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中考語文病句修改專題復習
句式雜糅指把兩個意思或兩種句式雜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結構混亂,意思不清。例如:
①我們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任。(把“我們向政府提意見”和“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任”兩句意思湊在一塊兒,應該刪去“我們”。)
②聽了他的報告,對我啟發教育很大。(把“他的報告對我啟發教育很大”與“聽了他的報告,我受到很大的啟發教育”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應選其中一種。)
(6)句意歧義
所謂有歧義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確定性,可以這樣理解,也可以那樣理解的句子。例如:
①局長、副局長和其他局領導出席了這次表彰會。 (其他局領導是本局領導還是別局領導,不明確。)
②巴勒斯坦游擊隊對以色列的進攻是早有準備的。(是“巴勒斯坦游擊隊進攻以色列”還是“以色列進攻巴勒斯坦游擊隊”,不清楚)
③現全渠已勘測完畢144華里。(沒說全渠有多長,如果全長144華里,那么144華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說"完畢",該說"現全渠已勘測了144華里"。)
④ 介紹菲律賓的一種權威著作。(可以解釋為"介紹一種權威著作",也可以解釋為"介紹菲律賓"。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應把"一種"提到句首。)
(7)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違反人們的邏輯思維,或違背客觀現實情況,或前后矛盾,或顧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例如:
①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幸免的一個。(既然"幸免",自然是沒有死,怎么能說是"死難者中的一個"呢?應改為"多少人死難了,他是幸免的一個。")
②再就業工程能否順利實施,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能否”包含正反兩方面的意義,只能說“再就業工程的順利實施,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保荒苷f“再就業工程不能順利實施也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
(8)用詞不當
用詞不當包括詞性使用不當,詞義使用不當,詞的感情色彩使用不當等等。例如:
①這次試驗能否成功,還是個懷疑。(動詞“懷疑”誤用作名詞,應改為“疑問”)
②大家對于我很熱情友好。(介詞運用不當,表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只能用“對”,不能用“對于”。)
③他的父親仍然健在,享年83歲,精神尚佳。(“享年”一詞稱死去人的歲數,前后矛盾,屬于用詞錯誤。)
二、 辨析及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辨析
(1)語感法 辨析句子正誤,首先得認真閱讀,仔細考慮,從整體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確,內容是否合理,句意間關系與關聯詞語是否一致等,憑借語感,就可以發現一些句子的毛病。
(2)緊縮法 找出句子的主干,檢查主謂賓(中心語)是否殘缺,是否搭配得當。
(3)分解法 理清枝葉(附在主、謂、賓上的附加成分),檢查枝葉同相應的主干是否搭配得當。
(4)聚焦法 對于句中出現的修飾性詞語、關聯詞應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對出現的詞語,先檢查有無濫用、錯用、或搭配不當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修改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刪、調、換,即增加字詞、刪去多余字詞、調整字詞順序、更換字詞。無論用那種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兩條原則: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變,二是多就少改。
三、經典題解
例1.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西游記>>的作者是吳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風光秀麗的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