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蟋蟀的住宅
教學要求
1.了解蟋蟀建筑住宅的特點和過程,引起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學習作者抓住特點來表現事物的方法。
2.認識擬人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3.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課后第4題中帶點的詞語。
教學重點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培養學生抓住特點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到的觀察方法,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然后寫一篇短文。
教學時間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準備談話,揭示課題
1.誰見過蟋蟀?說說它有什么特點?
2.板書:蟋蟀的住宅
3.解題:
“住宅”是什么意思?(住房,蟋蟀的巢穴。)
從題目中可以看出本文用的是什么修辭手法?
(擬人的手法。)
4.簡介作者:
本文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
二、按要求自學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以課后要求為主。
①容易寫錯的字:
蟋 蟀 慎 隧 驟 燥 臥
②辨析兩組近義詞:
2.初讀課文思考:
①本課主要寫的是什么?
②每個自然段主要寫的是什么?如何劃分段落?[一、(1~7自然段);二、(8~10自然段)]
三、檢查自學效果
重點是討論思考題,理清文章脈絡。
四、朗讀課文
邊讀邊想:蟋蟀住宅有哪些特點?它建筑過程是怎樣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五、作業
學著作者的觀察方法,觀察一種小動物。
第二課時
一、復習
本文圍繞蟋蟀住宅寫了哪兩方面內容?
二、學習第一段
1.默讀第一段,思考:
①“隨遇而安”是什么意思?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②課文分哪幾個層次寫蟋蟀住宅特點的?
③每個層次寫了蟋蟀住宅的什么特點?
2.討論思考題并板書:
3.讀了這一段,了解了蟋蟀住宅特點,你覺得這個工程怎樣?(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這段最后一句話起什么作用?(總結前文,贊美了蟋蟀的辛勤勞動。)
4.課文第1自然段起什么作用?(引出文章的中心——蟋蟀的住宅。)
三、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這段分幾層寫蟋蟀蓋房子過程的?說說每層意思。
2.兩人一組按思考題學習。
①找出寫蟋蟀蓋房子動作的句子,并劃出動詞。(扒、搬、踏、推、鋪等。)
②蟋蟀蓋房子的過程說明了什么?(蟋蟀堅持不懈,認真工作,以辛勤的勞動建造住宅的精神是了不起的。)
3.討論并板書:
四、總結全文
1.本文主要寫什么,說明了什么?(本文主要寫的是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建造的情況,說明它的住宅是一項偉大的工程,贊美了蟋蟀認真工作、辛勤勞動的精神。)
2.作者為什么能把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建造過程寫得這么詳細具體?找出課文中的句子來說明,并談談對你有什么啟發?(這是作者長期認真觀察研究的結果,我們應學習作者的刻苦精神和科學的態度,要注意觀察研究周圍事物,做到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3.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五、作業
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然后寫一篇短文。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