:(指著時鐘)這節課是8:50上課,9:30下課.大家想想,這節課上了多少時間?
生:上了40分鐘.
師:對.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40分鐘.謝謝大家,下課.
板書設計 :略.
“時分的認識” 篇11
課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認識和掌握看鐘表的方法,認識時間單位“小時、分”及其進率,培養初步的時間觀念.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包括學生自己動手制作鐘面模型)和閱讀課本的能力.
3.使學生知道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聽錄音.
師:新課前,請大家聽一段錄音(播放音頻:時間的腳步).誰能聽出這是什么聲音?
生:這是鐘聲.
師:對.這是時鐘行走時發出的聲音.我們要學習時間單位,就要認識鐘面.
2.師:下面介紹三好學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學習活動內容及時間安排.(分別出示圖片"起床圖"、"上課圖"、"活動圖")
請大家仔細觀察,按順序說出每幅畫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幾點鐘開始的?(教師在學生每回答完一幅圖后,作出必要的補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時半起床,一分鐘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時正準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學習.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時參加課外鍛煉,增強體質.
師:大家要向小芳姐姐學習,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做時間的小主人.
二、學習新課
1.師:人們為了掌握時間,做時間的主人,發明了時鐘.
2.觀察時鐘.教師在黑板上掛出一個時鐘(或演示動畫"認識鐘面"),用投影儀出示放大了的鐘面投影圖,要求學生結合自制的鐘面模型,觀察、了解鐘面上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請學生自由發言,要求知道:鐘面上有1~12共十二個數,以及它們各自的位置.每個數之間有5格,一共有60格.鐘面上有兩根指針,長的是分針,短的是時針.
3.觀察、思考和討論.
(1)鐘面上這兩根指針是怎樣走動的?
教師演示,得出分針和時針在鐘面上是同時、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針與時針是怎樣表示時間的?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61頁末段.理解“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一小時,分針走一格是一分鐘”的結論.
(3)兩針行走時它們的關系怎樣?
教師把全班學生分成兩大組,認真觀看動畫"認識鐘面".一組同學觀察時針的走動,另一組同學觀察分針的走動;結合閱讀課本第62頁第一段,使學生懂得時針走了一個字是一小時,分針走了一圈是60分鐘;這兩根指針是同時走,同時停的,所以1小時=60分.
4.結合生活實際,領會1小時、1分鐘分別大約有多久.
(1)1小時等于1節課的時間加課間活動20分鐘的時間.
(2)1分鐘有多久?請學生聽一段優美的音樂(播放音頻“梁祝片段”).同時教育學生要珍惜每一分鐘.
5.討論.
理解和掌握如何在鐘面上用時針與分針表示時間.
(1)“整點鐘”的表示.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點正.
(2)“幾點幾分”的表示.結合學習課本第62頁第二段,認真理解“時針剛過數字幾……”的意思,從而導出結語.
6.歸納正確表示鐘面時間的讀、寫方法,并小結.(教師把新課學習內容編成快板,用投影儀打出,師生共讀.)時針走1字1小時,分針走1格1分鐘.1小時=60分,60分就是1小時.時針剛過數字幾,就是表示幾點多;要問多了多少分,請你仔細看分針.
三、練習
1.基本練習.
(1)說出鐘面上所指時間.(教師演示動畫"時鐘",全班搶答.)
1:00,5:30,7:15,12:45,12:46.
(2)看卡片讀時間.
8:25,11:50,12:00,6:55,4:53.
(3)寫出鐘面上所指的時間.(教師演示動畫"時鐘",學生寫出時間.)5:10,6:05,2:31,7:59,9:02.
2.實踐性練習.
教師板書時間,學生在自己鐘面上撥針,同座同學相互檢查.
6:00,4:30,9:45,10:10,11:55.
3.綜合對比練習.
要求學生辨別接近整點鐘和時、分針靠得比較近的鐘面所指的時間.
(1)按標出的時間,在鐘面上加上分針或時針.
(2)看鐘面,選擇正確的時間填在方框里.
4.思考性練習.
說出鐘面間所經過的時間.
四、總結(略)
五、質疑問難(略)
六、反饋練習.
1.配樂朗誦(或組織小品表演:撥時間)
放錄音,在優美抒情的音樂聲中,朗誦聲起.
世界上最寶貴的是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對人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是人所擁有的全部財富.讓我們好好珍惜每一分鐘吧!
