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中考語文病句修改專題復習
5.答案:b
【解析】: 可用提取句子的主干的方法進行辨析。a句句子主干是“山是時候”,很顯然,病因在于陳述的內容與陳述對象“山”不對應。可將前一分句里的“的岳麓山”去掉。c句謂語先后無序,應是先發現后解決,不能本末倒置。d句判斷不明,條件只有一個,到底是根治呢還是不根治?應去掉“能否”。在訓練中運用提取句子的主干的方法,可迅速查出句子的病因。
6.答案:d
【解析】:a句屬于濫用介詞“通過”、“使”,句子缺少主語,應去掉其中一個介詞。b句問題在于詞語重復累贅。“長時間”和“久久”只能取其一,二者不能并列地放在一起。c句病因在于判斷不當,前后不一致,“基本條件”判斷應當肯定,不能模棱兩可地說“能不能”,應與后面的條件相對應。能穩定就返回,不能穩定就不返回。如要修改,可在后一分句“返回”前加上“能不能”。這樣的句子的病因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判斷要明確,肯定否定疊用時要前后一致,不能含糊其詞。
7.答案:c
【解析】: 本題可采用“逐句淘汰法”。c句病因在于句子成分殘缺,結構不完整。具體為主語含糊不清,兩個分句,主語不同,后一句不能承前省。前一句的主語應是“人們”、“我們”之類,而后一分句的主語則是“他們”(成功者),前后不一致。這道題病因較隱蔽,分析時要仔細揣摩。
8.答案:b
【解析】:本題也可采用“逐句淘汰法”。a句病因為并列不當。詞或短語結合在一起,可發生并列關系,什么樣的詞語可以并列,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凡不合乎規律的并列,都屬并列不當,產生病句。本題“全班同學”和“團員”這兩個概念分類角度不同,二者語義交叉,不能并列在一起。應去掉其中一個。c句病因在于介詞“通過……使”構成介賓關系,使得句子沒了主語,應去掉其中一個介詞。d句屬于句式雜糅。一個分句結構已經完整,卻又把它的賓語用作另一分句的開頭,不僅使后面的分句缺少主語,而且整個句子都不通順。可在“是世界上……”這一分句前加逗號,并且后一分句應改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9.答案:d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句子搭配和銜接的辨析能力。采用逐句分析和整體判斷的方法。從搭配的角度辨析,只有d句有問題。提取d句主干:“它是組成”,很顯然,后面的謂賓搭配不當。可以將判斷動詞“是”改為“由”,讓“組成”充當謂語。從銜接角度看,也是d句有問題,從前三句的句式特點來看,d句應是總括句,如果放在最前面,代詞“它”就要變成“三峽”,而后面三句的“三峽”可換成“它”。
10.答案:c
【解析】:a句關聯詞語搭配不當。就本句內容來說,“無論”是表示無條件的,它應該與“都”或“總”等副詞搭配使用,然而后一分句卻用了“卻”,搭配不當。b句病因是主語殘缺,“在……下”是一個介賓短語,不能充當主語。d句忽視了否定性動詞“防止”的運用,本句將“防止”與“不”連用,把意思搞反了。
11.答案:d
【解析】: 這道題旨在從實際出發,考查學生對詞語理解與運用的能力。可采用逐句推敲的方法。a、b、c三項分析準確,修改到位,只有d項評改不正確。“評改”中說,應將句中的“蹣跚”改為“迤邐而行”。“迤邐”是“曲折連綿”的意思,這個詞用在此處就不恰當了。它“更能表現他們認錯后的愧疚心情”,又何以見得?這個病句的誤區存在于不明詞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