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的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溫故知新,揭示課題.
(一)還記得"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這句話是出自哪篇課文,作者是誰
(二)《母雞》一文,至今還讓我們記憶猶新,我們不得不佩服它的作者—-老舍爺爺那詼諧幽默的語言,細膩傳神的文筆,尤其是那蘊涵在故事中的發人深省的,難于忘懷的哲理.今天我們又將有幸學習老舍爺爺的一篇文章《養花》.
【設計意圖:去年對老舍筆下的《母雞》感受深切,通過復習溫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預習反饋,初步感知.
(一)指名分節讀文.
(二)抽默詞語,然后指名說說他們的意思: 秉燭夜游, 大雨傾盆, 有益身心,
置之不理,勝于吃藥, 三年五載
(三)交流:我的疑惑和感受.
預設: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三,補充資料.
本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關于老舍養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后開始的.解放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特別愛養菊花,經常與愛養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收花草.到了群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趣的事.
作者將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那么,養花究竟給作者帶來哪些樂趣呢,一邊認真聽課文錄音,一邊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
四,讀此句質疑.(關鍵詞質疑,反義詞質疑)(養花給作者帶來了哪些喜,又有哪些憂 養花長了哪些見識 為什么說養花給作者帶來了憂傷,還有樂趣呢 ……)
同學們很會動腦筋,提出了有質量的問題,這些問題將在下一課中解答.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新.
聽寫句子:
(一)只有按規律辦事,花才能養活.只有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才能摸到養花的門道,增長知識.
(二)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三)養花有喜有憂,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敗,這樣才是有趣的人生,無憂只有喜,生活平淡無味,而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奮斗.
二,學習課文3—6節.
(一)作者在養花的過程中,將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作者在課文中具體敘述了哪些養花的樂趣
請默讀課文3—6節,抓住文章中的有關語句品味,完成下表:
養花的樂趣
樂趣一
樂趣二
樂趣三
……
(二)交流.
樂趣一: 長見識
"我得天天照管它們,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它們.并從中摸著了一些門道,學到了知識,這樣花才能養得好 .三年五載老活著,很有趣."
1.理解: 門道:養花的方法,知識."關切"形容非常關心.作者"像好朋友似的關切"院子里的花草,表明他有多么喜愛它們."
2.指導朗讀:看著滿院子自己親手栽的花草開花結果,作者心里涌起怎樣的情感 你能把表達作者這樣心情的句子讀讀嗎
樂趣二:養花勞動,從勞動中獲得樂趣.(質疑:為什么養花要勞動 勞動還快樂 )
1.出示填空:養花勞動: 澆水,搬盆 ; 天氣突變時搶救幾百盆花 ; 天氣好轉搬花出屋 .
勞動中的樂趣:澆水,搬盆的勞動 ;天氣突變時搶救幾百盆花, .所以說:(如此循環, .這多么有意思啊! )理解:如此循環.從中看出了什么 這句話寫的是養花的又一種樂趣.作者邊寫作邊養花,"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既鍛煉了身體,又愉悅了心情,這真比吃藥還有益于健康啊.