2.師說時間,生撥數.
小喇叭開始廣播:6:45
大風車:6:05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7:00
有線1臺的兒童動畫片:6:00
(下課鈴響)
師:(指著時鐘)這節課是8:50上課,9:30下課.大家想想,這節課上了多少時間?
生:上了40分鐘.
師:對.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40分鐘.謝謝大家,下課.
板書設計 :略.
“時分的認識” 篇12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四冊第62—63頁的例1、例2及第64頁“做一做”的習題,練習十七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1、認識鐘面及時間單位“時”、“分”,初步體會“時”、“分”的實際意義,理解1時=60分。
2、結合具體的生活情景,學會認讀鐘面上的時刻。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能力.4、引導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重點、難點:
讀寫幾時幾分的時刻。
教具準備:課件一套,學生每人準備1個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課件出示《大風車》節目畫面。
師:小朋友們,請看大屏幕,這是你們最喜歡看的什么節目來了?有誰知道這節目是在下午什么時候播放?隨著學生的回答點擊出現時刻下午6:10,晚上7:00中央電視臺播放什么節目?有誰愿告訴老師你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睡覺?(電腦分別顯示時刻)看來,時間和我們的生活、學習關系十分密切。而鐘表可以告訴人們時間),幫助我們利用好時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時間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時、分的認識,學生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讓學生充分發言)
二、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電腦出示一個鐘面)
(1)學生看書自學,觀察鐘面上有些什么?(自主探索、小組討論)
(2)匯報交流,課件演示并填空。
①鐘面上有 ______針、________針、______ 針。
②鐘面上有 ______個數字,按從1—12順時針方向排列(點擊順時針方向)。有_____ 個大格、_____個小格,并演示時針分針的走動方向。
③分針走1小格是 ______分,走1大格是______分,走1圈是 _______ 分。 ④時針走1大格是______分,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________ 圈。
2、認識時、分
(1)認識“分”
①觀察分針
師:分針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②體會1分有多長。學生分別做口算題、寫生字、拍皮球、踢毽子、跳繩。老師計時。
師:你用1分鐘做些什么?讓孩子們說出自己1分鐘做的事。其實1分鐘能干很多事情,老師讓你們搜集資料的,誰愿意把你搜集到的知識告訴大家?學生充分發言后,然后老師將自己搜集到的知識出示在屏幕上:銀行點鈔機每分鐘點1500張人民幣,中央電視臺播音員每分鐘播180個字。
師:1分鐘很短,充分用好它卻能做很多事情,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鐘。
(2) 認識“時”,知道時、分的關系
師:時針是用來表示“時”的,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1時。
① 分針走1圈是60分,觀察時針有什么變化?課件演示。
師:時針走一大格(從一個數到下一個數)的時間是1時,板書 1時。
② 1時和60分有什么關系?隨著孩子們的回答板書1時=60分。
③ 1時有多長
一節課 _____ 分,課間休息 _____ 分,再加 _____ 分就是1小時。
(3)完成練習十九第3題,比較各種動物每天睡眠時間的長短。3、時刻的讀寫
(1)讀寫整時的
① 讓學生嘗試說出下列鐘面的時刻。(電腦出示)
② 隨著學生的回答,用讀法、寫法將時刻點擊出來。
③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得出整時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得出認識整時方法。(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④ 練習:學生在鐘面上撥出7時、9時、12時、6時。
(2)讀寫幾時幾分的(課件演示)
① 從1:00—1:15,現在是1時還是1時多,為什么?(因為分針不在12上,)時針有什么變化?(先看時針走過數幾就是幾時多。)
② 到底多多少分呢?(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格,算出多少分)
③ 老師撥出9時多,小組討論:撥的是不是9時多?多多少?該怎么看?全班交流。
④ 說出下列鐘面所表示的時刻,(屏幕顯示)主要練習幾點差幾分的和幾點多幾分的。
⑤ 師生共同歸納認識幾時幾分的方法。
⑥ 操作:老師報時,學生在鐘面上撥出。有意練習幾點多幾分和幾點差幾分的
三、鞏固練習
1、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老師帶孩子們出去旅游,到達目的地的時間顯示在課件的鐘面上,請小朋友們分別讀寫出來。
2、游戲:小小郵遞員
動物王國里有許多的小動物,可它們的時間安排各有千秋,下面請小朋友們拿著手上的“時間的寫法”卡片,投遞到相應的小動物的“時間的讀法”卡片的信箱里里。小朋友們,誰最最棒,出發吧。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外作業 :
小朋友們,回家用一張硬紙殼、水彩筆、兩小張條形紙(時針、分針)、一個按扣作一個鐘面模型。
要求:鐘面美觀、數字清晰,時針、分針可以活動,形狀、顏色、自己設計。
“時分的認識” 篇13
時分的認識
教學內容:時、分的認識,97頁
教學重點:鐘面的認識,并認識鐘面上的時刻,熟記1時=60分。
教學難點 :幾時幾分的讀寫
教 具:實物鐘、游戲卡片、多媒體課件、紙條、紙鐘、口算紙
學 具:小鬧鐘
教學過程 :
一、 引入:
師: 小朋友們,這個世界上有一樣東西,它是最長的,又是最短的,如果我們珍惜它,好好地利用它,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不珍惜它,讓它從身邊悄悄地溜走,那么,什么事都干不成,請猜一猜,這是什么?(生:是“時間”)
師:很好,答案就是“時間”,他每天都在我們的身邊,但是,要掌握好時間,和時間交朋友,首先要認識它的單位,你們知道時間的單位有哪些嗎?
