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和做——“讀報和剪報”》教學反思
“讀報和剪報”主題綜合實踐活動 ,在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多讀幾遍文中的兩副對聯,讓學生在比較朗讀中了解意思;初步知道讀報、剪報的意義作用。課后還可以讓學生將兩副對聯摘抄在自己的讀書筆記上,鼓勵學生恰當地運用于今后的言語表達中。
教學時我先組織學生交流學習《養成讀報的好習慣》一課后的感受,在此基礎上,教師將學生的視線從書本引向生活,讓同桌或同組同學相互說說:平常最喜歡讀什么報紙?通常有幾個版面?各版面是怎樣分工的?平常喜歡讀哪幾個欄目的文章?這些引導學生說話的問題,并準備一些報紙展示在學生眼前,以充分發揮其導思導說的功用。教師現身說法,參與其中,將自己平常讀報的情況與學生作一些交流。
“做一做”是時空跨度大、參與人數多的活動項目。我們和班級黑板報負責人相約,從下一次的黑板報開始,在班級黑板報上開辟“一句話新聞”專欄,寫好標題,配好插圖(寫字繪畫的人員和插圖的內容可以常換常新,這樣可以培養和鍛煉更多的學生),再請班級干部排定輪值表,要保證班級每一個學生都有至少一次的機會。要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讀一讀專欄里的“一句話新聞”,定期評選“最有價值新聞”,保護新聞發布者和讀者雙方的積極性,使這項有意義的活動能持續搞下去。
“考一考”活動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自主猜測,在此基礎上,指名學生說說哪些新詞猜出了意思。實在猜不出意思的新詞,再向老師質疑或向詞典請教。課前布置學生帶《現代漢語規范詞典》或《現代漢語詞典》。學生猜出的有關新詞的意思,大致正確即可,沒有必要苛求和詞典上的說法完全一致。因為此項活動的實質意義在于引導學生在讀報獲取有用信息的同時,主動自覺地通過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積累猜想或者向他人和詞典請教的方法來探求新知。因此,在完成教材規定活動內容的基礎上,適當拓寬延伸——讓學生說說自己在讀報時還發現了哪些新詞,并說說自己是怎樣弄懂的。
“學做剪報”活動,要準備好小剪刀、美工刀、直尺、膠水、報紙若干和粘貼本。在課堂上,首先讓學生讀讀“學做剪報”標題下面的那段話,明確剪報的作用,增強剪報的主動性。剪報可以各自為陣,分類粘貼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教師加強巡視和個別輔導。最后,要告訴學生,用來剪貼的報紙,應該是自己讀過的或者是別人讀過并廢棄的報紙。要持之以恒地做好這項工作,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