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腳印>教學設計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有一個狩獵隊,把一群羚羊趕到了懸崖邊,準備全部活捉。幾分鐘以后,羚羊群分成了兩類:老羚羊為一類,年輕羚羊為一類。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輕羚羊叫了一聲,一只年輕羚羊應聲跟老羚羊走到了懸崖邊。年輕羚羊后退了幾步,突然奔跑著向懸崖對面跳過去,隨即老羚羊緊跟后面也飛躍出去,只是老羚羊躍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當年輕羚羊在空中向下墜時,奇跡出現了:老羚羊的身子剛好出現在年輕羚羊的蹄下,年輕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就恰似那享受一塊跳板一樣,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墜的身體又突然升高并輕巧地落在了對面的懸崖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斷翅的鳥,筆直地墜落了山澗。
試跳成功!緊接著,一隊隊羚羊凌空騰起,沒有擁擠,沒有爭奪,從頭至尾,沒有一只老斑羚為自己調換位置。頓時,山澗上空劃出了一道道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橋墩的生命橋。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獵人們個個驚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獵槍。
聽了這個故事你想說些什么?(學生談感受)
過渡:老斑羚心甘情愿用生命為下一代開通一條生存的道路,從容地走向死亡從而鑄就生命。這是多么偉大的愛!今天我們來看看另一種的愛。板書課題:金色的腳印。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后回答問題(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1. 這個故事講了誰和什么之間的故事?
2. 板書: 小狐貍
老狐貍 正太郎
2.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原因、經過、結果)
三、揭示學習目標。
1.學生自瀆“閱讀提示”,看給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
2.出示討論學習的問題。
、 老狐貍為救小狐貍做了哪些事?喂奶、做窩、咬木樁
、 正太朗為狐貍做了哪些事?投食物,要回小狐貍
③ 狐貍和正太郎之間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a從文中畫出體現他們關系變化語句。
b交流反饋,隨機指導朗誦,體會感情。
(師總結動物是可愛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當人類施惠與它們時,它們會全力報答人類對它們的愛護和尊重。動物對人類的感情時,一點也不亞于人與人類間的感情,而這份感情更讓人感動和珍惜。)
④ 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體會和大家交流交流。
四、再讀課文,合作探究,理解感悟。
1.用跳讀的方法再讀課文,學生按要求自己思考,再分組討論投影出示的前四個問題。
2.逐題交流反饋。
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完成板書內容
3.談談你學了這個故事后的感想。(學生談感受不一樣,只要說出理由就行)
a.人和動物之間只要互相幫助,互相信任,就可以和諧相處;
b.動物和人一樣具有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
c.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家園;
四、總結 師:三只狐貍,一個男孩兒,一顆愛心構成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是啊,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充滿了愛。(板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