(生:時、分、秒)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兩兄弟,哥哥叫時,弟弟叫分(板:時分的認識,齊讀)
二、 新授
A、認識鐘面
1、 師:在生活中有一位好朋友,能準確地告訴我們時間,猜一猜,它是誰?(鐘表)
(出示紙鐘)
師:你能說說,鐘面上有什么嗎?(12個大格,小格,時針、分針、12個數字)
2、 數大格和小格
師:這12個數字把鐘面分成了幾個大格?(12個)
請跟著老師一起數,數的時候從12開始,1、2…..12
師:每個大格里面都有幾個小格?(5個)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60個)我們一起來數一數,5個、10個、…….60個。
3、 認識時針與分針
B 認識1分、1時
1、認識1分
師:這又細又長的分針是怎樣走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請想一想,分針走的方向是怎么樣的?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長?
(多媒體演示分針走動的動畫)
師:能做出手勢表示分針走的方向嗎?
(讓學生做出手勢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符號 )
這樣的方向叫“順時針方向”,齊讀。
師: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長?(1分,貼出“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分”。)
現在老師讓大家聽1分鐘優美的音樂,感受1分鐘到底有多長,請閉上眼睛。
(放音樂)
師:剛才,我們在優美的音樂中感受了1分鐘的時間,請大家動動腦筋,在日常生活中,1分鐘的時間除了可以聽一段音樂,還可以干些什么事情呢?
(生舉例:看一段文字、畫畫、寫字…………)
師:大家的發言都非常精彩,原來在短短的1分鐘里面,我們可以做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珍惜每1分鐘的時間,從現在做起。
2、認識1時
師:分針是這樣走的,時針又是怎樣走的呢?請看
(多媒體演示)
師:時針走的方向和分針一樣嗎?(一樣,也是順時針方向)
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多長?(1時,板,讀)
C、時分的關系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1分和1時,現在老師要考一考大家,請猜一猜,在鐘面上,時針走的時候,分針會不會跟著走?(會)時針走1大格,分針走多遠?請你猜,請你…….(2-3個)
師:要想知道正確的答案,請看:(教師出示實物鐘)
現在時針和分針都從12出發,請仔細觀察,時針從12走到1,分針走了多遠?(教師演示)
師:現在時針和分針同時停止了,請告訴老師,剛才時針從12到1走了1大格,分針走了多遠?(1圈,也就是60小格。)
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讓學生拿出小鬧鐘,先把時針和分針都撥到12,然后再撥動時針,觀察時針走1大格,分針跟著走多遠。)
師: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時針走1大格,分針跟著走60小格,想一想,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幾時?(1時)分針走60小格的時間是幾分?(60分)
剛才,時針和分針同時出發,同時停止,雖然他們走的路程不同,但所用的時間是一樣的,也就是說,1時和60分的關系怎么樣?(相同)
(板:1時=60分)齊讀后閱書。
師:小朋友們通過仔細看,想和猜,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認識了時間單位“時”與“分”,還知道了時與分之間的關系,下面我帶大家來認識鐘面上的時刻。
D、認識時刻
1、認識整時
(師撥動時針和分針,讓時針指著1,分針指著12。)
師: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幾?(時針指著1,分針指著12)
我們說這時的時刻是1時。(齊讀:1時)
(師撥動時針和分針,讓時針指著2,分針指著12)
你知道這時的時刻是幾時嗎?(2時)
(1)請你們說出鐘面上的時間(教師撥出4時、8時…….)
