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師:“自言自語”那可是發自內心的,自己跟自己說。你是太激動了,說話聲音這么大,那不讓旁邊的妖怪全聽見了?(笑)。
生:(馬上會意)我該這么跟自己自言自語——(再讀,聲小,有語氣、有表情,掌聲。)
師:瞧“這家伙”的表情,心里美的都控制不住情緒了,再看她是怎么自言自語的?
生:白骨精是“不勝歡喜”地自言自語的。(學生又讀了句子。)
師:這個“勝”,和我們平時理解的勝,是一樣的嗎?(生:不一樣)不急于回答。我們先來看看白骨精怎么個不勝歡喜,自言自語的。(出示白骨精自言自語的動畫)有感受?(學生舉手要說)
師:把你感受到的,送到課文中去,讓我們在聲音中體會!
生:(有語氣讀,還故意學著*笑了幾聲。掌聲、笑聲。)
師:這妖精,“得勝的貓兒”,就像那撒歡的老虎似的,都找不著北了。說時遲,那時快。施展妖術,變成了——生:村姑。
生:“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
師:用一個詞概括,是什么樣的村姑呢?(生:美貌。)
師:形容美貌的詞語我們積累的多了去了,不過,咱先看看妖精變得怎么個美貌,再聊好嗎?(放課件:“變村姑錄像”)
生:好一個“月貌花容”的女子。
生:哇,“沉魚落燕”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笑)
師:呵,看看原著中描寫的吧——
生:“月貌花容的女兒,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唇紅,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體似燕藏柳,聲如鶯囀林……”
師:《西游記》最著名的版本李卓吾批評本,在妖精第一次變少女(故意重音強調)的文字描寫后,批了一個字。你們猜,是哪個字?
生:是個“好”。
師:呵呵,女子加在一起是個“好”。再想想,變的那個村姑可是個少女。
生:哈,明白,是“妙”字。想想,女子加個少,就是“妙”。
師:要不然怎么說“妙齡少女”呢。年齡變得妙,咱們看看白骨精變化后的長相,妙在哪?
生:“月貌花容、眉清目秀、齒白唇紅……”
師:那眉毛妙在——生:“柳眉積翠黛”;師:那眼睛妙在——生:“杏眼閃銀星”;
師:那身材妙在——生:“體似燕藏柳”;師:那音色妙在——生:“聲如鶯囀林”。
師:單看這變的長相,覺得妙。再想想她用的“計”,還妙在哪?
生: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那豬八戒就愛女色。她用的是“美人計”。(笑)
生:不僅是長相美,還心靈美,你看她還提著齋飯呢,就是為了討好唐僧他們,讓他們沒有戒心。
師:這一切,都源于吳承恩寫得妙啊。把原著中對村姑 “美貌”的具體描寫送到課文中,再讀讀,看這“美”的后面,藏著什么?(學生用原著中對村姑美貌的描寫,替換課文中的“美貌”,再讀)
生:就是想吃唐僧肉,可見妖精有一顆狡猾貪婪而丑陋的心。
師:真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原來美貌的外表下藏著不可告人的,不可言說的丑惡的內心。真是居心險惡啊。繼續聊,看看妖精的二變、三變(板書:三變)又妙在哪里。聊妖精的哪一“變”的情節都成。
生:我想談談第二“變”:“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你看,妖精的變妙就妙在變成“八旬”的老人。想想八旬老人駝著背,走路顫顫巍巍的,住著拐來找女兒,多可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