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課標版語文教案小學六年級上學期第三單元第9課《窮人》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正確讀寫“舒適、擱板、勉強、抱怨、傾聽、掀起、魁梧、撕破、倒霉、嚴肅、憂慮、濕淋淋、心驚肉跳、自言自語、自作自受、縫縫補補”等詞語。抄寫描寫環境的句子。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3、學習通過環境和人物對話、心理的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教學重點】
從環境和人物的心理、對話的描寫中體會人物的美好心靈。
【教學準備】
1、搜集列夫·托爾斯泰的資料
2、媒體資源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窮人是什么意思?看著這個課題,你心里想到什么?
2、為了更好地解開同學們的疑問,我們先來了解這篇課文的作者和當時的時代背景。
3、同學們交流搜集的資料。
教師和學生共同了解有關列夫·托爾斯泰的資料。
本文的作者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我們之前曾經學習過他寫的《跳水》一課。他是俄國偉大的作家,出身貴族,但同情被剝削被壓迫的農奴。青年時期就開始文學創作,他全部的創作時間達六十多年。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資本主義勢力的種種罪惡。這片文章寫的是沙俄時期窮人的故事。他的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是世界文學中的不朽名作。
4、托爾斯泰晚年時把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敘事詩《窮人》改編成了一篇文章。就是今天要學的《窮人》,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全文。
教師用生字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2、檢查學生學習生字詞情況,規范并幫助學生正音。
教師播放媒體資源
3、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鄰居西蒙病死后,主動收養了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
4、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開火車朗讀課文,大家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先將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可以分為幾段?每段講的是什么?
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1-2):漁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風呼嘯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歸來。
第二段(3-11):桑娜出門去看丈夫是否回來,順便去看生病的鄰居西蒙,發現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
第三段(12-27):漁夫回來,聽說西蒙死了,主動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來撫養。
三、默讀課文,學習第一段
1、默讀“等待丈夫”一部分內容。讀完這部分內容,你有什么感受?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
(1)感受到桑娜家境貧窮、生活艱難。從“補”“破帆”“勉強填飽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魚”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艱難。
(2)感受到桑娜勤勞能干。引導學生說出“溫暖與舒適”指的是什么?
“溫暖”指爐火未熄,與室外的寒風呼嘯相比而言;“舒適”指地面干凈、食具發亮,孩子們安靜地睡著,這與丈夫在狂風大浪中打魚的處境相比而言。從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勞能干。
(3)體會到桑娜內心很善良,從“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開開恩吧!”等處可以看出。
2、朗讀這部分內容,讀出感情,體會桑娜的家庭貧困、勤勞能干、心地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