(2)請你撥出鐘面上的整時。7時、5時……
(請兩個學生到黑板上撥出,其余同學拿出小鬧鐘試撥)
(3)教學整時的寫法:1:00、 2:00……
學生練寫。
2、認識幾時幾分
(師撥動時針和分針,讓時針指著2,分針指著6)
師:現在時針指著幾?(2)是幾時?(2時)分針從12開始,走過了幾小格?(30小格),是多少分?(30分)所以這時的時刻是多少?(2時30分,齊讀 )
(師撥出4時40分,讓學生說出。,再撥出幾個時刻,讓學生搶答)
(1)請學生用自己的小鬧鐘撥出幾個時刻讓同桌說出;然后老師在電腦出示幾個鐘面,讓學生說出時刻;質疑;
(2)請學生撥出同桌所說的時刻;然后老師說出幾個時刻讓學生撥出;質疑;
(3)教學幾時幾分的寫法,強調左邊表示時,右邊表示分,不夠10分用0補寫,讓學生寫出幾個時刻;質疑。
三、 練習
1、提高性練習
(1)什么時候,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會重合在一起?(讓學生先試撥,再回答)
(2)什么時候,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會成一直線?(讓學生試撥,四人小組討論再回答。)
2、游戲:找朋友
規則:5個學生手拿紙鐘站講臺,輪流說:“我的朋友在哪里?”
其余學生如果手上的卡片時間和他相同的,便站起來說:“在這里,( )時( )分”
四:總結
師:今天大家都非常認真地學習新知識,你能說說,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嗎?(讓學生發表意見),
教師總結:希望學習了這課以后,我們都能遵守時間,掌握好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板書設計 :
讀法 記法
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分。 整時: 1時 1:00
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1時。 2時 2:00
1時=60分 4時 4:00
時 8:00
幾時幾分: 2時30分 2:30
4時40分 4:40
“時分的認識” 篇14
(重慶市奉節縣遼寧小學吳明霞)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四冊第62—63頁的例1、例2及第64頁“做一做”的習題,練習十七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1、認識鐘面及時間單位“時”、“分”,初步體會“時”、“分”的實際意義,理解1時=60分。
2、結合具體的生活情景,學會認讀鐘面上的時刻。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能力,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讀寫幾時幾分的時刻。
教具準備:課件一套,學生每人準備1個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課件出示《大風車》節目畫面。
師:小朋友們,請看大屏幕,這是你們最喜歡看的什么節目來了?有誰知道這節目是在下午什么時候播放?隨著學生的回答點擊出現時刻下午6:10,晚上7:00中央電視臺播放什么節目?有誰愿告訴老師你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睡覺?(電腦分別顯示時刻)看來,時間和我們的生活、學習關系十分密切。而鐘表可以告訴人們時間),幫助我們利用好時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時間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時、分的認識,生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讓學生充分發言)
二、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電腦出示一個鐘面)
(1)學生看書自學,觀察鐘面上有些什么?(自主探索、小組討論)
(2)匯報交流,課件演示并填空。
①鐘面上有 針、 針、 針。
②鐘面上有 個數字,按從1—12順時針方向排列(點擊順時針方向)。有 個大格、 個小格,并演示時針分針的走動方向。
③分針走1小格是 分,走1大格是 分,走1圈是 分。 ④時針走1大格是 分,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 圈。
2、認識時、分
(1)認識“分”
①觀察分針
師:分針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②體會1分有多長。學生分別做口算題、寫生字、拍皮球、踢毽子、跳繩。老師計時。
師:你用1分鐘做些什么?讓孩子們說出自己1分鐘做的事。其實1分鐘能干很多事情,老師讓你們搜集資料的,誰愿意把你搜集到的知識告訴大家?學生充分發言后,然后老師將自己搜集到的知識出示在屏幕上:銀行點鈔機每分鐘點1500張人民幣,汽車廠每分鐘生產一輛汽車,中央電視臺播音員每分鐘播180個字。
師:1分鐘很短,充分用好它卻能做很多事情,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鐘。
(2) 認識“時”,知道時、分的關系
師:時針是用來表示“時”的,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1時。
