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索亞歷險記》教學反思
②開展欣賞交流課:為了使閱讀成為一種自覺的活動,教師應(yīng)該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更多條件,使學生有一個展示其閱讀成果、閱讀感受的平臺。每學期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交流,并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情感體驗的深入,對名著精神思想感悟能力的提高,采取了不同的形式。
四、要真正懂得閱讀名著的重要性
從教育實際來看,我國除極個別地區(qū)、個別學校外,全國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學校都把大綱中有關(guān)課外閱讀的規(guī)定視作可有可無的東西,大部分教師不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有的甚至將之視為“不務(wù)正業(yè)”而加以制止。對于我們這個農(nóng)村中學來講同樣是這樣,上課主要以教讀課本為目的,學生購買課外名著很少,就是上到《湯姆·索亞歷險記》這一節(jié)課也仍有許多人無書,學生課外閱讀時間也很少,當然這也不能全怪學生,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觀念中同樣存在著許多誤區(qū),沒有真正認識到名著的作用。
在名著閱讀中,有千萬個接觸點是與課堂所學的教材相通的。通過課外對名著的閱讀,學生獲得了綜合性的知識,不僅有自然知識,更有大量的社會知識。與書深交,書緣常續(xù),名著閱讀的越多,越有利于將課內(nèi)知識鞏固、加深、改造和系統(tǒng)化,從而積累大量的作文材料和語言材料。積累的語言材料越多,底氣充盈,寫起文章來自然得心應(yīng)手,運用自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我們每個教師要走進名著,崇拜它們。一本名著就是船,能夠帶人到遠方,我們老師帶孩子到達不到的地方,書可以帶他們達到。如果我們想把我們的孩子教育好,讓他們能夠?qū)W習到真正的學問,而且比我們強,我想我們需要做的而且能夠做的,就是從幫助孩子學習熱愛讀名著和怎樣讀名著開始
以上幾點就是我對這一節(jié)課一點的教學反思,有不到之處盡請專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