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夜晚的實驗(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不斷實驗、潛心研究、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教學重點:體會科學家的精神。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斯帕拉捷看到蝙蝠夜晚在天空靈活地飛來飛去,引起了他的好奇,誰能把他心中的問題說一說?(蝙蝠憑什么特殊的本領在夜空中自由地飛行呢?)過度:今天我們將圍繞這個問題一起探索這個科學的奧秘。二、學習第一次實驗:1、請一名學生起來讀課文2-3節,其他學生思考,這一節斯帕拉捷是采用什么方法去探索這個科學奧秘的?結果怎么樣?同時用筆在書上做做記號。2、學生思考,教師巡視。3、指名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4、做一個表演,增強課堂情趣:指名一學生蒙上眼睛,突破障礙物。5、毫無疑問,如果蝙蝠像我們人一樣,是用眼睛發現障礙物,現在把它們的眼睛蒙上,他們會像某某某一樣撞上障礙物。但實驗的結果是怎么樣的呢?指名學生起來回答第二個問題。6、這個結果讓斯帕拉捷更加奇怪了,因為他從小就認為蝙蝠是靠眼睛來自由自在地飛翔的。他探索這個科學奧秘的興趣更加強烈了,誰來把他心中的問題讀一讀。(指名讀)過度:接下來,斯帕拉捷又將怎么去探索和發現呢?讓我們接著跟他去做實驗吧。三、學習其它幾次實驗:1、讓學生自讀課文,思考:接下來斯帕拉捷又做了幾次實驗?抓住其中一次實驗,完成表格填空。
現象和問題 蝙蝠在夜空飛來飛去,從來不會撞到樹上或者墻壁上 斯帕拉捷好奇:憑什么本領在夜空中自由自在飛行? 探 索 第一次 蒙上眼睛 敏捷地來回飛翔 憑什么來辨別前方的物體?捕捉靈活地飛蛾呢?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結論 蝙蝠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認目標的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3、指名回答問題,要求,先讀一讀實驗經過,再填一填表格。4、經過第四次實驗,我們終于可以對蝙蝠憑什么在夜空自由自在地飛行,下一個結論了。你可以下一個什么結論。指名說。再讀一讀課文的第6小節。四、學習其他科學家的研究:1、小結,斯帕拉捷的實驗揭開了蝙蝠夜間飛行的奧秘,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并沒有解決。書上的圖,或許你可以找到這個沒有解決的問題。(指名學生說。)并讀一讀這一小節。2、投影出示,人的耳朵也可以確定發出聲音的物體的具體位置,但是必須是這個物體有聲音。不發出聲音的物體,我們是不知道它在哪里的。蚊子等昆蟲飛行時,是可以發出聲音,但是房子、樹木等物體是沒有聲音的物體,蝙蝠又是怎么避開的呢?3、這個問題引起了其他科學家的思考和研究,現在我們就接著跟隨這些科學家去探索科學的奧秘。讓學生自學,要求學生能夠用圖來表示科學家研究的結果。指名學生黑板演示,齊讀研究結果。4、投影出示蝙蝠用超聲波聽物體的示意圖。5、投影出示超聲波的應用。學生齊讀最后一節。五、引導學生說說課文對自己的啟發:超聲波是項非常偉大的發現,給人們的生活生產帶來了巨大的恩惠。但是這項偉大的發現卻起源于非常平常的現象。我們一起來回到課文第一節看看。指名讀一讀,斯帕拉捷所看到的平常現象。投影出示其他偉大的科學成就起源于平凡現象的事例。(瓦特與蒸氣機,牛頓與萬有引力)這給了我們什么樣的啟發呢?(指名學生說)六、布置作業。 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