① 分針走1圈是60分,觀察時針有什么變化?課件演示。
師:時針走一大格(從一個數到下一個數)的時間是1時,板書 1時。
② 1時和60分有什么關系?隨著孩子們的回答板書1時=60分。
③ 1時有多長
一節課 分,課間休息 分,再加 分就是1小時。
(3)完成練習十九第3題,比較各種動物每天睡眠時間的長短。(設計成動畫形式,在屏幕上完成)
3、時刻的讀寫
(1)讀寫整時的
① 讓學生嘗試說出下列鐘面的時刻。(電腦出示)
② 隨著學生的回答,用讀法、寫法將時刻點擊出來。
③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得出整時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得出認識整時方法。(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④ 練習:學生在鐘面上撥出7時、9時、12時、6時。
(2)讀寫幾時幾分的(課件演示)
① 從1:00—1:15,現在是1時還是1時多,為什么?(因為分針不在12上,)時針有什么變化?(先看時針走過數幾就是幾時多。)
② 到底多多少分呢?(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格,算出多少分)
③ 老師撥出9時多,小組討論:撥的是不是9時多?多多少?該怎么看?全班交流。
④ 說出下列鐘面所表示的時刻,(屏幕顯示)主要練習幾點差幾分的和幾點多幾分的。
⑤ 師生共同歸納認識幾時幾分的方法。
⑥ 操作:老師報時,學生在鐘面上撥出。有意練習幾點多幾分和幾點差幾分的
三、鞏固練習
1、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老師帶孩子們出去旅游,到達目的地的時間顯示在課件的鐘面上,請小朋友們分別讀寫出來。
2、游戲:小小郵遞員
動物王國里有許多的小動物,可它們的時間安排各有千秋,下面請小朋友們拿著手上的“時間的寫法”卡片,投遞到相應的小動物的“時間的讀法”卡片的信箱里里。小朋友們,誰最最棒,出發吧。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外作業 :
小朋友們,回家用一張硬紙殼、水彩筆、兩小張條形紙(時針、分針)、一個按扣作一個鐘面模型。
要求:鐘面美觀、數字清晰,時針、分針可以活動,形狀、顏色、自己設計。。
“時分的認識” 篇15
教學目標 :
1、認識鐘面和時間單位時、分,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并學會時間的兩種寫法;知道1時=60分。
2、引導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3、讓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魁力。
設計思路: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依據這一理念,本設計側重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數學學習活動:
1、利用學生已有經驗,讓學生在情景中生疑引探。
《課標》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和方法經驗等。本課利用學生已認識了整鐘點,生活中對時、分的無意識感知,讓學生在非整時的認識產生疑問:“要怎么樣認讀呢?”在教學時、分的關系時產生了“為什么1時=60分呢?”使學生產生內需,萌發探索的動機,從而誘導學生主動探索,體驗成功。
2、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時、分的進率及正確認讀鐘面上的幾時幾分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勢必叵殺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這一環節我特地安排了“闖關奪寶”活動,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與合作交流,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及學習數學的快樂。
3、增添童話色彩。
低個級學生都是比較活潑、可愛型的,因此問題情境的設置應注意童趣化,如“小白兔闖關奪寶”、“山羊伯伯的一天”等。真正做到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快樂成長。
時、分的認識
創設情境:
小白兔和媽媽一起逛鐘店……
(出示鐘店畫面)
活動一:時鐘的作用
1、師:時鐘有什么作用,你想把它帶回家呀!
2、小結:
要表示時間,就要用到時間單位“時、分”。
(板書:時、分)
活動二:認識鐘面
1、師:看來時鐘的作用可真大,老鼠先生這里有一個鐘,請大家找找看,從鐘面上你發現了什么?
2、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a、有兩根針;
b、有12個數字;
c、有大格,有小格。
3、學生自己小結。
活動三:時間的讀寫
1、師:看來鐘面上的知識還真不少,那把鬧鐘帶回家,不會看也沒用啊!
2、讓同學說說平時在生活中是如何看鐘的。
3、點出時間的兩種寫法。
4、引出時間的兩種寫法。
5、感知1分鐘。
活動四:闖關奪寶
師:既然大家都會看時間,那闖關肯定是沒問題,有沒有信心呢?
