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o e
[漢語拼音]
第一課、ɑ o e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努力創造利于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氛圍,使枯燥、單調的拼音課變的生動有趣,讓所有的學生都喜歡拼音課。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充分"情境”圖、“語境”歌,幫助學生探究字母讀音;寓學于玩 ,寓學于唱,既增加了學習的情趣,又滲透了文化素質的教育。
教學目標 :
1、在發音實踐中體驗掌握單韻母ɑ、o、e的發音,學會正確的書寫。
2、認識聲調符號,在發音實踐中掌握ɑ、o、e四聲的發音。
3、認識書寫漢語拼音的四線格,學習使用四線格。
教學重點:
ɑ、o、e及其四聲的發音體驗。
教學難點 :
e的發音及ɑ、o、e的第二聲和第三聲。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
1、孩子們,今天老師和大家到一個神奇的大家庭去認識許多新朋友,他們就是拼音朋友。
2、你們知道學習拼音有什么好處嗎?
下面老師就教你們一首兒歌。
漢語拼音用處大,
看書識字需要它。
幫助學好普通話,
我們決心學好它。
3、學生跟著老師朗誦兒歌。
二、觀察畫面,激發興趣
1、出示課件,指導學生觀察:圖上畫了什么?
2、說說圖上畫了什么?(指導學生有順序的說話)
三、學習單韻母a
1、看圖說說:小姑娘在干什么?她是怎么唱的?
2、你在幼兒園里是怎么唱的呢?
3、跟老師唱“啊”
4、說說發a時的體會。
5、師示范發音,學生觀察老師的口型。聲音要重,長。
6、學生跟著老師模仿練聲,體驗發a的要領。
①集體發音
②同桌互看互聽,相互糾正發音口型。
③學生個別發音。
7、分析ɑ的字形。
①看圖分析。提問:ɑ像圖中的什么?我們怎樣記住它。
②指導書寫:ɑ兩筆寫成。第一筆是左半圓“C”,像小孩的臉,第二筆是豎右彎“ ”,像什么呢?
③師生共學順口溜。
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ɑ ɑ ɑ
8、課間操
四、扶放結合,學習“o” ,“e”。
1、學習“o”的發音。
⑴下面我們來認識另一個新朋友“o”。
課件出示情景圖。
提問:①看圖說說公雞在干什么?你能學一學公雞打鳴嗎?
②教師出示“o”的字母卡片,試發“o”的音,教師巡視,強調發音要領。
③請2個同學上臺交流發音,判斷是否正確。
④指導同座做“你讀我聽”的游戲,鞏固發音。
(2)認形
看“O”的形,學生自編順口溜。
2、學習“e”
①看圖找一找課件情景圖中“e”在什么地方?
②憑著學習經驗自學“e”的音和形。
③合作編兒歌,記住形。
五、鞏固讀音
讀一讀:
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ɑ、ɑ、ɑ
太陽出來紅彤彤,公雞一叫o、o、o
清清水上一只鵝,水中倒影e、e、e
六、指導書寫
1、出示四線三格,指導學生認識。
2、教師示范,強調格式的位置和拼音的筆順。
3、指導學生書寫。
七、擴展活動
游戲:摘蘋果。
課外活動:自制ɑ、o、e卡片,與父母做“考考你”游戲。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教師出示:ɑ、o、e卡片。開火車讀。 個別讀。
二、教學聲調
1、認識“a”四聲
教師教讀“ā、á、ǎ、à”
ɑ的頭上可以戴四頂不同的帽子,它們戴上不同的帽子,聲調就變了。
學生模仿讀 ---小教師教讀 ---小組內互讀互評---全體開火車讀---抽讀
2、指導發音要領
①ɑ戴第一平帽子,就是第一聲,起音高高一路平。
②ɑ戴第二頂由下到上的斜帽子,讀音由低往高。
③ɑ戴第三頂尖角帽子,讀音先降然后再揚起。
④ɑ戴第四頂由上到下的斜帽子,讀音從高降到最低。
聲調符號
3、記住符號
①“-、/、∨、\”表四聲的符號,叫聲符。
②教順口溜識記調號
一聲高又平,二聲向上升,
三聲下到上,四聲向下降。
③出示小汽車圖幫助識別的ɑ四聲。
④教師教讀:汽車平走ā、ā、ā,汽車上坡á、á、á,汽車下坡又上坡ǎ、ǎ、ǎ,汽車下坡à、à、à。
①跟師讀。②按序讀ā、á、ǎ、à。③變序讀。④對比讀á-ǎ、á-à
三、學習“o、e”的四聲。
用同樣的方法學習o、e的四聲。
對比練習á-ǎ、ó-ǒ、é-ě、á-ō、é-è、ó-è。
生自讀ō、ó、ǒ、ò,ē、é、ě、è。
四、擴展活動
1、跟老師讀一讀
ā、阿姨好! á、啊!你說什么? ǎ、啊?這是怎么回事?à、啊,偉大的祖國!
ō、噢,我懂了。 ó、哦,是這樣嗎? ò、哦!我明白了。
é、飛鵝,額頭。 ě、惡頭 è、餓了
2、游戲
找朋友:生聽老師發音,貼(帽子)調號,并大聲讀出來。
3、用三個單韻母和課文的插圖編一個故事。
板書設計
ɑ o e
ā á ǎ à
ō ó ǒ ò
ē é ě 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