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兩則
4. 理解課題,質(zhì)疑問難:(1)看了課題,你知道了些什么 (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兩個小孩;知道了這篇文章主要是寫兩個小孩辯日這件事)(2)看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①他們?yōu)槭裁礌庌q ②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 依據(jù)是什么 ③他們辯論的結果是什么 教師及時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總結學法,明確目標
1.回顧學習《學弈》一文的過程,總結學習方法.
(1)理解課題,提出問題.(2)讀準字詞,讀通課文.(3)結合注釋,疏通文意.(4)解疑釋惑,體會道理.(5)復述故事,熟讀成誦.
2.明確方法,自主學習
* 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語速要慢,適當停頓,到讀通順為止.
(2)學生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師生及時評價.
* 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1)對照注釋,弄懂詞句,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
(3)請學生參考注釋,復述故事,并根據(jù)學生復述的狀況進行即時疏通點撥.
3.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1)兩小兒爭辯的問題是什么 (太陽在早晨離人近還是中午離人近)
(2) 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 依據(jù)是什么 (①一小兒的觀點是:"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依據(jù)是:"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個小孩認為太陽早上離人近,中午離人遠,他是根據(jù)不同時間太陽形狀大小來判斷的.②另一小兒的觀點是: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依據(jù)是:"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早上離人遠,中午離人近,他是根據(jù)不同時間里的溫度來判斷的.)
(3)他們辯論的結果是什么 (孔子不能決也.——孔子也不能判斷誰對誰錯.)
補充孔子的資料:孔子 名丘,字仲尼.魯國zōu陬yì邑(今山東曲fù阜東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學生編成《論語》一書,流傳于世.
(4)對兩小兒所持觀點,你同意哪一種 為什么 (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表看法,保護他們大膽發(fā)表自己見解的積極性.)
(教師適時補充資料供學生閱讀:其實太陽早上和中午離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①遠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時候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是一樣的.由于視覺的誤差.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則顯得大.同樣的道理,早晨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的背襯是樹木,房屋及遠山和一小角天空,在這樣的比較下,此時的太陽就顯得小了.b,同一物體白色比黑色的顯得大些,這種物理現(xiàn)象叫做"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的時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陽顯得明亮;中午時,背景是萬里藍天,太陽與其亮度反差不大,就顯得小些.②日初涼,日中熱的原因:a,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時間,相待的面積里,直射比斜射熱量高.b,在夜里,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jīng)隹?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
4.學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 為什么
(1)兩小兒善于觀察,說話有理有據(jù).
(2)孔子實事求是, 盡管學識淵博,可是仍然"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引導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