第一關:幫時鐘爺爺念念數
1、出示鐘面模型。
2、要求先讀一讀,再把它們寫下來。
3、小組討論,并推薦代表闖關。
第二關:給可愛的小鬧鐘找伙伴
1、出示圖片。
2、小組討論后反饋。
第三關:山羊伯伯的一天
1、剛才我們經歷了一分鐘,那山羊伯伯的一天里有好幾個一分鐘,它又是怎么安排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出示山羊伯伯的一天。
3、全班齊讀每一個時刻,小組討論后完成表格的時間填寫。
4、小組反饋。
師宣布闖關成功,并出示獎品。
活動五:愉快的星期天
山羊伯伯的一天是這樣安排的,同學們你也能像山羊伯伯一樣給自己安排一個愉快的星期天嗎?
概括總結:
由學生自主完成,并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
與我聯系:
“時分的認識” 篇16
在教學“時分的認識”前,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了“龜兔賽跑”的故事:小烏龜在鐘面形跑道上不緊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時),小白兔沿著鐘面形跑道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員卻最后判定:烏龜和兔子跑得一樣快。“啊?”(小朋友們都面面相覷)這個判定可令他們費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為何比賽結果卻是不分勝負呢?就當學生們疑惑之際,教師適時引入教學:“這是怎么回事呢?通過今天的學習,小朋友一定能解開這個謎。”這下,學生們個個瞪大了小眼睛,專心致志地投入到時分的認識之中。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
新課程提倡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險、有獎儲蓄、分期付款等經濟方面的數學問題,已日漸成為人們的常識,因此,數學教學不能視而不見,不管實際應用,這樣恐怕就太不合時宜了。
學生學知識是為了用知識。但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大多數學生不知道為什么學數學,學數學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學時,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教學“圓的認識”后,我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到操場上畫一個半徑為5米的圓。有的學生想到兩個人用一根長繩畫圓,有的想到一排人轉一圈畫一個圓,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圍一個圈,沿這個圈畫出一個圓。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解決“為何現實生活中車輪都做成圓的,而車軸都裝在圓心上?”、“當有人在表演時,觀看的人群自然的圍成一個圓,這是為什么?”“為什么羊吃到草的最大范圍是一個圓形?”這些實際問題。經常這樣訓練,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對于我們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欲望,變“學數學”為“用數學”。
“時分的認識” 篇17
設計理念:時間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重量單位那樣容易用具體物體表現出來。單位之間的進率也較復雜,因此教學成敗的關鍵在于怎樣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形象。然而對于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鐘,及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圈等知識點,在電腦動態的演示下,才能更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因此,電腦課件,用直觀演示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完成教學目標 。
教學目的: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
2、學會看鐘表,正確地讀出鐘面所示的時刻,并學會用兩種方法寫出來。
教學重點: 時間單位的認識和進率
教學難點 : 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鐘面、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引入新課(5分)
現在是某時某某分,我們準時開始上課。(板書:某時某某分)
1、課件演示: 錄像120急救車、119火警、110出警片段。提問:看了這個,你想說些什么?(引導學生談談時間)
2、今天張老師6:00起床,你們呢?你們一般是什么時候睡覺?(3-4)
3、你們是怎樣知道這些時刻的?(對鐘表可以告訴我們時間)(1-2)
4、生活當中各種各樣的鐘表。講解: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都離不開時間。
5、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明他是如何利用時間的。課件演示:分別出示三副圖,讓學生試
讀。小明他很會利用時間學習生活,希望小朋友們也能做一個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
好孩子。(出示文字“珍惜時間”)
6、老師剛才發現有些同學已經會認鐘表,也有些同學還不會認。但沒有關系。這節課我
們不僅要學會認鐘表,還要認識時間單位時和分(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20分)
(一)認識鐘表(鐘面,大格,小格,時針,分針,數字)
1、出示一個完整的鐘面,提問:你在鐘上看見些什么?
2、師:對,鐘面上較短的針是時針。(閃爍)(板書:時針)是用來表示幾時的。較長的
針是分針。(閃爍)(板書:分針)是用來表示幾分的。再以一兒歌的形式,將知識傳
授給學生。(時針)我的名字叫時針,嘀噠嘀,嘀噠嘀。我的個子比較矮,表示幾時
就是我。(分針)我的名字叫分針,嘀噠嘀,嘀噠嘀。我的個子比較高,表示幾秒就
是我。
3、設疑:你知道鐘面上劃分了多少大格和多少小格嗎?讓我們來仔細的觀察一下。
(二)認識大格和幾時
1、演示:將鐘面劃分為12大格,讓學生數一數。(回答) (教師板書:12大格)
2、演示:為每一大格標注數字。(1-12)
3、演示:時針從12到1,時針經過幾大格,就是1時。 (板書:1時)
4、時針從12到3,時針經過幾大格,就是幾時?
