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好細腰》說課稿
《楚王好細腰》是選自《墨子》的一篇古文,也是一則寓言故事。通過楚靈王喜好細腰這個小故事諷刺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恥下場。整篇文章只有兩句話,總共39個字,卻把一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交待得清清楚楚,可見用語之凝練。用看似輕松、詼諧的語言,闡釋發人深省的道理,可見駕御語言之嫻熟。根據文本的特點和六年級孩子的實際,本堂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讀通讀順讀出感情,體會古漢語的特點,初步了解古代文化;體會文章通過故事情節的曲折和人物形象的豐滿達到諷喻的效果。在此目標指導下,本堂課設計可四個環節,即復習引入,揭示課題---自讀自悟,交流反饋---講好故事,悟出道理 ---布置作業,課外延伸.本堂課的亮點是第二環節——自讀自悟,交流反饋和第三環節——講好故事,悟出道理。先說說自讀自悟,交流反饋環節。首先讓學生總結出以前學習古文的方法,然后運用這種方法自學后同桌合作,弄清句子及重點詞語的意思,研究怎樣才能把文章讀通順。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上全班交流反饋。此次交流,除了反饋剛才的學習所獲外,還要充分引導學生就文本的留白處展開豐富的想象——知道楚靈王喜好細腰后,大臣們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大臣們在細腰過程中是否有痛苦?并讓學生親自表演“脅息”、“帶”、“扶墻”這幾個動作,借此,讓學生設身處地體會人物的思想矛盾,為理解寓意及擴寫文章作好鋪墊.再說說講好故事,悟出道理環節。為了讓學生把這個故事講得引人入勝、繪聲繪色,老師給出了三條建議——展開豐富的想象,適當補充人物的心理活動;講述過程中加入適當的動作表演;文章的結尾戛然而止,根據春秋戰國的大背景,你認為還可以補寫點什么?給出三條建議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使想象內容既豐富多彩又不漫無目的。講故事時先讓孩子們小組合作,再推薦一個講得最好的全班交流,達到以說促寫的目的。通過前面環節的鋪墊,此時再讓學生悟寓意便水到渠成。站在不同的角度,這則寓言的寓意也不相同。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樣的設計關注課堂的生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扎扎實實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實現為學生的生命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