5、時針從12 回到12,時針經過幾大格,時針經過多少時?
6、小結:時針是用來表示幾時的。時針轉動的方向就是順時針方向。
(三)認識小格及幾分
1、提問:請同學再仔細觀察,每一大格又被平均分成了多少小格?(放大讓學生觀察)并
且回答。
2、演示:恢復并出現數字“5”。
3、2大格有多少小格? 3大格有多少小格?怎樣計算的?9大格有多少小格?怎樣計算的?
4、你知道鐘面一圈有多少小格嗎?(板書:60小格)。
5、演示:分針每走一小格就是1分。(板書:走一小格,1分)
6、分針從12到3,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分針從12到6,走了多少分?分針從12
到9,走了多少分?
7、分針走一圈,走了多少分?(板書:走一圈,60分)
8、小結:分針就是表示幾分的,但在實際中時針和分針總是同時轉動的。
(四)時分單位的進率
1、演示:(1)兩針同指12,從12到1,讓他們同時轉動,同時停止。
2、提問:他們誰轉的快,誰轉的慢?
3、提問:請觀察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了多少小格?(60小格)到底是不是?我再看一次
檢驗結果。
4、提問:時針走一大格,分針剛好走一圈,那么你認為60分和1時之間有什么關系。
對60 分=1時,也可以說1時=60分(板書1時=60分)
(五)建立時間觀念
1、1分鐘(聽一分鐘的音樂,同時顯示自己1分鐘能夠做的事)
2、1小時(1小時= ;一節課有 分鐘,一個課間休息 分鐘,再
加 分鐘就是1小時。 )
(六)教學例1
1、引入:剛才大家認識了時間單位時分,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接下來我們一起認鐘表。
2、出示鐘面整時刻,讓學生試讀。
(出示四副圖,指明時刻除了用文字表示外,還可以用數字表示,例如:1時。
可以寫成1:00,時和分之間用兩點隔開,兩點的左邊表示幾時,右邊表示幾分。這
剛好是1時整,所以后面用兩個0代替。這種表示法,你還在哪兒看見過?)
3、看來這種表示法并不陌生。其他兩副圖你會表示嗎?讓學生自己寫在本子上。
4、你認為怎樣讀整時刻?
5、小結: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時。
(七)教學例2
1、看圖,展示10:00—10:15的過程。現在的時刻是多少?你是怎樣認出來的?
2、師小結:時針剛走過10,就是10時多,多多少要看分針從12開始走了多少分,走了15
分,就是10時15分。
3、認識圖2,認識圖3,4,獨立寫在本子上。( 注意:1。6:05的寫法 )
4、展示3:55的形成過程。差5分到4時。
5、小結:你認為怎樣認幾時幾分。( 出示小黑板,時針過幾,幾時多,多多少,看分針。)
三、鞏固練習。(13分)
1、基礎練習:P72的1題,集體訂正。看誰看得有快有對。
2、提高練習:教師報時,學生撥鐘面。(學具)
3、拓展延伸:出示運動會比賽日程表。做游戲,請同學們當裁判。
(這是一張運動會比賽日程安排表,請同學自己先輕聲的讀一讀,然后我再請一位聲
音響亮的學生當一次主持人,宣布各個項目的比賽時間。)
課件展示:在森林當中有一場有趣的長跑比賽,有很多參賽的隊員他們都是從12:00
整開始出發,請同學記錄每個隊員的到達終點的時刻,然后再比一比。第1號隊員是
獵人,第2號隊員是烏龜,第3號隊員是獵豹,第2號隊員是鳥。小朋友都是能干的
好裁判。
4、結合學生答案,分辨講解時間點和時間段的區別,即“時”與“小時”。
四、課堂小結(2分)
1、這節課你學會什么(2人)
2、師:你們學會認識鐘表,就能夠充分利用時間,學到更多的知識,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小主人。
3、現在是什么時間?出示時鐘,學生辨認。從開始上課到現在經過了多少時間。現在是
某時某某分,我們準時下課。
五、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